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田洋风潮》评论汇编(二)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20:28:14

《牛田洋风潮》评论汇编(二)

真相共探究 2010-04-25 09:05:39 阅读131 评论3 字号:大中

《牛田洋风潮》评论汇编(二)

按:黄建斌的报告文学《牛田洋风潮》发行以后,专家和牛友都发表了不少评论。2009年10月11日,本博客已经转载了一部分评论文章。现再发表一些报刊的有关的文章和报道,以飨广大牛友与读者。

 

《中国图书商报》的评论:(2010-3-16

沧桑风潮,精神依旧

叶宁

该书作者黄建斌以牛田洋“7·28”台风事件亲历者的身份,揭开了几乎可以说是尘封了40年的往事。在作品穿越历史烟尘的叙述中,读者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其在今天的时代意义和文化启示,使读者在对往昔荒诞岁月的回望中给历史一份尊重,给人物一份缅怀,在对悲剧性事件的解读中感受一种人类精神的伟大!

该书讲述的是在40年前“文革”期间发生的事。在这场特大台风袭击中,牛田洋军垦农场牺牲解放军官兵470名,牺牲大学生83名,可以说是尸横遍野、满目疮痍。就事件后果或现场事实而言,这无疑是一场悲剧、一场重大灾难。

在书中,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记录“牛田洋风潮”事件,既有全景式的叙述,又有具体场景和细节的描写,可以说这是一部很有创意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

2009年是牛年,又恰逢牛田洋“7·28”抗台风事件40周年,许多“牛友”从全国各地,甚至从世界各地,聚集到牛田洋,缅怀峥嵘岁月,悼念烈士英灵,放眼改革开放。作为“牛友”之一,黄建斌同志以展现与反思海洋文化为作品底蕴,写出该书,无疑使该书的价值超越了一般的纪实或事实记录的层面,而具有了时代反省、探讨经济发展模式与文化哲理反思的意义。正是从这个角度说,该书不仅从体裁上丰富了纪实文学的类型——表现海洋文化的军垦农垦生活,而且从对题材内容的挖掘上——从人与自然、时代与英雄、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发展的辨证思考上,表现出文学上的创意。

该书内容——牛田洋“7·28”抗台风事件,写的是特殊年代里的特殊事件,从事件表象或事件后果看,这无疑是一种否定性事件。由于当时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人们缺乏科学观念,在特大自然灾害来到时,明知人力难以抗拒,依然做出“人在堤在”、“人定胜天”的决策,这不仅达不到抗灾减灾的目的,反而是“灾上加灾”,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造成巨大损失。但是,面对历史,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全盘肯定或否定,不能再简单地把婴儿与洗澡水一起倒掉;因为,历史是丰富复杂的,而且今天的进步也是从过去的历史进化而来的。面对历史,我们只能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有所选择地否定与肯定,在扬弃中传承。

牛田洋“7.28”台风事件的后果是悲剧性的、否定性的,这种事件如果在正常的年代里是不应该发生的,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但是,牛田洋的解放军战士和大学生们在灾难来临时,表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对理想信仰的追求,他们忘我奋斗、不屈顽强、忠诚事业、互助友爱、舍己为人、不图名利的品质,以及燃烧着烈火般的青春激情,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仰的,他们所表现出的精神是一种人类伟大的精神,是人类生活与事业永远需要的精神!这就是牛田洋人或是牛田洋事件,在穿越了40年历史岁月后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也是作者在书中概括出的“牛田洋精神”。

可以说,提炼出“牛田洋精神”,这不仅对烈士来说是当之无愧的,而且是后人缅怀先烈的最好方式,也是作者写出该书的根本意义所在。如果说,在许多历史事件中,一般我们看到站出来的英雄只是个别的、少数的;那么,在牛田洋“7·28”抗台风事件中,我们看到挺身而出的英雄不止一个、两个、三个……而是553个,甚至更多(那些没有牺牲、幸运活着的抗台风勇士其实也是英雄)。这是一个群体——英雄的群体,这是一道人类伟大精神的风景,使我们无法不仰慕、不叹为奇迹!是的,当特大台风过去,留下的不仅是一片废墟和牺牲,留下的还有一道道铜墙铁壁和一幅长卷群像。这就是穿越“牛田洋岁月”后留给读者的精神洗礼,也是作者在最后一章《牛田洋启示录》中的最后一个小标题——“永远的牛田洋”的含义所在。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牛田洋人在步入壮年、暮年后取得了卓越的人生成就时,回首青春年代的壮烈事业,他们会感谢命运给予的困苦和磨难。以海洋文化为底蕴的“牛田洋精神”,在今天我国继续对外开放、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依然昭示着宝贵的启示和教益。

                                         注:作者叶宁是福建教育出版社社长助理,编审。

                                            本文刊登在2010年3月16日《中国图书商报》第5版。

 

