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耶穌來到哈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44:24
                                                                                            
                                                                                                     當耶穌來到哈佛  
 
 
我的同事不久前赴美到哈佛深造。大夥兒都艷羡不已。因為他回來之後,就可以走路有風地跟「總統級」人士開同學會了。

哈佛的名氣,人盡皆知。尤其是商學院與法學院,孕育出全世界最頂尖的法律與企管人才。但是從20世紀末葉起,美國連續爆發多起重大弊案。內線交易、司法舞弊、醫院「白色巨塔」黑幕重重,涉案者多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菁英分子。

近年最轟動的案例,莫過於號稱「華爾街有史以來最大商業醜聞」的恩隆(Enron)企業倒閉案。恩隆是德州一家能源公司,曾是全美第七大企業。但是一票高階主管卻利用炒作公司股票、做假帳等手法,撈走幾十億美金。後來東窗事發,恩隆股票從最高時期的每股90美元跌到只有0.5美元。事發後公司短短28天即宣告破產,投資人血本無歸,成千上萬員工失業,寫下華爾街史上最震撼的一頁。

這宗醜聞案始末後來被Bethany McLean與Peter Elkind寫成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一書,中文意思是「屋子裡最聰明的一群人」。真是諷刺到了極點。這個故事曾被搬上銀幕,不過片名變成了《安隆風暴》。

弊案叢生,可見美國高等教育真的出了問題。哈佛大學有鑑於此,特別從神學院請來哈維?考克斯教授在大學部開了一門名為「耶穌與道德生活」的課,以討論耶穌教誨的故事,培養學生的道德良知。考克斯後來把授課經驗整理成書出版。這本書台灣最近有了中譯本;書名是《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

在21世紀競爭激烈的今天,還在最高學府對著法商學院、醫學院的學生講耶穌,似乎過於八股,不合時宜。殊不知,身為資本主義龍頭老大的美國,正因為痛定思痛,才有了這種反思動作。

耶穌是社會主義的先驅,處處強調社會的公平正義,愛人如己,救弱扶危。不過,當初督促信徒恪守這些信條的,仍有賴於天國與地獄的制衡。然而,萬一天國與地獄是「違章建築」呢?

杜斯妥也夫斯基在《卡拉馬助夫兄弟們》裡提出了一個驚心動魄的論述:「如果上帝不存在,一切都可以允許!」杜氏更進一步指出,沒有了神和靈魂不朽,就不會有真正意義的罪與罰。

在今天資本主義過度發展,諸神退位的西方世界,許多社會菁英已經得了浮士德的「知識主義」大頭病。他們認為掌握了知識,就掌握了一切;包括自我的救贖。他們心中神的國度變小了,慾望城國卻變得愈來愈大。

於是,比較聰明的、擁有較多資源的人認為只要不犯法,即可予取予求,吃乾抹淨。就算犯了法,也可以利用本身權力、影響力來解決,或是砸大錢請來「金牌大律師」為自己脫罪。有些人甚至可能認為:「法律豈為吾輩而設?」

錢是豬油,可以蒙住很多人的心。要找回他們的良知,必須從心做起。光靠公民課是不夠的,因為要求太低。光靠教會是不行的,因為很多人根本不上教會!況且,耶穌並非只屬於教會,耶穌屬於全人類的良知。「致良知」是今天社會最迫切需要的全民運動。

〔撰文=朱錦華 2006年9月18日  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