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歧途的GDP与计划生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10:41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在国际上,GDP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在中国,GDP还成为考核官员政绩和评价政府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然而,GDP这个指标在很多方面也是误入歧途的,例如,GDP把一些被动的、恢复性投入也作为正值算进。我国一些城市不断地拆旧楼盖新楼,马路也是挖了填、填了挖……,虽然这些工作有利于增加GDP,但并没有带来社会财富的净增加。
计划生育理论认为,人口的增多会造成环境的恶化。但事实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不是人口的增多,而是人们对环境粗放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就会加剧对环境的粗放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而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投入,也被计入GDP。虽然以这种方式造成GDP的增加,但实际社会财富并没有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也没有提高。
而且,GDP没有把无报酬的家务劳动计算在内。例如,一位家庭主妇从早到晚从事抚育年幼孩子、买菜、煮饭、搞清洁、洗衣服等等家务劳动,但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这位家庭妇女被看作是没有生产力的、没有职业的、在经济上没有活动性的。很多妇女从事照料孩子的工作,但这些工作由于没有工资,所以没有被计算到GDP里去。
自从1980年代以来,国际妇女运动引起人们关注以前从国家统计的角度被人们忽视的无报酬工作的问题。1980年,联合国在第二次世界妇女大会提出建议:妇女在所有发展领域的无报酬贡献应纳入一个国家的经济统计数据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无报酬的家务劳动也具有经济价值,没有考虑无报酬的家务劳动的经济核算体系是带有偏见的。
家务经济行业在总体上比市场经济的所有领域使用的劳动力还要多。例如,澳大利亚的统计数据显示,按每周工作小时数计算,澳大利亚1987年的市场经济行业使用了2.52亿小时,而家务经济行业而使用了2.82亿小时。每周7600万小时用于煮饭、炒菜,6300万个小时用于清洁和洗衣服,5300万个小时用于购物。这三个家务行业与市场经济的三个最大行业相比:批发和零售每周为4900万个小时,制造业为4300万个小时,社区服务为4100万个小时。
现行GDP的计算方法,客观上助长了计划生育理论。因为从短期来看(在孩子成长为能够参加工作之前),少生孩子有利于提高人均GDP。一个国家如果片面追求人均GDP,必然倾向于鼓励少生孩子。从人均GDP的角度来看:一头猪出生,人均GDP增加了;一个人出生,人均GDP却减少了。因此计划生育有一个口号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养猪!”但事实上,抚养孩子对于未来劳动力的再生产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家务劳动理应纳入GDP的统计数据中。(何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