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自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7:57:41
以兰性养心
有诗云“塑得寸身学业成,命不假我时亦不群;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膺蓬蒿人”,又见《离职的日子》中的怨绪离愁,再读“拳心难寄民生苦,曾将天道念酬勤;奈何流年因书谪,空余血气伺兰根”之类的句子,于是,不经意间,竟也参悟出素有“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的兰花那“潜在深山人未识”、“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品性和做人的些许道理来,于是,心境便自然静宁了下来。
据说中国儒学鼻祖孔子在外周游十多年,后于自卫返鲁途中,见兰花独茂,遂触景生情,感慨万端:“夫兰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由是品鉴出兰花人格的象征是高洁、幽贞,曰其“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荀子也说:“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宋代大儒朱熹曾以《兰涧》赞曰:“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就连胸怀天下的一代大帝康熙也说:“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谁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人生一世,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自己不慎而失却机会之时有之,别人利用机会埋汰了你的机遇之时亦有之,而无论是何种境遇,你若能悟出兰之“无人自芳”的道理来,怕才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第一步。否则,你将因此萎顿沉糜而荒渡人生——嗟乎,于养兰伺花间得此顿悟,实在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同是花卉,同样传输气味,你若留意,乘车郊野,公路沿线就有一些花,其形难见,据百姓讲,此类有老哇(乌鸦)花,系藤蔓植物,又有一种乔木,高可参天,径可合抱粗,称马屎槟榔花,其味均恶臭,极可能让整车的人彼此间猜忌是谁悄然在车内放了一大臭屁!花有此花无妨,大不了捂住鼻子,而人若有类此者,则不知将为世间增添几多恐惧:将其臭气强加于你,令人们在隐隐约约不知不觉间彼此猜疑互忌,于是相互之间便引发出诸多你争我斗之类的事来……而兰花则反之,输其香味以宜人,消除彼劳以炼心以炼性,让你在闻香之余领悟出惜玉趣味,让你在惬意之间变得豁达,更让你在养兰伺兰之中体悟人间天道。难怪孔圣人会将此兰性参悟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世人说兰、画兰、咏兰、写兰,其实是在解读自身,是在对兰花的品格参悟中解读自己的精神操守、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是对自己所选择的价值观念的赞赏与珍视。花本无情人有情,以兰花之性育人之心,以兰花之德养人之身,其实就是易经大道无为哲学的一种参悟,一种理解。——冷不丁,蓦然回首,幡然顿悟:孔子所创儒家学说,其实并非其生前即受尊崇也,乃其身后汉武大帝刘彻为统治的政治需要罢黜了其余百家独尊其三纲五常之道而成矣!因了此故,大凡学文断字者,定都逃逑不出生前风光难见、死后哀荣无限的渊薮,反正人一死逑,脚一蹬手一松,再给你十个八个追封谥号荣誉什么的你也带它不走——赏赐金银珠宝当然不行,你一定会带了去陪葬而不留下分文——你看那创了影响三千年天下的儒学鼻祖孔子的际遇不正若此么?!
你再看那整部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从先秦的孔孟之流到秦汉魏晋的陶渊明到隋唐的李白杜甫,乃至宋辽金元的陆游文天祥又到大清帝国的康有为梁启超之辈,有谁能逃此巢臼——说到底乃环境之故也,一如兰花,不给其适宜的自然而非人为的环境,则绝对难以开出芬芳的花朵来。你可别小看了这些大不过指头的花朵,花虽不盈寸,叶虽似莠草,却如古人所云:“挺挺花卉中,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唯兰皆独兼之。”即兰花虽小,却贵在有节有叶有花且芳香,因此,在人们眼中,兰花既是一种高雅、美丽而又带有神秘色彩的植物,古代国人常以“君子”、“雅士”、“幽人”等来称颂兰花。“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山林”。我们一直称颂道德情操高尚之人,即如兰之此性:影响他人,引领他人,潜化他人,度化他人,而不是唯我独尊、唯我独芳,因此,兰花不独以其高雅、清丽、端庄、幽香清远等高贵品质,刚柔相济、潇洒飘逸的风姿风韵被国人誉为有生命力的艺术品,并以其优美形象和高洁气质,在潜移默化中和中国传统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从而成为华夏子孙的理想人格的象征,民族精神的象征。
