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华尔街最后的良心──再次纪念高盛前总裁文伯格[人大经济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6:41:11
尔街最后的良心──再次纪念高盛前总裁文伯格
裴明宪apei@vaneck.com
上一期《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刊登了高盛公司前总裁约翰.L.文伯格先生的讣告,这距离他的逝世已经有两个星期了。《经济学家》经常刊登著名人物的讣告,从政治寡头到商业巨子,再到文艺名人甚至有争议的先锋艺术家,只要对现实产生影响,都可能出现在它的讣告专栏上。但是,文伯格先生的讣告明显的与众不同,对于《经济学家》这样一份以中立客观著称的杂志来说,这份讣告实在太高调了。它不但登上了杂志的首页,作为本期重要文章加以介绍,而且被加上了一个非常煽情的名字:“高盛的良心”(The conscience of Goldman Sachs)。
《经济学家》用整整一页的篇幅介绍了文伯格这个人,但没有介绍他的任何具体功绩,因为每个金融家都熟知他的功绩。最后,编辑写下了一句非常深刻的结论:“文伯格的遗产当然是激动人心的,但也带来了一点麻烦。”是的,一点麻烦,不仅是给高盛带来了一点麻烦,也给所有银行家带来了一点良心上的麻烦。
文伯格在位的时候,对合伙人制度抱有一种痴迷的情绪;合伙人甚至无法自由提取任何一笔现金;他工作勤奋,作风简朴,不太像一位正统的投资银行家──这些都是人们熟知的,如果仅仅如此,文伯格大概也不会被称为“良心”。文伯格真正的良心,或者说真正的顽固之处,在于他在投资银行业务上坚持某些底线:拒绝筹划和参与恶意收购(这是摩根士丹利最擅长的勾当),绝不与客户产生业务冲突,以及绝不在媒体面前泄漏高盛的任何内部消息。前两条现在已经彻底被抛弃了,因为高盛不仅参与了恶意收购(是站在进攻方一边,而不是防守方一边),而且建立了庞大的资产管理部门和私人股权集团,与它的客户争夺利润丰厚的买方业务。如果文伯格现在还是总裁,高盛的私人股权集团恐怕根本不会存在,而这项业务现在是高盛皇冠上的明珠。
更要命的是,文伯格生前确定的一系列道德原则和企业文化都在崩溃,高盛和它的竞争对手的区别已经越来越小了。在文伯格当政的时期,我们可以把华尔街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高盛,另一个是其他所有公司。高盛的高管人员从来不会跳槽到其他华尔街公司,高盛的专业人员遭到的起诉非常少(除了1989年那次著名的内部交易事件之外),而且高盛的名字从来不会成为新闻肥皂剧的主角──这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现在,高盛只是一个名字,它只意味着荣耀和薪水,而不是某种不可磨灭的精神。它的员工经常随意跳槽到其他华尔街公司,而且经常被牵扯进一些不光彩的丑闻。文伯格的遗产还剩下多少?
或许只剩下新闻沉默,拒绝让高盛的名字和摩根士丹利或花旗集团一样,成为公众娱乐的对象。后两家公司在最近几年的报纸上已经被嘲弄了无数次,如果投资者希望在工作之余寻找一些乐趣,他们肯定会去阅读摩根士丹利高层争斗的八卦新闻,或者关于花旗高管乘坐私人飞机问题的连篇累牍的争议。谢天谢地,高盛现在还没有成为华尔街八卦新闻的主角,但是看样子这只是时间问题。等到文伯格时代的高层主管都退居二线了,整个机构完全失去了合伙人文化的熏陶,这家伟大的投资银行就将完全暴露在财经记者狗仔队的密集火力之下。
文伯格去世的时候,高盛公司没有任何表示,既没有新闻发布会,也没有官方追悼仪式。这或许是高盛的一贯作风,但更有可能是因为高盛正在尽量远离文伯格的路线,尤其是那些从私人股权业务赚取了巨额现金的高层主管,更不可能对文伯格倡导的高盛文化有多少好感。在亚洲和拉美的新兴市场国家,高盛的专业人员队伍在急剧扩张,良莠不齐的员工素质正在迅速抵消旧有的合伙人文化。无论是高层主管还是下层员工,好像都没有必要铭记文伯格,因为他已经是上一个时代的人物了。
总之,在文伯格去世之后,华尔街变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因为促使它保持沉默、坚守良心的最后动力已经消逝了,现在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可能发生,什么肥皂剧都可能被导演,什么道德戒律或文化约束都成了空谈,只有薪水支票上的数字才是真的。至于良心……你确信这个东西真的存在吗?
全体起立鼓掌吧!正剧演完了,现在闹剧正式开始。我们很想看看这些野心勃勃的新演员最后会唱出什么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