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论新闻:谢明辉:考察海西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54:38
谢明辉:考察海西有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7 00:53:33  

  中评社台北4月27日电(作者 谢明辉)台湾竞争力论坛四位学者,林建甫、彭锦鹏、张亚中及谢明辉应福建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闽榕之邀,考察海西经济区,从宁德、福州、平潭,一路到莆田、泉州,沿途所见,海西经济区一片欣欣向荣,各种区域规划、交通建设均在上工上马,到处都是工地,一座座的高楼拔天而起,一条条大道通向东西南北,与过去之前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200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对海西经济区提出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开启了海西六十年因国共内战分裂分治的闭锁状态,福建因对台作战需要,基础建设处于落后沿海经济区阶段,只能靠鹰厦鹰潭两铁路向内陆江西延伸接轨,对外交通不顺畅,沿海一线几乎只能望洋兴叹。

  随着台湾马英九的上台,江陈会系列的发展,从大三通到ECFA的签订,两岸和平进程加快,海西迎来了六十年首度的春天。

  今天,海西的建设,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群、港口、码头,点、线、面构成立体连接发展网,一日千里,更把关注的眼神投向海峡对岸的台湾,期盼树立海峡两岸共建共管、共荣共存的契机。海峡两岸从共建到共管,从共享到共荣,从经济到政治,从血缘到文化,从民间到政府,密切合作,才能把台湾海峡变成一条两岸真正的黄金水道。

  海西的城市群,从南到北,汕头、樟州、厦门、莆田、福州到宁德、温州,台湾从高雄、台南、台中到台北、基隆,均能闪闪发光,亮晶晶的城市群,便是海峡两岸共享繁华的铁证。诗记: 

  海西劫波六十年,
  一朝迎入九重天。

  东盼台湾归故里,
  共享繁华天地间。

厦门一角。 海西经济区一片欣欣向荣,各种区域规划、交通建设均在上工上马,到处都是工地,一座座的高楼拔天而起,一条条大道通向东西南北,与过去之前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中央日报:正面因应大陆的海西计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9 10:34:47  



  中评社台北2月19日电/中央日报网路报点评文章说,大陆正积极推动以福建省为主的海西经济区,福建方面则持续发布开放政策。其中不乏对台湾工商界、文化界有吸引力的内容。 

  福建过去长期受到国际冷战与国共对立的影响,处于战备位置,以致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所以力图振兴。福建省方近年大力推动“海西”概念,希望利用地缘之便,扩大和台湾的经济合作,去年,中共中央进一步确立了发展海西经济区的政策。福建省方还提出了台、闽两地在海西部分地方“共同规划、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共同管理”的政策。 

  文章说,而对此一形势,台湾态度应该如何因应呢?年前,“行政院”“陆委会”召开的谘询会议中,有谘询委员认为,海西具政治意涵,包括将两岸经济协议ECFA于海西成形,“是将与台湾互动‘区域化’”,“亦是针对台湾中南部民众进行统战,吸引中南部企业赴海西投资或工作,‘可能导致中南部相关投资减少’”。 
 
  如果按此观点,台湾只能回避海西,但这十分不务实,毕竟企业界会自己选择前往有利的地方。这也是李登辉“戒急用忍”与陈水扁“积极管理”失败的原因,甚至造成官方在两岸经贸互动中遭到边缘化,整体而言,也不利于台湾。 

  文章说,正是由于海西的发展空间很大,台湾才应该把握机会,运用优势,以壮大自己、两地互利。实际上,两岸的经济规模落差日大,台湾若能针对大陆个别经济区域提出不同的合作方案,就不会有所谓被区域化甚至矮化的问题。


《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四方面发展目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5 15:04:37  



《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近日获得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覆。   中评社北京12月5日电/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覆意见中指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的重大举措,对促进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完善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和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日报》报道,《规划》指出,海西城市群总体上正向着加速城镇化、沿海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规划》提出构建海峡城市群的战略构想:落实国家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优化整合内部空间格局,联动周边省区,推进两岸合作交流,逐步形成两岸一体化发展的国际性城市群——“海峡城市群”,构筑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区域”。

  《规划》就经济产业发展、社会文化发展、生态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发展目标。

  经济产业发展方面,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我国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要力争福建省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在一些领域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4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

  社会文化发展方面,要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发展,促进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入全国前列;要建设文化强省,使得福建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生态建设方面,要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的城镇人居环境体系、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体系和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体系,把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成为经济高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国家示范城市群。

  城乡统筹发展方面,要优化城乡布局,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乡空间体系。积极推进城市联盟,促进跨行政区的产业协作配套和重大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加强生态协同保护,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实现区域共同繁荣;加快推进城市化,202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2%以上。
 

