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共识”:中国推演跨国界流域开发棋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08:23:45
湄公河“共识”:中国推演跨国界流域开发棋局
罗文胜 广州报道 2010-04-06 23:43:10
西南大旱,湄公河流域水电之争再度升温。
2010年4月5日,湄公河委员会(MRC,下称湄委会)首届峰会举行,泰国、柬埔寨、老挝和越南的政府首脑出席本次峰会,中国与缅甸作为对话伙伴与会。是次会议发表了《华欣宣言》。
本报记者了解到,中国在这次峰会上向各方提供大量水文数据,这缓解了近期受到的压力——湄公河区域有舆论指责中国在澜沧江建大坝加剧了下游国家旱情。相反,峰会达成共识:中国的电站水坝调节河水流量,缓解了湄公河流域旱情。
湄公河水电开发与河运、渔业等的矛盾近年呈加剧之势。有业内人士指出,该次区域各国虽有多年的对话合作史,但跨国界的水管理机制仍不完善,避免因水资源短缺而发生冲突成为当务之急。
湄公河水电之争背后隐现的是,美日等大国借机参与湄公河开发。中南半岛地缘战略价值由此凸显。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在此次峰会中的表现具有转折意义。
湄公河流域一江六国,流域面积80万平方公里。近1/2长度位于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五国为下游河段,名为湄公河。
中国水坝争议
湄委会首届峰会的争论焦点,集中在澜沧江四个中国水坝的水文数据上。
东南亚舆论普遍认为,降雨量少是当前干旱的关键因素,但中国在上游修建的四坝与旱情有时间上的对应性,也需要得到解释。当地媒体称,当年中国启用漫湾大坝,与1992-1993年湄公河干旱同时发生,尤其是离中国边界线200公里的泰国清盛地区,水位明显出现异常;这次干旱,又与小湾大坝蓄水时间不谋而合,并同时发生下游流量下降现象。
1992年开始,中国运行澜沧江主流上的第一座水坝——漫湾大坝;2003年和2008年,分别完成大朝山(Dachaoshan )和景洪(Jinghong) 水坝;2009年10月,中国宣布第四坝——小湾大坝开始蓄水,190平方公里水库蓄水150亿立方米,是另外三坝蓄水总和的5倍。
面对汹汹舆论,中方应对积极。此次峰会,中方派遣副外长宋涛率团参加此次峰会,提供了大量水文数据,力证澜沧江流域梯级大坝对境外水资源的利用影响有限。
按照中方提供的数据,澜沧江境内段流域面积占湄公河流域总面积的23.5%,径流量仅占13.5%,对澜沧江流域不构成主导影响;投入运营的漫湾、大朝山、景洪等电站均为径流式电站,只是抬高水位,除增加小部分蒸发损失外,并不存在水量消耗和跨流域引水。
而早在峰会之前,中方就做出诸多努力。今年3月15日,中国向湄委会提供旱季时允景洪、曼安2个水文站水文资料,而这两个资料原来只在雨季提供。中国水利部去年11月宣布,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取水范围仅在长江流域,不包括西南地区的雅鲁藏布江(孟加拉国出海口)、怒江(缅甸出海口)和澜沧江(越南出海口)等河流;【21世纪网】本文网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0-4-7/1NMDAwMDE3MTc1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