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大传(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7 16:19:00

掌权山西三十八载的山西王:阎锡山大传(上)

作者:李茂盛    分类:人物总传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定价:180元    状态:选载    日点击:1422912

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复杂又颇具特色的人物。他参加过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也卷入过北洋军阀混战,发动过倒蒋的中原大战……他受到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推崇孔孟儒学,尊奉纲常名教,也留学过日本,对山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做过积极贡献,也给山西民众带来过灾难……该书以大量资料史实,较详尽地记述了他的一生,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的影响。

更多简介...

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复杂又颇具特色的人物。他参加过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也卷入过北洋军阀混战,发动过倒蒋的中原大战……他受到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推崇孔孟儒学,尊奉纲常名教,也留学过日本,对山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做过积极贡献,也给山西民众带来过灾难……该书以大量资料史实,较详尽地记述了他的一生,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的影响。

关 键 字: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历史 民国历史 人文历史 人物 辛亥革命 阎锡山    新浪独家连载,不得转载

网友点评

74
67
3

新浪商城价:135.00

复制链接给好友
手机阅读   

目 录

[进入目录页]  [注册VIP会员]  [我要充值]  [VIP帮助]

第一章 家世、家戚、家教

在这18个堡子中,阎家住在位置显著的永和堡。永和堡坐落在村东头的一个土丘上,是全村的至高点。由村西向村东,地形步步升高,从下望去,永和堡依稀众手拱捧的明珠,至高无上,直贴蓝天。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方位,一些关乎全村的祭、祀、礼、仪,经常在此举行,就连文昌庙也建筑于此,以至年长月久,村里人习惯将永和堡称为文昌堡,今天提起永和堡反而少为人知了。

  • 一、家世 祖籍洪洞
  • 一、家世 三代营商(1)
  • 一、家世 三代营商(2)
  • 二、家戚 内亲
  • 二、家戚 外戚
  • 三、家教 早失母爱
  • 三、家教 启蒙教育

第二章 经商习武留洋

当时山西自清朝以来,好像就有一种传统的世俗,一般人家的子弟,年至十四五岁,读完私塾课程,就要进入社会,谋取一种职业,作为入世立身之阶。贫苦的人家让子弟去学习工艺,有钱的人家大多让子弟外出习商。习商实际上就是到商店里学着做生意,学洒扫、进退、应付、算计等经商的法则。但学工艺却与习商不同,学工艺叫做学徒,习商叫做相公。学工艺比较粗苦,一进去便与读书完全隔绝,完全是一种手艺性的工作。而习商在世人看来似乎是一种较“高贵”的工作,而且与读书没有完全绝缘。

  • 一、年少经商 五台习商
  • 一、年少经商 喜结婚缘
  • 一、年少经商 早春朝山
  • 一、年少经商 “打虎”失败
  • 一、年少经商 再入义塾
  • 一、年少经商 浪迹省城(1)
  • 一、年少经商 浪迹省城(2)
  • 二、青年习武 考取武备学堂
  • 二、青年习武 公派留学日本
  • 二、青年习武 追随革命(1)
  • 二、青年习武 追随革命(2)
  • 二、青年习武 追随革命(3)
  • 二、青年习武 默察社会
  • 二、青年习武 佯病济助日人
  • 二、青年习武 回省发动革命

