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读五十八 杜甫·望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8:30:07

古诗词赏读五十八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读“fú”。发音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

  :山色。

  未了:不尽。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指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

  阴阳割昏晓:意思是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阴阳:阴指山北(水南),阳指山南(水北)。割:划分。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荡胸:心胸摇荡。

  :重叠的云。通“层”。

  决眦(zì):决:裂开。眦:眼角。决眦:极力张大眼睛。

  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入:受到眼里,即看到。

  会当:终要,定要。

  :登上。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译文

  五岳之首的泰山是怎么样的景象呢?它的峰峦在齐鲁的大地绵延,青翠的山色无穷无尽,望不到边际。

  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丽都汇聚在这里,山南山北,虽在同一个时辰,但一边明亮犹如清晨,一边却阴暗得如同黄昏。

  山中的浮云一层层地生发出来,心胸因此得到洗涤,薄暮时分,归巢的山鸟正远远地从高空掠过,只有睁大眼睛才能看得清楚。

  总有一天,我一定要攀登的山的绝顶,到时候,俯瞰群峰,它们将是多么地矮小!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他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立功立言是这个家族的传统。杜甫的十三世祖是西晋大将、著名学者杜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官修文馆学士;父亲杜闲,做过朝议大夫、奉天令。  唐肃宗时,杜甫官左拾遗。后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有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的伟大抱负。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对后来元白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这一点使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而在《三吏》、《三别》中,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五岁的杜甫赴长安参加贡举考试,结果落榜,于是就在齐赵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望岳》大约就写于这一年。岳:山高谓之岳,这里特指东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北。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杜甫一生写过三首《望岳》。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虽然题目一样,但是描写对象、背景、旨趣、体裁、风格均各有不同。三首诗分别写于杜甫二十五岁、四十七岁和五十八岁,把它们并读比较,可从中略窥杜甫青年、中年、暮年不同的际遇和胸怀。咏泰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咏华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意彷徨,动极思静的人生;咏衡山的《望岳》可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

     

  《望岳》是现存杜甫诗歌中最早的一篇作品。全诗以“”字统摄,形象鲜明,意境开阔,格调高昂,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诗人朝气蓬勃的灵气。然而,全诗又没有一个“”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远望

  “岱宗夫如何?” 诗人乍见泰山,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心中的那种兴奋和惊叹仰慕之情。只是设问自答,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到底是怎样的呢?那一脉苍莽雄浑的青黛,横亘高耸在齐鲁大地之上,一眼望不到尽头。既点明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又写出泰山的雄奇和伟大,出语惊人。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近望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山后背日的一面为“”,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显出山峻峭如刚锋,将山南山北判若晨昏,由此可以想见山色的变幻无穷。。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细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眼前的雄伟景象,不得不令作者张目凝望:山中云气层生,弥漫漂浮,不禁心胸激荡;需要睁大眼睛,才能看到鸟儿是如何飞进山中的。诗人这样地入神而望,这样的一种胸怀浩荡、眼界空阔的主观感受,更反衬出泰山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态。

神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诗人由望岳而产生了登山的意愿,诗句极富想象色彩。诗人在有意无意之间抒发出他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给人以无限的启示和激励。  

  如果说,前面四句是宏观地观察感受,那么,五六句则是更细致地注目凝望:见山中云气缭绕吞吐,层出不穷,心胸亦为之激荡,如千军万马,奔腾不止;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凝视,眼眶似将裂开,薄暮之时,鸟已还巢,诗人还未将视线收回。看来,泰山的风光确实迷住了诗人。

  最后两句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因望岳而生发的登岳愿望,将全诗的感情推上了高潮。这两句诗极富象征意义:杜甫写此诗时仅25岁,少年豪气,洋溢其间。据传他并未登山览物,然而因其志高意远,却能对泰山穷形尽相。他不怕困难,敢于登攀,并立志登临,俯视万物的雄心和气概,干任何事都力争达到最高境界的品格,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正因为如此,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并能引起人们强烈共鸣,被后人誉为“绝唱”,并成为激励人们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至理名言。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55521.htm?fr=ala0_1_1

http://tieba.baidu.com/f?kz=26032749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155fe30100g6wp.html

http://www.1-123.com/works/Ancient/W/wangxue/23836.html

http://www.1-123.com/works/Ancient/W/wangxue/23835.html

http://tieba.baidu.com/f?kz=260327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