《出版商务周报》的评论:(2010-2-7

魂牵梦萦的牛田洋

张春海

对于黄建斌和众多“牛友”(牛田洋的战友),特别是经历过40年前那场风潮浩劫的人来说,牛田洋都是生命中魂牵梦萦的一个地方。

牛田洋本来只是汕头市西北面的一片滩涂。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在这里围海垦田,首次让沧海变成桑田。此后经历了台风袭击,桑田又变回沧海。1962年9月,人民解放军以8个团的兵力筑堤拦海、围垦牛田洋,并且在1965年创造了亩产1100斤的奇迹。当时长江以南的亩产指标是800斤,牛田洋的超千斤亩产量,成为当时征服自然的典范。人们看到了将沧海变为桑田的巨大成就。1966年5月7日,毛泽东主席看到牛田洋围海造田的成果,作出了著名的“五七指示”,牛田洋因此成为“五七指示”的发源地,享誉军内外。成为了典范的牛田洋,吸纳了大量的解放军战士、知识分子、知识青年来这片热土劳动。

然而不幸的是,1969年7月28日,一场罕见的强台风给牛田洋军垦农场带来了暴风骤雨的浩劫。正是在“五七指示”的影响下,众多的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捍卫大坝、农场等劳动成果。553位烈士在那场风灾中罹难,灾后情景惨不忍睹。作为当年风潮的亲历者,黄建斌写成了《牛田洋风潮》。在作者看来,这部书如同瑞士著名的“卢塞恩狮子”石雕一样,描绘的是“被长矛刺中的狮子”,是对牺牲在牛田洋的烈士的祭奠,也是对忠诚勇敢的牛田洋人的奉献,更是留给后人反思的珍贵史料。这部书中,有对于牛田洋前世今生的描绘,更主要的是对于那场特大台风中,人与自然作战的可歌可泣往事的书写,系统地记录了当年的灾情和危害,有对于英雄的反思,也有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警示,还有对于牛田洋未来的建议,展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在一些读者印象中,这是一部交织着感情与思索的多声部的著作,熔思想性、哲理性、历史性与文学性于一炉,发人深省,气势恢宏。

“英雄”是谈论牛田洋绕不开的话题。谈起这个话题,黄建斌语气非常平和。他说,与台风搏击的青年们的英勇行为,是与那个年代深刻的英雄主义教育分不开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青年人,都浸润在英雄主义的氛围中。《牛田洋风潮》书中所讲的人物,也受到同样的气氛感染。”黄建斌本人到牛田洋时,带着方志敏烈士的《可爱的中国》,这是当时在青年中非常流行的一本书。这本书也与他的主人和他的战友们一同遭受了厄运,在那场灾难中丢失了。

“牛田洋精神”是黄建斌一直未能忘怀的,书中深刻地剖析了“牛田洋精神”。在他看来,这种精神今天仍有意义。牛田洋的精神可以用十种百种的词汇来概括,但是,黄建斌首先强调归根结底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黄建斌在书中写道对苦与乐的思辨,强调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年轻人尝些苦,这种经历仍是有意义的。他的一位大学教授朋友有些调侃地跟他提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轻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而现在的大学生“怕吃苦但不怕死”,虽然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却常常叫苦连天,稍微出现考试成绩不好、情感波折等,就可能寻短见。黄建斌认为,年轻人要受一些苦,才能百炼成钢,应对未来人生中的各种困难。在《牛田洋风潮》中,他列举了历经磨难而有所成就的伟人事迹,希望给读者以启示。“30年的改革开放给国民带来前所未有的好日子,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却在千方百计地让孩子们看不到苦难的存在,让他们忘记这种生物本能和文化遗传,以致让他们形成一种只有快乐和幸福而无苦难和不幸的单向的思维,这是否是人类自我毁灭的一种教养方式?”书中的这一段话引起了当年的一位战友的共鸣。这位战友认为这些语句富有哲理,他将来会讲给自己的第三代听。

在黄建斌看来,坚忍不拔也是牛田洋精神的内涵之一。在与年轻朋友交流时,有人表示从《牛田洋风潮》的以下文句深受启发:“他们可能倒下了一百次,但总是要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来,踉跄前行;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不倒的精神促使他们走向既定的目标。坚忍不拔的人会从容的走进生命旅程的风风雨雨。”

黄建斌说一心为别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今天仍有弘扬的必要。他提到2009年发生在湖北荆州长江大学的学生舍命救人而牺牲的感人事迹。当时打捞公司的工作人员却见死不救、趁机勒索,他认为这是毫无社会道德的堕落行为。

