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7年前就成功预测了中国西南的大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22:46:12
南方地区大旱10年?美国报告预测中国2010年前后气候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8日16:16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本报讯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份美国五角大楼“秘密报告”引起中国科学家高度关注: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核战、大旱、饥饿和暴乱等问题将困扰全球各国。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而中国北方将水患不断。报告警告说:今后20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要超过恐怖主义。
针对这些预测,中国科学家已经进行了三次研讨,最近的一次研讨刚刚结束。与会专家认为,虽然该报告中对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极端情景几乎不可能发生,但其中对中国部分的预测还是很有启发意义和预警价值的,它提醒中国科学家将气候变化研究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这份报告是美国国防部出资10万美元,委托GBN公司完成的。研究的出发点是设想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最坏的可能性,并提出应对之策。该报告还预测:2010年,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2.8摄氏度,北欧下降3.3摄氏度。整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关键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2.2摄氏度。
美报告六年前已预测中国大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4日03:14  新文化报
受我国西南地区持续干旱影响,长江上游地区最近出现严重枯水。近日,一篇发表于2004年的报道——《南方地区大旱10年?美国报告预测中国2010年前后气候》再现网络,引发各种猜测。
该报道引用2004年7月7日《中国青年报》的报道《2010中国气候突变?》一文,称美国国防部曾出资10万美元委托一家公司做了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秘密报告”。该报告预测: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
今年起中国将10年大旱?
记者在中国青年报网站上找到了这篇署名为“本报记者 李健”的文章,该文指出:有关“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2010年以后,中国北方水患不断,南方一片干旱……”的预言来自美国五角大楼向时任美国总统布什递交的一份“秘密报告”。
记者又从其他网站获悉,2004年2月22日,英国《观察家报》披露了美国国防部这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重要”报告。接着,中国国家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主任罗勇在美国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Global Business Network,简写为GBN)的网站上找到了这份题为《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美国国防部报告。
这份报告特别提到了2010年的中国气候状况——季风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新格局;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据悉,当年五角大楼的发言人曾澄清说,这份由科学家和军事顾问完成的报告,不代表国防部的官方立场。而其作者也并非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只是使用了相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中国青年报》记者李健在《2010中国气候突变?》一文中写道,该报告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罗勇等中国科学家的高度关注,“我们把报告的原文、要点及有关分析和建议,报告给了中央和国务院”。
专家:不是科学预测
《中国青年报》当时的这篇文章称,在一批气候学家的努力下,2004年3月4日,以GBN的报告为出发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和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联合组织召开了“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讨会”。
“根据我的研究,GBN预测的情景发生的可能几乎为零。”文章引用罗勇当年的话说,从科学依据上讲,GBN报告预测的全球气候突变,几乎不可能发生,“至少在2010年前后发生这种突变的概率太小了。”
“GBN报告里预测,2010年前后,中国的降水类型将由‘南涝北旱’可能变成‘北涝南旱’,这个结论,我在一年前(2003年)就得到了。”文章引述另一位专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的话说。
22日,记者几经周折,拨通了中国国家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主任罗勇的电话。他告诉记者,六年前被披露的这份美国报告与当前我国西南地区的罕见旱灾没有相互印证的关系,“报告说的是(中国)南方,现在干旱是西南”,罗勇进一步表示,“它不是一个科学预测的报告,作者也不是学者,(报告预测中国南部10年大旱与西南五省旱灾)没有联系,说的不是一回事。”
报告中关于2010年全球气候预测
■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5华氏度(2.8摄氏度),北欧下降6华氏度(3.3摄氏度)。整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关键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达4华氏度(2.2摄氏度)。
■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人口密集的农业产区和水资源供给地区,干旱将持续几十年。
■冬季暴风雪和大风增强,西欧和太平洋北部将遭受更强烈的大风天气。
国家防总:降水偏少蓄水不足系主因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邱瑞田23日表示,降水偏少和蓄水不足是造成南方旱情的主要原因。
气候专家、四川省气候中心主任马振峰从气候学角度详细解读了今年的“旱”。他提出了3个重要原因。
一是青藏高原的高原热力因素。四川省受“世界屋脊”的影响较大,青藏高原去年冬季雪少,高原热力因素好,影响省内出现干旱。
二是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此影响下,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向东走,将热带水汽带走,导致我国东部降水较多。与之相反,热带水汽减少,由南方进入到西南的水汽也偏少了。
三是冷空气时机没有掌握好。虽然今冬有数次冷空气影响我国,但大多数冷空气在北方开始偏东移动,直接从四川省的边缘“溜”了过去。加上秦岭的关系,如果冷空气不够“强势”,翻不过那座山,依然无法对盆地造成影响。即使有时候冷空气进入盆地,与暖空气形成了降雨的第一个条件:对流天气,但形成降雨的第二个条件“水汽”如果不丰富,依然无法形成降水。
世界历史上的三次气象突变
■小资料
■第一次突变 是发生在距今12700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这次突变开始的几十年里温度下降了约5华氏度,迅速降温过后,随之就是持续了1000多年的冷干天气。
■第二次突变 是发生在8200年前的欧洲和其他一些地区的“严冬事件”。这次突变,使得冰川前进、河水冻结、农业生产急剧下跌。
■第三次突变 是在公元14世纪到19世纪中期,北大西洋地区经历了一次相对寒冷的阶段,通常叫作“小冰期”。据统计,这次突变造成了成千上万人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