《规划》依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四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和谐平安、服务全局”的基本态势要求,从顺应空间演化的规律出发,提出 “两点、一线、四轴”的城市群空间布局结构。“两点”指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泉漳大都市区,“一线”指沿海城镇密集地带,“四轴”指“南(平)三(明)龙(岩)发展轴”、“福(州)武(夷山)发展轴”、“中部(三明至泉州、莆田)发展轴”和“厦(门)龙(岩)发展轴”

  《规划》确定优化城市群布局的空间发展部署。强化中心城市建设,构建都市区发展格局,引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以福州省会中心城市和厦门特区为突破点,以湾区为重点,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支撑沿海一线的发展;妥善处理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引导人口和产业集中发展;完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引导城市分工与协作,构建闽东北和闽西南城镇发展协调区,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部协作,推进与周边省区的对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建设水平,营造区域空间发展特色。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覆《规划》要求,要加强区内分工协作和城乡统筹,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体发展;加强区域综合交通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一体、协调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力度,提高资源节约利用的能力。

  要按照《城乡规划法》,将《规划》的要求落实到各层次城乡规划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要加快新一轮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抓紧组织编制《规划》确定的沿海湾区、重要流域地区等重点地区的城镇发展布局规划;要编制区域供水、排水、供气、垃圾处理、轨道交通等专项规划,推进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要在各城市、县的总体规划中落实《规划》确定的各级城镇发展要求,开展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试点,提出优化农民居民点的布局要求,保证全省空间规划有序发展。

  要落实《规划》提出的空间管制区域,进一步明确管制要求。要切实加强对重要交通通道和设施、生态廊道、重要保护岸线、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需要保护和控制空间的规划管理。要建立健全省一级区域性规划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各层次规划管理事权,完善规划沟通和协调的途径。要继续推广和完善城市联盟,不断创新跨区域自主协调机制,促进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要加强城乡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各类开发区必须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和管理。要围绕提升中心城市职能,加快各类开发区规划和建设。

  要认真落实《规划》确定的海峡西岸城市群跨省区协调的原则和要求,加强与浙江省、江西省和广东省在推进跨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统筹规划布局和协同建设,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合作。

【 第1页 第2页 】  包含“台湾地区” 海西城市群规划获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4 09:01:41  



海峡西岸20市组成城市群。(文汇报图)   中评社香港12月4日电/涵盖闽浙赣粤四省20市的《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本月1日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未来福建将联动广东、浙江、江西等临近省区,通过与台湾的协调合作,逐步形成两岸一体化发展的“海峡城市群”,令其成为重要经济增长区域。

  推进两岸一体化

  文汇报报道,大陆住建部在该《规划》中明确提及“协调范围”包含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及台湾地区,亦意味着此次城市群规划具有明确的两岸指向。

  据悉,构想中的“海峡城市群”核心圈由台北、高雄、台中3大都市圈区与福建福州、宁德、莆田、泉州、厦门、漳州6个都市区构成。之外,还涵括潮汕都市区、温州都市区和梅州、龙岩、三明等城市,并在此基础上,对接长珠三角洲,辐射长株潭、环鄱阳湖、武汉、合肥等都市圈,形成两岸城镇密集区。

  专家指出,海西城市群是两岸合作发展的核心和枢纽,随着该区发展水平的提升,两岸城市有机分工,互动发展格局将最终形成。

  平潭成发展重点

  据悉,该《规划》将成为未来闽省内部专项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目前,海西城市群已明确构建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泉漳大都市区,并形成福州、宁德、莆田、厦门、泉州和漳州6个城市及周边城镇组成的发展核心区。

此外,《规划》明确提出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要以两岸共建等合作方式实现合作规划、合作开发、共同受益,争取在2020年前建成两岸合作的国际旅游岛和两岸贸易特别区。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个民主党派、团体和学者皆提出进一步扩大“海峡西岸经济区”,最终构建“海峡经济区”,以推动两岸急剧增长的经贸往来及合作的意见或提案。而此次出台的海西20城市群发展规划将从政策层面力促海峡经济板块的形成。

  海峡西岸20市组成城市群

  福建省(9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宁德、龙岩、三明、南平

  浙江省(3市):温州、丽水、衢州

  江西省(4市):上饶、鹰潭、抚州、赣州

  广东省(4市):汕头、梅州、潮州、揭阳 
两岸中药交流 海西先行 免审免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13 14:41:52  

