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尊重的小人物(中国青年报 2005-11-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8:34:07
首页->>中国青年报->>特色周刊->>冰点人物
封底人物
他是社区的保洁员,但偏好与小偷过不去;微薄的薪水养家都成问题,但他整天义务帮别人干杂活儿;在他看来,荣誉比钱重要,好心得到的回报比一切都重要;这是一个有关“吃亏”的故事,这是一个――
赢得尊重的小人物
2005年11月09日
本报记者 刘元
奇怪,半夜三更谁动自行车?
凌晨3点,董学法听见与家一墙之隔的小区自行车棚里有响动。他撩开窗帘往外看,俩人正抬着一辆山地车从车棚出来,门口已停了好几辆自行车。他“噌”的一下披衣下地,光着脚跑出家门,大喊:“干嘛的?偷车找死!”
俩小偷见状,撒腿就跑,暗中躲着的另外俩小偷,拿着砖头朝他“拍”来,他有点儿懵,但还是死死摁住一个小偷不撒手。“啪”,又一块砖头飞来,正中他的太阳穴,血呼地涌了出来,他一个趔趄晕倒在地。
小区居民闻声跑出来,自行车一辆没丢,董学法却从头到脚都是血。他被送往医院,脑袋上缝了18针。“这是我第一次抓小偷。”董学法腼腆地笑道,“因为没经验,就伤啦。”
打那儿以后,董学法多了个心眼儿,睡觉前总在床头搁一根铁棍。一天夜里,他看到4个黑影在搬一辆摩托车,于是,一手操起铁棍,另一手抓起枕头护着头就冲了出去。厮打一阵,三个跑了,一个就擒。“现在,我很少受伤了。”他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抓小偷与董学法的工作八杆子打不着。他是北京市朝阳区劲松中社区的保洁员,抓小偷只是他好管闲事的表现之一。除此之外,小区居民无论遇大小事儿总爱找他帮忙,他也一律有求必应。
35岁的董学法是安徽无为县人,因家乡总遭水淹,村民常常要靠乞讨维生。他印象最深的是,每次背着行李跟妈妈外出要饭,妈妈总让他戴着红领巾。“妈总说人家看见红领巾可能会多给一点儿”。
小学没毕业他便开始干农活,17岁外出打工,19岁来到北京,在砖厂拉窑,给工地扛水泥,深更半夜起来卖菜……直到当上这个社区的保洁员前,他“什么苦活儿、累活儿都干过”。
不论干什么,在哪里干,小董一直牢记着父亲的叮嘱:“出门在外,不管走到哪,必须脚稳、手稳、嘴稳。”父亲当了一辈子生产队长,虽大字不识一个,但无论做什么事,都死认一个“理”字。“小伙子忒实诚,除了吃饭、睡觉,整天都在院儿里转悠。”小区的一位老爷子夸小董。
他每天凌晨4点多出家门,上午10点左右清理完垃圾擦干净垃圾桶,就开始义务帮各家各户干杂活儿。
孤寡老人今儿不想动窝儿了,小董帮着去买东西;病人上下楼走不了,小董主动去背;装修完了,小董帮人家去做保洁;出门忘带钥匙了,小董帮着开门……
有位住6楼的老太太,记性不好,每月至少有两三次出门忘带钥匙,每次都是小董冒着生命危险,从邻居家的阳台爬到她家开门。最多一天,小区里竟有4户人家忘带钥匙找小董帮忙。
小区里共有985户人家,见了面,小董都能说上这人住几楼几单元几号;院里160多辆汽车,每个车号他都记得八九不离十。
每天中午12点到1点半,晚上7点到10点,小董都在小区义务巡逻。他掌握了规律:“这会儿人们都在家吃饭、睡觉,最容易丢自行车。”“和小偷斗智,得讲究出其不意,不能让他发现。等他偷车出来,再来他个人赃俱获。”他得意地介绍经验。
一天清晨,他打扫卫生时,远远看见两个人形迹可疑。果不其然,俩人张望一番,“哧溜”钻进了车棚。他赶紧藏在绿篱后面,注视着小偷的一举一动。只见那小偷拿出一把压力钳,“咔嚓”一声,一辆三轮车的链条锁被剪断了。
一个小偷蹬上车,朝小区大门骑去,另一个小偷还在东张西望搜寻猎物。小董立刻从绿篱后走出来,佯装扫地,当小偷骑车经过他身边时,他一个箭步冲上去,死死抓住小偷,小偷挣扎着跟他厮打。小区的值班员拿着棍子及时赶来,帮他把小偷摁倒在地。人赃俱获。“小董这孩子一刻也闲不住。”一个老太太念叨着,“巡逻时还惦记着给小区的200多盆花浇水呢。”居民们捡的20多只流浪猫,他都收养着,在家门口一座楼的阳台下,他给猫们安了个家,铺了条褥子,碗里有吃有喝。他指着一只叫花花的猫,炫耀地说:“夜里我出去巡逻,它像狗似的跟着我。”