于是乎,就有了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会稽山越王勾践种兰的地方,邀集了当时42名士饮宴赋诗俯仰天地,并写下了千百年来为人传颂钦佩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养兰便有兰趣。鄙人养兰不足年,却颇赞同前人总结的情理两趣,又额外体悟出了一乐趣来。理趣,即“兰生幽谷,非以无人不自芳”;与野艾莠草杂居,不为霜雪变色;“生于岩坷,不求人识;饱经霜雪,不改贞操”,其坚贞、高洁、无私的品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中的人生哲理是艺兰者人生体验的升华与寄寓。
郑板桥赞之“喜它清且洁,可涤吾之肠”;情趣乃理趣的延续,人生理想寓之于兰,爱兰之情油然而生,视兰为子,恐其不能成器,虑其难经风霜,花迟叶异,寝食难安,舔犊之情,无微不至,为求钟情之草,不惜千金散尽,为育惊世奇品,不惧寂寞难耐,尽显丈夫本色,是为情之所致,情趣所在。乐趣,可为情理之趣的延伸,亦可为情理之趣的最低“层次”,依鄙人体悟,大抵有四:一为强身。以自己工薪阶层而言,买是买不起的那么多的,为寻幽兰觅好草,于是便利用节假日钻进深林幽谷,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虽不是趟趟遇好兰得好草,但不经意间竟起了个锻炼身体的作用,常上山下涧采兰、长期伏案工作而养成的肩周、颈椎、腰部疾病竟大有缓解;二为广识。鄙人植兰虽不足岁,却也爬过澜沧、西盟、孟连几十座山,山中有何物、山势如何走、山形怎样看倒也懂得了不少,尤其是山中森林砍伐状况更是目视眼见;过去,就是在公路两侧的小树林里都怕迷了路,而今,多大的山也敢一口气直爬到分水岭又从另外的路径返回到出发点——人生之路岂不是若此?有的走了几步便迷失了方向,有的则干脆走得丢了人回不来!三为参悟。在历经无数次破费都不见好兰好草,而某日突遇奇花异草一株半苗,便引发同行的兰友一大顿悟似的人生感受:好花不常有,可遇不可求。寻花如此,做人做事亦类此!四为感恩。于悉心植兰伺兰之中,不要去巴望以兰草发大财赚大钱,只要平心静气淡泊名利,捱到花期,一睹绽放的尊容芳姿,心间便是一大有所期待而终有所得的释然,于是在无意间就让你心平气和地善待人生,善待他人,从而常思别人对你的种种好处,常念别人对你的次次帮助,常想别人给予你的缕缕恩情,从此,也就少了攻击别人的心思脑筋和算计——人世间于是也就多了些互帮互助互相关心而少不了许多的不愉快不和谐……
于是,于不经意间又突然顿悟出一个现象来:大凡世间之人,大抵有几类,一类是自生自灭型的——不求于别人也无益于别人,一如山野蒿草,悄然生长也就悄然枯死,于其生长的土地上留不下丝毫的痕迹;一类是顺应自然、随波逐流型的——不会妨碍别人,别人也不把他当异类,别人咚则咚别人锵则锵,一如林中之木,有人需要则用之,无人需要也无妨,到头来尚可落得个身后无关痛痒的名气,至少会有几个亲近的人把他挂念一二;一类是常谋善谋一己之私型的——为一己之蝇头小利则不惜损人,一如人身上的一个烂疮疤,你莫去抠它,它也就不会让你生疼痛,这类人多几个少几个倒也对社会无甚大碍;一类是天生具有攻击性的火药型的,一如强奸杀人放火犯,又如患了病而发作的狂犬,遇上什么东西不管,始终是一见就要咬将上去的,似此之类,可呼之为人类文明进步的绊脚石拦路虎;最重要的一类,是为别人而生为别人而活型的,其所思所想所念所做皆以别人之需要为衡尺,为别人更好地活着而奉献,为别人活得更好而努力,而终其一生,说不定也只不过作了一小块的铺路砖垫脚石而已,以一己之痛换给别人成功的喜悦为荣,是为无我忘我之人,正是农民出身的兰友李志昌所称谓的“脚踩大地、手撑蓝天”的人,这类人正是人类社会向前进的历史巨轮的推动者,是引领文明进步的先行者,是驯兽师,是养花人,少了这样的人,我们也就只能与猪狗同窝而居与猪狗同槽而食,人类社会其实也就无所谓禽兽与人之分了!愿爱兰、植兰、赏兰、咏兰之人,都能从兰身上吸取道德的力量,从而自觉地塑造、提升、升华自身的人格与胸怀,其文化内涵既可发展为孔子那种“当为王者香”的理想和不为贫贱失意所动的人格信仰,亦可发展为屈原个人美德的保持与追求。
总之,兰花象征了儒学的人格理想,德行高雅,坚持操守,淡泊自足,独立不迁。于是,还是收藏起一片片霁粉雄心一滴滴冰冷热血,把全身心扑进兰棚中……
澜沧县委党校 欧建华 13577937947 邮编:665600
作家语丝:直抒胸臆乃为文之道,尽管古今几多文人皆因白纸黑字而成为小人攻讦垢陷自己的证据,但除御用文士、政治文人外又个个虽洞悉前车之覆却难逃“引火烧身”之虞,究其根底,乃因“言为心声、文以传情”也!举凡作文赋诗,莫把诗赋作为求财之道是为至要,文以载情,情而生文,自古皆然;其次,情系众生,文乃能传诸后世,是为儒道三不朽之立言谓也,而万不可单发一己之私薄寡情,又是作文一忌——凡此,却又极易埋下“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之伏笔,然则“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缀青云之志”——似可聊为舞文弄墨者之自慰自诩理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