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40年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8:44:31
 

 


  人类若想在月球常驻,最先建的一定是个实验室。就某些科学实验来说,太空站或者火箭搭载实验的效果未必不如月球基地。国家战略固然重要,可对老百姓而言,又能从中得到些什么呢?我们可以用到月球的矿产还是微重力下合成的金属?量小且贵,如果有用,也先得先装备军队。那么人民通过军队装备的升级能收获到安全感么?

 


  就长远而言,太空技术终究会反哺工业,使其标准得以提升,令普通人从中受益。事实上,任何先进的实验科学都会反哺工业,从代价上来说比太空技术还要小得多,比如半导体,超导。在学校的超净间走一圈,设备全部来自于美国、日本、欧洲的公司,反哺的效果不言而喻。我去过佛罗里达的国家强磁场实验室,全世界最强的恒定磁场就在这里,45特斯拉。在里面遇到很多牛人,最叫我佩服的倒不是那些科学家,而是技术工人们,大部分的零件靠他们手工加工,然后组装起来一个大家伙。该实验室下一个项目是建一个新磁场,预计可达65特斯拉。

 


  如果谈到反哺,国家实验室的这些技术的反哺周期或许会小得多。所以月球实验室固然美好,抛却国家的因素,我看不出来它哪点比半导体科技更值得优先扶持。这个念头一直在我脑子里,恰好有朋友为登月40年约稿,我就把它写了出来,当然没有说得那么透。

 


  这里再补充一段,在剪彩时,坐在Armstrong旁边是Purdue的女校长,她40年前是个有英语学士学位的记者,正是因为登月成功,她对科学的兴趣又重新被唤起,决定去读航天工程,直到做到NASA的首席科学家,也算一段传奇。谈及登月对普通人最大的影响,莫过于此,它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兴趣,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太空依然遥远

 


  2007年10月的一天,我坐车经过普度大学航天工程系新建成的教学楼,看见人头攒动,一个身材不高的白发老人正对着话筒发言。晚上看新闻才知道,这人就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Neil Armstrong,来参加这座以他命名的新楼的剪彩仪式。1947年,Armstrong进入普度大学,8年后得到学士学位,专业正是航天工程。 1969年7月20日,他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并说出了那句传世名言: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Armstrong的登月,被认为是冷战时期最重要的科学事件之一,对打破世界政治局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他自己未必知道,另一位冷战时期重要事件的参与者当时也正在普度大学学习,就在新的Armstrong楼旁边,物理楼。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此通过论文答辩,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4年后,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

 


  在处处体现着国家意志的武器制造和航天技术领域,科学成果可以直接转化为政治筹码,比如“阿波罗登月”和“两弹一星”,既可以算做科学事件,又可以算做政治事件。而在其他领域,科学和政治的关系或许不是那么直接。比如,1947年晶体管的发现,虽然也发生在冷战时期,虽然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但没听说过谁把它称作“政治事件”。想象一个场景——在谈判时,肯尼迪决定抖一下威风,对斯大林说:“我们国家掌握了重要的晶体管技术!怕了吧?”斯大林一愣,回过头小声问国防部长:“这种雷管儿厉不厉害?”

 


  太空技术是如此尖端,精密,而且从来都与军工产业纠缠不清,所以无怪乎,即使在冷战结束近二十年后的今天,任何国家的任何一项太空计划,都会被赋予带有政治色彩的解读,而解读中也不乏曲解、夸大和煽动的成分,以至于我们都开始担心起了“太空殖民”和“太空霸权”的问题。

如果16世纪中叶的西班牙人只有一叶扁舟,他们怎么可能到美洲去殖民?若想殖民扩张,具有远航能力的大型舰船是必须的,而且还要在数量上形成一定规模。早在麦哲伦环球航行时,其旗舰“特里尼达”号载重量已达110吨,舰队水手一百多人。而如今人类最大推力的火箭,前苏联的四级“质子”号运载火箭,近地轨道的有效载荷才只有21吨,更别说送大宗物品去相对遥远的星球了。另一方面,16世纪的殖民者从陆地上船,最终到达的仍是陆地,有阳光、空气和水,可以就地取材、保证温饱,大不了野营几天。而太空殖民者从陆地上船,最终到达的是地狱,他们需要更多资源去维持地狱生活的能量和物质消耗。任何一个国家现有的科技和经济实力,都不足以支持这样的折腾。

 


  因此,目前所谓的太空竞争,说白了,争夺的还是地球上的权益。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相信现有的国际合作与对话机制能够解决绝大多数问题,因为就小型空间站和基地的协作/冲突而言,地球人早已在开发南北极时经历过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