  中评社台北10月13日电/台湾“经济部”今天表示,为推动台湾中草药业者进军大陆市场,已选择海西地区,成立行销据点,率先推广中药浓缩制剂,且免审免验。

  台湾中央社报道,“经济部”技术处处长吴明机指出,台湾产值仅新台币250亿元,尚有极大的成长空间;反观大陆,中草药占当地医疗市场的1/4,产值约有60亿美元。

  为协助业者拓展大陆市场,“经济部”正推动两岸中草药合作,目标包括成立中药品质检测联盟、争取大陆开放管制药材、协商两岸于药典中互收载药材品种,且能互相认证新药的临床试验资料。

  目前政府已和海西地区协议,在当地推广中药浓缩制剂。

  杏辉药厂董事长室研发长苏慕寰建议,可采大陆种植、台湾临床测试和国际行销的模式,推广两岸中草药交流。

  他以日厂为例,台湾特有植物“青脆枝”有某种成分具有抗癌功效,被日本药厂发现后,就辅导台湾农民种植,再把粹取物送往日本制药。

  台湾可参考此做法,善用台湾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的优势,在大陆种植草药,再以粹取物制成新药或保健食品,申请专利。

  杏辉目前就采这模式,在浙江和新疆分别设厂,辅导当地农民种植草药。例如,杏辉为改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天力体保”,在大陆建立种植基地,辅导农民种植,并从美国技转“phytomicsQC”技术,以改良品质。

  目前该技术已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认可,正在台湾进行临床测验。 台湾经济日报:台湾要如何面对海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5 16:15:57  

  中评社台北8月5日电/台湾经济日报社论说,海峡两岸的气氛好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愈来愈复杂而且愈来愈吊诡,是数十年来从未见过的景象。

  社论说,从60年前的国共兵戎相见,直到20年前蒋经国开放探亲与间接三通之前,海峡的情势十分凶险,但无比单纯:对岸一心要解放台湾,维护国土之大一统;台湾则竭尽所能力保安全,乃至行有余力,尝试反攻大陆。因此两岸领导人的任务十分简单,就是努力加强军备,全民一心抗敌制胜。

  开放探亲,让一波有亲或无亲可探者,首度可以放心跨海一探过去的龙潭虎穴;开放间接投资与通航,恰值对岸改革开放,释出无数好用的廉价劳动,纾解台湾严重的缺工之苦,为走投无路的加工出口业开出一条阳关大道,企业、资金、人才,源源流向对岸,使情况突变,但仍然不难应付。对岸只要加紧手脚“筑巢引凤”,努力吸引台商、台资,就一举达到了多重目的。

  社论说,相对于此,从国民党的李登辉到民进党的陈水扁,对策也十分单纯:努力封堵企业与资金流失的出口,尽一切可能拖住资源流向对岸,以保全经济的元气,也避免两岸过度的整合。虽然消极、被动、处处漏洞,乃至为了锁国而窒息产业发展的空间、阻止资金流入,让台湾经济动能大失、前途暗淡,反而驱迫更多企业与人才投向彼岸;但一味拦阻、掣肘,对主政者而言,倒也清楚明确,不必费多大心思。

  然而政权再度轮替,饱受“锁国”之苦的人民,毅然选择高喊开放直航的国民党,逼迫主政者打开“锁国”的魔咒、加紧与对岸良性互动,让局面顿然改观,同时也使两岸政府各自陷入改弦更张的艰难考验。

  社论说,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先以反分裂法为无法接受的挑衅行动划出底线,随后就以软的可以更软的手腕,全面对台示好、开放,几乎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为将来的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台湾这一边,政府的处境则无比艰难,因要与对方积极合作,将“锁国”困境一举打破,更进而利用对岸的资源、市场,壮大企业与经济;但又时时戒惕对方欲藉此解除台湾的防御、无限深地吸入大陆,因而须步步为营、时进时退,以免“开放太快、变成洪水”。

  经过一年来的折冲、布局,对岸的攻势全面展开,除了经济合作协定一步也不放松,每个地区、每个产业更是张开双臂,热情拥抱,简直令人难以抗拒。最新、最猛的一招,就是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先试、先行”。

  社论说,海西经济区战略,与深圳的前例相比,太迟也太弱;但显然其主政者已了然于此,独予福建“先试、先行”犹胜特区的殊遇。如果福建果能擘画出比特区更特、比ECFA更加优惠的超国民待遇;再以最大的决心消除不到100公里的通航障碍,使往来犹便于台湾南北两端;而产业布局则充分补台湾之不足,形成一个经济体中互相支撑的伙伴;则福建将更甚于深圳,发挥更大的吸入能力。

  这样的福建,台湾该如何面对?不但要不惧吸入,不被等同为地方政府,还要在竞争力上更擅胜场,在产业炼、人力、基础建设、生活素质、民主法制方面处处保持领先地位。这是主政者最大的挑战;但可在其念中? 
 
  (作者谢明辉 台湾竞争力论坛副秘书长兼执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