第三章 响应武昌起义

1907年7月,阎锡山在弘前步兵第31联队实习一年期满,转入东京士官学校。

士官学校是日本政府设置的专门的军官学校。在“军国”兴国的日本,其知名度是很高的。但在士官学校学习时,阎锡山读书的兴致并不很高。

  • 一、义前兵运 朝鲜观感
  • 一、义前兵运 初军权(1)
  • 一、义前兵运 初军权(2)
  • 一、义前兵运 初军权(3)
  • 一、义前兵运 改造军队
  • 一、义前兵运 部署起义(1)
  • 一、义前兵运 部署起义(2)
  • 一、义前兵运 部署起义(3)
  • 一、义前兵运 部署起义(4)
  • 二、山西光复 起义成功(1)
  • 二、山西光复 起义成功(2)
  • 二、山西光复 起义成功(3)
  • 二、山西光复 起义成功(4)
  • 二、山西光复 拥为都督
  • 二、山西光复 布告安民(1)
  • 二、山西光复 布告安民(2)
  • 二、山西光复 三路出兵
  • 三、组织燕晋联军 夜半得密函(1)
  • 三、组织燕晋联军 夜半得密函(2)
  • 三、组织燕晋联军 联吴扼京汉
  • 三、组织燕晋联军 事未竟帅先死
  • 三、组织燕晋联军 借文祭英烈
  • 四、率军转战绥包 备战阻清兵(1)
  • 四、率军转战绥包 备战阻清兵(2)
  • 四、率军转战绥包 掩痛失雄关
  • 四、率军转战绥包 兵分南北(1)
  • 四、率军转战绥包 兵分南北(2)
  • 四、率军转战绥包 进占包头
  • 四、率军转战绥包 进攻萨拉齐(1)
  • 四、率军转战绥包 进攻萨拉齐(2)
  • 四、率军转战绥包 继转托克托

第四章 俯附北洋政权

正当阎锡山率军北上转战绥包之时,革命党人与清廷的议和也初见端倪。

武昌起义,清政府为反扑,派军占领汉口后,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由英国公使朱尔典出面调停,建议双方停战议和。当时,同盟会和革命军方面低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和巨大力量,也未看出北洋军的虚弱本质和受到打击后已经残破不全的状况,误认为袁世凯拥有优势兵力,又有帝国主义的支持,势力非常强大,恐怕打下去会遭到失败,于是妥协思想占了上风,错误地把袁世凯这个野心家认为是可以争取的第三种力量,甘愿推他为共和国大总统,以换取革命的早日胜利。袁世凯则看准时机,利用议和,以倡言君主立宪向革命党讨价还价,以革命党要求共和立宪逼清帝退位,从而实现他的个人目的,篡夺民主革命的胜利果实。因此,当英国公使出面调停时,双方都表示愿意停战议和。

  • 一、还乡视事 忻州受阻(1)
  • 一、还乡视事 忻州受阻(2)
  • 一、还乡视事 忻州受阻(3)
  • 一、还乡视事 多方折冲(1)
  • 一、还乡视事 多方折冲(2)
  • 一、还乡视事 多方折冲(3)
  • 一、还乡视事 阻袁集权(1)
  • 一、还乡视事 阻袁集权(2)
  • 一、还乡视事 迎孙来晋(1)
  • 一、还乡视事 迎孙来晋(2)
  • 一、还乡视事 迎孙来晋(3)
  • 一、还乡视事 统一军政(1)
  • 一、还乡视事 统一军政(2)
  • 一、还乡视事 厉行革兴
  • 一、还乡视事 广报恩泽
  • 一、还乡视事 反对分裂蒙古(1)
  • 一、还乡视事 反对分裂蒙古(2)
  • 一、还乡视事 调和南北之争(1)
  • 一、还乡视事 调和南北之争(2)
  • 一、还乡视事 调和南北之争(3)
  • 一、还乡视事 调和南北之争(4)
  • 一、还乡视事 调和南北之争(5)
  • 二、媚袁固位 以屈求伸(1)
  • 二、媚袁固位 以屈求伸(2)
  • 二、媚袁固位 佯裁晋军
  • 二、媚袁固位 虚与示忠
  • 二、媚袁固位 侈谈军国主义(1)
  • 二、媚袁固位 侈谈军国主义(2)
  • 二、媚袁固位 侈谈军国主义(3)
  • 二、媚袁固位 肆允袁氏称帝(1)
  • 二、媚袁固位 肆允袁氏称帝(2)
  • 二、媚袁固位 肆允袁氏称帝(3)
  • 二、媚袁固位 肆允袁氏称帝(4)
  • 二、媚袁固位 肆允袁氏称帝(5)
  • 二、媚袁固位 肆允袁氏称帝(6)