他深有感触地说,正是因为有坚忍不拔、“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牛田洋精神,他和他的战友们在自己的人生中得到了莫大的鼓励和支持,才有今天取得的成绩。有一位网友在“牛田洋人博客”上写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别看今朝。我的朋友要给孩子举行‘成人宣誓’,于是我送给那位年轻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田洋风潮》两本书,希望如书中所说:‘对于过去苦难的回忆,如果能妥善加以珍惜,将是日后坚忍不拔的本钱。’”

在书中,作者热情刻画了与风潮搏斗的英雄群像。当年牛田洋的殉难者,到底牺牲得有没有意义,牺牲者是不是烈士?这样的话题也曾被有些不了解内情的读者讨论过。十年前,曾经有读者想发表一篇文章,指出当年的死者是“愚蠢的人”,是左倾路线的牺牲品。黄建斌曾以一篇文章回应,他指出首先这样的偏颇理解对不起当年抱着满腔热情牺牲的战友们,也对不起他们的家人;他认为必须把英雄放到当时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考察,不能够抽出来凭空思索。显然,那些牺牲的战友和大学生们是烈士、是英雄。这本更为丰满的《牛田洋风潮》也是这种心境的一种延续。

在整部《牛田洋风潮》中,几乎看不到作者黄建斌本人的影子。对此,黄建斌的看法是,作为当年事件的亲历者,更愿意把篇幅留给更多的牛田洋的英雄和亲历者,令他们“参与”到书中。而自己的事迹与这些相比,不具有代表性。浓墨重彩用来书写舍己救人的英雄,而不是自己。但是,书中5万字的“牛田洋启示录”和穿插在各章节中的感悟却显现出作者思想的“无处不在”,正像他在后记中,引用《插秧诗》所产生的那种隽永的意境——“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次大灾难也与他收藏的另一本书有关。梁宗岱是中山大学外语系的教授,著名诗人。秦牧送给梁宗岱先生一本《艺海拾贝》(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在梁宗岱被抄家之后,本来要烧掉这本书的,被黄建斌以“用以批判”的名义从书堆中救出,逃过一劫。这本书也在那场牛田洋灾难中被风浪卷走。几天之后,他居然在一个小村外意外地找到并且“赎回”了:一位老婆婆捡到了它,虽然封面已经被撕掉了。后来,这本书跟着他辗转了好几个城市。在梁宗岱先生得到平反、重返教学岗位之后,黄建斌写了一封信,并把书寄回给梁宗岱。梁先生接到书和信之后,百感交集,又写了回信把这本经历了“水深火热”的书送还给他收藏。这本书成了黄建斌牛田洋记忆的一部分。

牛田洋的这次风潮,也使黄建斌和他的战友们成了看淡名利的“过来人”。他说,在遇到一些冲突的时候,会自然地想到“让一让”,他们会设想如果当年自己就“躺”在牛田洋海滩上,不就什么都没有了吗?今天已有的这些,已经足够令他们知足了。这也是他们患难之后的收获。

虽然已过去40年,他一直带着与牛田洋相关的思索,在世界各地行走时会重新展开并且丰富这些思考。今天,对于牛田洋,黄建斌更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提出了“退田还渔”等建议。

见证了风雨与激情的牛田洋,在几十年的沧海桑田多次变换中,本身就是一部蓝色与绿色、自然与人类的交响曲。在反思历史的声部中、融和哲理的乐章、坚持科学的基调,我们希望它能够顺畅地、更和谐地演奏下去。

                                         注:作者张春海是《出版商务周报》记者。

                                           本文刊登在2010年2月7日《出版商务周报》第16版。

 

《南方都市报》的评论:(2010-1-17 

台风刮不走的真相

房向东

    身在福建,对台风多有感受。人类也许很快会登上火星,但在台风面前还是无可奈何,台风是人难胜天的一个证明。可是,我不时听到隐瞒台风灾情的报道和传说。台风就是台风,只是一种自然灾害。所有别的东西都可以有造假的需要,只有台风,似乎是没有必要的。

最近,我拜读了湖南文艺出版社刚刚推出的黄建斌的纪实作品《牛田洋风潮》(我以为,“风潮”二字太温和了一点,应该是“风暴”才比较切题),看到了一场四十年前的台风。时间是1969728日,地点是广东省汕头地区,更具体的位置是广州军区牛田洋军垦农场。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台风呢?书中写道:风力达12级以上,风速每秒53米,连机械测风仪都给吹跑了。根据“汕革发(69)134号·机密”文件记载:台风中心登陆时,汕头市郊阵风风力16(风速比12级台风每秒多20.4)。台风登陆不到一小时,牛田洋1.7万米海堤全线漫水,被冲开缺口62处,其中大缺口21处,小缺口41处,累计长达2600米,围内2万多亩土地和生产设施全部被海水淹没,部队的房屋和草棚全部被冲毁,围内一片汪洋,水深达3.5米。牛田洋3.5米高的大堤,被狂潮整整削去了2米,仅牛田洋农场,就有553名官兵和大学生死亡,在几天时间里,到处漂浮着尸体……

