中国农业在外资绞杀战中谋求突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07:55:06
入关五年来,国外各种非关税壁垒不断花样翻新,种类增加,标准提高,给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严重影响。中日大葱事件、欧盟及日本对我国畜禽产品多次封关、菠菜出口风波、日本“肯定列表”等,国外设障一直不断。中国农业可以说是出口的路走的极为艰难。
加入WTO后,国外大宗农产品进口对我国农业的冲击已经显现,随着国内需求的持续增加和农业保护政策的逐步取消,进口农产品的冲击仍在加大。国内的日子过得也难,可以说是内外交困。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跨国公司长驱直入,进军国内农业,利用中国的土地、人力资源,加上他们的管理、技术优势,在国内生产加工农产品,将农业的竞争引向了“家门口”。直接参与到种植、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凭借成熟的农业产业体系挑战我国脆弱的小农经济,有计划、有步骤地蚕食我国农业产业,有的产业已完全为跨国公司所掌控。
作为纺织工业原料的棉花受国际市场控制的趋势更为明显。由于近年来我国棉纺织业发展势头猛烈,棉花需求巨大,外棉潮水般涌入,使国内棉花价格遭到严重打压,棉农获利低,不少地方的农民失去了种棉积极性,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弃棉”现象已非常突出。目前我国棉纺织业中对外棉的依存度已高达30%。中国棉花协会预测,到2010年,外棉使用量占比将达到50%以上,届时,中国纺织工业的原料命脉将被外商掌控。
我国大豆进口已被少数跨国粮商控制,并试图在两三年内完成对中国大豆加工业的垄断布局。对外经贸大学的夏友富教授对此深表忧虑:一旦中国的民族大豆加工业被消灭,外资掌控中国大豆市场,“自己做主,别人当家”的拉美现象将在中国大豆产业上演。那时,整个大豆生产的上中下游都不在中国政府的掌握中,相关产业都将失去自主性。这将牵涉到数千万种植大豆的农民的增收问题、加工企业10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下游的饲料业、畜牧水产养殖业也将受到较大影响。
日本的农产品和农业技术的竞争力很强,他们在北京等大城市销售自己的大米、水果、果汁等,价格很贵但卖得好。现在他们直接到国内办农场,利用我们的土地、劳力,他们的技术、销路,很快就能占领中国市场。日本的意图可能还不仅仅是销售农产品。他们会进一步推销他们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以及农业机械,谋取中国更大的市场,赚取更大的利润。
国内大型奶业企业,除了伊利公司外都是合资企业。他们向中国大量倾销奶粉,一方面导致中国奶业水平提高不了,另一方面还导致鲜奶“过剩”,奶农倒奶。
一些跨国公司甚至直接到国内租地办农场,进入农业链条最初级的种植环节。2006年上半年,日本顶级酿酒商朝日啤酒公司与伊藤忠商事公司和住友化学工业公司一起,在山东租下100公顷土地开办农场,企业的目标是,在几年内将年销售额提高到7亿到8亿日元。朝日啤酒主席濑户雄三多次表示,这个“样板”搞成后要在中国“克隆”二三十个同样的项目。
从2005年开始,中国农业在入世谈判中争取的过渡期基本结束,农产品关税已降至承诺的终点,即由入世前的23.2%降至15.35%,远远低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水平,比欧盟还要低5.75%,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总水平最低和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
这些将对我国农业形成更猛烈的冲击,目前迫切需要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并重构农业产业体系,以应对未来挑战。否则中国的农业将沦落为外资的奴隶。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发展在搞好对外“防守”的同时,也要引导农民主动“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寻找利润。近几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频频遭遇贸易壁垒的阻拦,山东七河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大胆走出国门,到韩国建立蘑菇种植销售基地,有效绕开了贸易壁垒,利润比直接出口时翻了一番。
但目前,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数量非常少,需要国家加大扶持引导力度,让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在国外得到更好发挥,在国外企业进军国内的同时,把我们的企业打到国外,实现由被动防守到主动出击。实现战略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