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石山:赵瑜的文体意识——读《寻找巴金的黛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20:15:45
赵瑜的文体意识                              韩石山

中国作家多无文体意识,报告文家作家尤甚。他们有的是激情,激情催促着文字,顺流而下,随物赋形,得来全不费功夫;原本枝叶披覆者,能叙述清楚,已然是此中高手。他们有的是思想,任何俗常的话语,只要当时当令,均能诠释出精妙的蕴含。

报告文学作家中,有文体意识的,赵瑜先生要算一个稀罕的品种。前面的批评并不完全准确,该开脱的时候还要开脱。报告文学作家的选材,常着眼于宏大与凝重。大与重的物件,往往形体也就粗笨,纵有微妙之处,亦非常人所能悉察。在报告文学一行,赵瑜出道甚早,名望颇高,以文体而论,不管是早先的《强国梦》,还是不久前出版的《晋人援蜀记》,主观上或许有所图谋,实未有上佳的显现。可喜的是,新作《寻找黛莉》,令其一展宏图也一展长才。

事件之小,小到再不能再小。不过是在古董市场上发现了几封巴金给一位少女的信,七封,不能算多且都不长。给了我这样的冬烘,稍作笺释或著一短文,送专刊此类文稿的报刊,也就了事。比我稍为聪明一点的,也不过是翻查资料,笺而又笺,释而又释,完成一篇万把字的所谓学术论文。吓死你也不会想到,写出一部近十万言的书稿。

然而,一个有心人的机锋,一个探索者的勇毅,是常人无法想见的。

此中的关键,在于找见那位1937年十七岁,若活着当近九十,又显然绝非本名的黛莉小姐。坡子街,襄汾,宁武,西安,线索断了又续起,对象找错再重来,几经挫折,几多悲喜,终于找见了现居西安的赵梅生老人,解开了这七封不是情书却满含情义的书信的谜底,也解开了一个饱经世事沧桑的老人与她那个庞大家族的谜团。十几页纸质灰黄的书信,如一片又一片的云霞,在历史的天宇轻轻飘浮,聚集着什么,又照耀着什么。于是在这深邃的时空里,我们听到了救亡图存的呐喊,也听到了民不聊生的哀叹,看到了河山递变的痕迹,也看到了辗转流离的艰辛。最小的和最大的,最薄的和最厚的,就这样紧紧地铰合在了一起。

这就要说到赵瑜的文本意识了。且设想几种可能。马上能想到的一种当是,也写了寻访的过程,但将那七封信放在前面,或附在末尾。不能说不对,却难说高明,——仍是笺注的路子,不过无限地加大了笺注的分量。再一种可能是,将这些书信糅合在叙述中,增加了叙事的绵密,却无形中减弱了收信的分量。好的作品,应当如丽人出行,身佩琼琚,叮当有声而仪态万方。这一写作秘笈,赵瑜显然别有会心且心有别解。且看他是怎样摆布的。

全书共20节。将这些章节的名目连缀起来,便可窥知其调遗的手段。计:巴金致黛莉第一封信;古董商喊出高价位;这批旧信从何而来;温馨而又敏感的话题;血贱《牺牲者》;是回忆逼着我写《春》的;查找襄汾县里赵逢冬;信仰应是文学之根;寻访到一位赵文英;矛盾中挣扎的弱者;祝寿村又见新希望;赵公馆里两兄弟;抗战前最后一封信;宁武关人拉板车;五叔捐躯与梅生出走;在西安会晤赵健女士;战争也没有毁掉他们;从克难坡到嘉峪关;坚决不做二房太太;共同寻找黛莉。

从上面的撮述中,大致可以看出,七封信,是分插在全书的。厘清一下便是,第一封在第1节,第二封在第2节,第三封在第4节,第四封在第6节,第五封在第8节,第六封在第10节,第七封在第13节。

寻找是紧张的,堪称紧锣密鼓,有时甚至到了间不容发的地步。读信则相对平静,悠然神往而又屏气息声。这一紧一慢,一动一静,大致规定了叙事的路径,也调适了叙述的节奏。而这紧慢之际,动静之间,又不是均衡用力,约略说来,前半部分叙事舒缓,信的插入就稠些,后半部分叙事紧凑,信的插入就稀些。第14节之后,已不再是“寻找”,而是“黛莉”了。

这样一路叙说下来,自然叮当有声,自然仪态万方。是一种文体美,也是一种大聪明。

大聪明要用在大地方。反过来说,没用在大地方,就是没有大聪明,至少也是看不出大聪明。写作有着力的不同,也有顺序的不同。其顺序应当是,先文体,再章节,再句式,再词藻。其着力则应当是,主要用于文体者;后三项,余事也。读海外译介过来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每每能感到,他们在文体上的用力之巨,用心之细。有人批评我们的文学怎样怎样,虽不无偏颇,一点怕是毋庸讳言的,那就是我们的许多堪称优秀的作品,没有在文体上显出一种大聪明。无论虚构作品还是纪实作品,真要在文体上显出大聪明,没有人会视而不见。作家或许会隐忍不发,批评家怎肯放弃这份快意?

《寻找黛莉》的优长多多,我最看重的还在这上头。特为剖析之。

我已老迈,无心用世,更无意于臧否时贤,所以喋喋如此者,不过是难舍对文学的一缕旧情而已。

 

                                                         2010年1月3日于潺湲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