在小区管管闲事也就罢了,可出了小区小董照管不误。碰上打架的他上前劝架;看见卖淫秽光盘、贴小广告的,他不依不饶;而遇到小偷,他更是浑身来劲。“一听有人喊‘抓小偷’,我心里就一激灵,条件反射似的赶紧追。”他手舞足蹈地描述着。
一天,小董正骑着车,忽听马路对面有人喊:“抓小偷啊!抢手机啦!”只见抢手机的一男一女正撒腿狂奔,行人都呆看着。他迅速调转车头,逆行着迎头堵住小偷,男的跑了,他从女的身上搜出手机,交还机主,并打了110报警。
来北京16年,他抓获过上百个不法分子,自己则16次负伤,其中被公安机关拘留的犯罪嫌疑人24人,截获赃物500多件。
他曾被评为“首都见义勇为好市民”。尽管对一个外来务工人员这是难得的褒奖,但有时荣誉也不能减轻小董媳妇的担忧:“不但我放心不下,就连孩子睡觉前也总问‘我爸什么时候回来?’他不回来,我就睡不踏实。”
有小区大妈评价他“这孩子天生的侠胆义肠”,小董一听呵呵乐了,说:“其实也不尽然,居民对我好,有人偷居民东西,我能不管吗?这也算我的一种回报方式吧。”
他指指点点家里的空调、彩电、电脑、家具、抽油烟机,说:“我屋里的东西,没一件是自己的。就连我们全家人穿的衣服,都是居民给的。”
在劲松中社区林立的楼群中,有间小平房是小董的家。十多平方米的小屋,收拾得干净利落,地上铺着几种不同颜色的砖。
小董每月工资只有600元,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挺清苦。“他挣那点儿钱,说不好听点儿,也就够他吃饭的。还不如我当小时工挣的多呢。”媳妇一旁快言快语,“有挣钱的机会,可他不去呀!”
有人曾介绍他去外企看库房,或到派出所当保安。可小董思虑再三,决定:不去。“谁不想挣钱呀?但我觉得一走就不是我了,对不起这些荣誉。”小董从柜子里取出20多本获奖证书,还有奖杯、绶带、奖章,喜滋滋地说,“这些东西用钱可买不来。”
有一张是“雅典2004奥运火炬北京传递火炬手确认函”。作为全国惟一的外来务工人员代表,他幸运地被推荐参加了雅典奥运火炬北京接力活动。听说每个火炬手要举着火炬跑400米,那一阵儿,小董天天趁着凌晨干活没人的功夫,在楼群里苦练跑步的姿式。
奥运火炬手从人民大会堂出发,经过148人传递,到达终点颐和园。小董是第81棒,他的接力对象是陈佩斯。传递前他坐在车上和陈佩斯开玩笑:“陈老师,你不跟我拥抱,我就不跟你对火。”陈佩斯一脸坏笑地说:“我本来就没头发,你别再把我的眉毛烧了!”
小董来北京的收获,远不止这些。“我学会了为人处世,知道该怎么和人打交道了。说好听点儿有了社会经验,说难听点儿是变油儿了。嘿嘿。”
闲事越管越宽,小董的社会活动也越来越多。街道举办什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外来务工人员演讲、座谈会、报告会,都落不下他,仅今年9个月他就参加了30多次。“我以前性格内向,说话脸红,开会犯怵,一上台就紧张得说不出话。现在,我特喜欢开会。每次开完会感觉特舒服。”小董喜形于色,“呵呵,练出来啦!”
他曾代表朝阳区参加北京市的“在首都做贡献,为家乡争光采”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他在建筑工地对着上千名民工讲述自己在北京的经历;他还在人民大会堂当着上万人讲过……
虽然成了不折不扣的“打工明星”,但小董心无旁骛甘当小区保洁员。“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追求不同。我这样做理由很简单,居民们对我好,我不能忘了这好。”
他曾被小偷打伤住了院,小区的大妈轮流去医院照顾他;女儿患了过敏性紫癜,居民们踊跃为他家募捐。“我还图什么呢?”小董满足地笑了。
小董媳妇也在一边笑嘻嘻地搭话:“虽然他现在挣得少点儿,可我也不唠叨了。居委会给我们解决了住的地方,女儿上的重点小学也不收借读费。我们真的知足了!”
说到将来,小董仰起头,眯着眼,顿了顿,说:“要是有机会的话,我想在社区搞个保洁公司,更好地为大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