第五章 独掌晋省军政

袁世凯帝制自为败亡后,由他一手把持的北洋军阀集团群龙无首,迅速分裂成为直、皖两大派系。直系以冯国璋为首(因冯是直隶河间人,故称直系),皖系以段祺瑞为首(因段是安徽合肥人,故称皖系)。直皖两系各自依恃不同的列强,直系以英美帝国主义为靠山,皖系以日本帝国主义做后台。此外,张作霖的奉系及其他地方军事头目,也拥兵自重,扩大地盘成为有权有势的地方军阀。从此中国出现了军阀纷争、内战频仍的混乱局面,北洋政府内部的政争也愈演愈烈。这种风云突起变幻无序的政治形势为善于左右逢源的阎锡山提供了崭露头角的舞台。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参与府院之争(1)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参与府院之争(2)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反对张勋复辟(1)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反对张勋复辟(2)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兼掌山西民政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派兵入湘作战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钦定”“用民政治”(…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钦定”“用民政治”(…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钦定”“用民政治”(…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厉行村制建设(1)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厉行村制建设(2)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厉行村制建设(3)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厉行村制建设(4)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厉行村制建设(5)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厉行村制建设(6)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厉行村制建设(7)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厉行村制建设(8)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厉行村制建设(9)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厉行村制建设(10)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施以“洗心”“克己”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召集“进山会议”(1)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召集“进山会议”(2)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召集“进山会议”(3)
  • 一、独特的政治统御 召集“进山会议”(4)
  • 二、宣称“保境安民” 首倡“保境安民”(1)
  • 二、宣称“保境安民” 首倡“保境安民”(2)
  • 二、宣称“保境安民” 首倡“保境安民”(3)
  • 二、宣称“保境安民” 首倡“保境安民”(4)
  • 二、宣称“保境安民” 膺服“唯力是视”(1)
  • 二、宣称“保境安民” 膺服“唯力是视”(2)
  • 二、宣称“保境安民” 膺服“唯力是视”(3)
  • 二、宣称“保境安民” 发展军事工业(1)
  • 二、宣称“保境安民” 发展军事工业(2)
  • 二、宣称“保境安民” 发展军事工业(3)
  • 二、宣称“保境安民” 发展军事工业(4)
  • 二、宣称“保境安民” 培植军事干部(1)
  • 二、宣称“保境安民” 培植军事干部(2)
  • 二、宣称“保境安民” 培植军事干部(3)
  • 二、宣称“保境安民” 联段、联冯与出兵石家…
  • 二、宣称“保境安民” 联段、联冯与出兵石家…
  • 二、宣称“保境安民” 联段、联冯与出兵石家…
  • 二、宣称“保境安民” 联直、联奉与攻讨国民…
  • 二、宣称“保境安民” 联直、联奉与攻讨国民…
  • 二、宣称“保境安民” 联直、联奉与攻讨国民…
  • 二、宣称“保境安民” 联直、联奉与攻讨国民…
  • 二、宣称“保境安民” 联直、联奉与攻讨国民…
  • 三、发展经济文化 推行“六政三事”(1)
  • 三、发展经济文化 推行“六政三事”(2)
  • 三、发展经济文化 推行“六政三事”(3)
  • 三、发展经济文化 推行“六政三事”(4)
  • 三、发展经济文化 推行“六政三事”(5)
  • 三、发展经济文化 推行“六政三事”(6)
  • 三、发展经济文化 制定“厚生计划”(1)
  • 三、发展经济文化 制定“厚生计划”(2)
  • 三、发展经济文化 着力“兴办实业”(1)
  • 三、发展经济文化 着力“兴办实业”(2)
  • 三、发展经济文化 开办本省银行(1)
  • 三、发展经济文化 开办本省银行(2)
  • 三、发展经济文化 开办本省银行(3)
  • 三、发展经济文化 开办本省银行(4)
  • 三、发展经济文化 开办本省银行(5)
  • 三、发展经济文化 实施筑路计划(1)
  • 三、发展经济文化 实施筑路计划(2)
  • 三、发展经济文化 实施筑路计划(3)
  • 三、发展经济文化 注重发展教育(1)
  • 三、发展经济文化 注重发展教育(2)
  • 三、发展经济文化 注重发展教育(3)
  • 三、发展经济文化 注重发展教育(4)
  • 三、发展经济文化 之于学生运动(1)
  • 三、发展经济文化 之于学生运动(2)
  • 三、发展经济文化 之于学生运动(3)
  • 三、发展经济文化 之于学生运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