    书中有专门一节“周恩来总理的电话”,说周恩来都知道三号台风的“破坏力将很大”,让他们积极做好防风抗灾的工作。事实上,他们应该知道,这是一场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是牛田洋是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等内容的“五七指示”的“发祥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小小的“圣地”。台风要来了,选择大撤退,还是“与天奋斗”?此前,毛泽东刚刚发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最高指示,有人说,撤退,不就等于“怕死”吗?虽然小有矛盾,最终,决策层把抗台风提高到捍卫毛泽东“五七指示”和“捍卫毛泽东思想”的高度。书中写道,在各连队的抗台风动员会上,指战员们表决心:

    “我们要用生命和鲜血捍卫毛主席的光辉‘五七’指示!”

    “人定胜天,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一定能战胜台风!”

    “誓与堤坝共存亡!人在堤在!”

    “宁肯前进一步死,不能后退半步生!”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这些毛泽东的忠诚战士,为显英雄本色,接连跳进咆哮的大海,要筑起血肉长城。堤坝有没有守住呢?上面已经说了结果。

    作者一定程度上是忠于事实的,在“灾后长镜头”一章中,他为我们描绘了当年的画面:“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水里到处漂浮着尸体”,“那景象真是尸横遍野、尸浮沧海、尸陈堤畔”,“很多烈士尸体的姿势是相同的,他们的右手半握拳、胳膊举过了头。烈士在牺牲前的一刹那高呼着口号,最后表达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和信念”,“有的尸体已经泡得惨白,仿佛被滚烫的开水煮过一样”,打捞尸体时,“一抓住手或脚,肉就烂掉分离了,腐肉粘在收尸人的手上,尸体会从打捞者手中滑走。有的尸体处理队员抬起尸体,拿在手上的竟然只是尸体的皮,好像抓着透明的‘皮手套’”!牛田洋的一个团级干部参加过解放战争,站在小山包上望着浮尸落泪:“我参加过锦州战役,有那么多的子弹、大炮打过来,可人也没有这样成排成排地死啊!”数十年后,当年的幸存者回顾往事,都潸然泪下,悲叹万分,唏嘘不已!

    周恩来甚至已经打了电话,可见这台风的力度有多大。在不可抗拒的灾害面前,按照人类的常识,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保存生命,赶快撤离。然而,当年的决策者们首先想的是“战天斗地”,他们要保护的是根据常识推论用人体根本保护不了的大堤。看完此书,我觉得,他们与其说是一场抗台风的斗争,不如说是一场以生命为代价的政治表演,是特定历史年代的“行为艺术”。

    这本书的意义,在我看来,是为那个时代留下了一个标本,为我们留下了历史的记忆。忘记历史,意味着是对我们这个苦难民族的背叛,意味着是对无数亡魂的背叛。这些年,诸如此类的书是不少的,我读过的就有钱钢的《唐山大地震》、邓贤的《中国知青梦》、杨显惠的《定西孤儿院纪事》和《夹边沟记事》等。应该说,这些书的文学成就有大小,思想深度也大不一样,但是,留下基本事实是最重要的。有了这些基本事实,将来,就有了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和可能性。

    牛田洋的悲剧,特别是死亡人数等,曾经是机密,现在,由当年的亲历者黄建斌昭示于天下,可见,任何隐瞒都只能得逞于一时,却不能瞒过大众和历史老人的眼睛。再疯狂的台风,可以刮走鲜活的生命,却刮不走历史的真相。这对近几年的人们,是不是有一点启迪作用呢?

                                         注:作者房向东是《改革开放潮》杂志社社长,编审,学者。

                                            本文刊登在2010年1月17日《南方都市报》第24版。

《牛田洋风潮》评论汇编(二)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陈树仁:牛田洋历险记(二)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1969年“7·28”台风资料(二)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川外牛友罗观林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赵悦胜:牛田洋经历记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转载】YJ:牛田洋纪实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在牛田洋抗击台风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方兆杰:李肇星在牛田洋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难忘牛田洋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缅怀刘富谋(诗)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华南师大牛田洋课题组结题报告(1)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华南师大牛田洋课题组结题报告(3)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华南师大牛田洋课题组结题报告(4)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陈树仁:牛田洋历险记(一)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陈树仁:牛田洋历险记(七)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陈树仁:牛田洋历险记(三)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陈树仁:牛田洋历险记(五)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陈树仁:牛田洋历险记(四)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阳世生:牛田洋日记(摘录)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雷真礼:刻骨铭心的经历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张秀荣:刻骨铭心的一天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遇罗克:出身论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结缘外交 挚爱一生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彭栋荣:牛友填洋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