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秘解》八十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02:09:57

《老子秘解》八十章   作者 毕敦一

原文                                译文

古之善为道者,             上古善于为道治身的人,

   非以明民,                 不是让头脑越加智慧精明,

   将以愚之。                 而是使之变得混沌痴愚。

民之难治,                    神气所以难以擒捉控制,

   以其智多。                 就是因为太智慧太精明了。

以智治国,国之贼;          以聪明智慧治身是身之害;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不以聪明智慧治身对身才有益。

知此两者亦楷式,              这是两种不同的模式,

常知楷式,                   时时运用正确的治身模式,

   是谓玄德。                就同逆回之道性质相一致。

玄德深矣、远矣,        越是一致就越离不正确模式远,                                    

   与物反矣,                与后天之物的距离就愈大,

   乃至于大顺。            终则归回通天达地的无极之境。

   

简解:

        本章中心是为道者必与为世相反,为世顺化,为道逆化,故有“以智治国”与“不以智治国”之论。     

        1第一段,论点。

       古之善为道者,此句表明:(1)老氏之前很早就有为道者,不但有,而且还善于;(2)说明本章论点是前人从实际中总结出来的。

       明民,民仍为神气之喻;明,神清气朗,觉知明澈;明民,使人越来越精明,即为学日益之义。

       愚之,使人头脑越来越简单,即为道日损之义。

       一些注家,多以此作为“愚民政策”之铁证,实在是不知老、不懂老、不明道之过。愚之者,是因为治身为道必须如此,不如此反以明之,那是为世,不是为道;不能治身,而只能毁身、丧身。

   

        2、第二段,议论。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所谓难治者,以其日夜耗损不已,难以制止。因何难治?以其智多之故。智者,念想思虑,闻见情识之类,都属于后天识神用事。而识神活动,是大脑生理生化的复杂作用过程,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物质能量和神气的消耗。所以,其智越多,神气的耗损也就越多,故曰“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相反,其智越少,则神气的耗损也就越少,民之治便不会难了。

       正因为此,作者得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的结论。道理就这么简单,一点玄妙之处都没有。治国即是治身之喻。

   

        3、第三段,结语。

此两者,指以智治国和不以智治国,前者是道的顺化,为世者用之;后者是道的逆化,为道者行之。又,以智治国者必以明民;不以智治国者必以愚民。

       楷式,模式,形式,楷模;常知,深明并且掌握义,是知之深知之透,而非一般的知,更不是只知一点点。故对道的两种转化形式如能了如指掌,什么是顺,什么是逆,如何用顺,如何用逆,无不知晓,自然也能懂得怎样为道了。

       玄德,解见五十一章注释。玄为道,是逆回之道;德为畜道之器,也可视同于道,此玄德可理解为逆回之道性质。

深、远、反、大顺,既已常知楷式,则为道必行颠倒之法,使道物逆回,此即谓玄德。因为此道逆向转化,由先之后天物中返出后之先天之道来,由三而变二,由二而变一,所以越变就越深越远,与先前之有形质物的反差也就越大,故谓“与物反矣”。待到转化至无名时之道,则其神通广大,智慧无边,与宇宙融通为一,可谓已达地通天,无所不能,随心所欲的地步,故又曰“乃至大顺”。

前章言为道必以愚民,而不可明民;此章则言治身不可以智,而必须以不智。二者道理相近,本质一致,可以相互参阅。

    原文                                 译文

小国寡民。                         人至老德小道少,

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   须使各感官有而如无闲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更要保守神气不离不失。

虽有舟舆,                          虽有升降搬运之具,

   无所乘之;                       并无可乘可载之物;

虽有甲兵,                          虽有野战用武之兵,

   无所陈之。                       并无布阵对敌之地。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还返古朴回归自在之天。

甘其食,                              自足其食,无须别索;

美其服,                              自美其服,何用他求;

安其居,                              居有定所,不动不徙;

乐其俗。                              习俗易简,自安自逸。

邻国相望,                          富贵荣华亲情故里举目可见,

鸡犬之声相闻,                   宴舞欢歌琴瑟之音耸耳即闻,

民至老不相往来。               然却始终不能牵其心动其意。

       

   

简解:

    本章专论老年之修。老者,身衰体弱,道物失之已多,存者甚少,故喻为“小国寡民”。其修虽与常人无大别,然其初当尤重无为,是为救护命宝。

       1、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

国指德,民指道,小国寡民即德小道少之义。

       德小道少者,耄耋之年,老态龙钟故。此小国可与前“孔德之容”,“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相印证,赤子婴儿其德厚大,而至老衰则即薄小了,自然规律如此。

德为何比为国?道为何比为民?即三十八章德道关系,德为畜道之器,道的管制者;道则为被畜藏被保

护、管制者,故德之于道犹国之与民。

       此章开头即言小国寡民,提出人已年老怎么办,含义有二:(1)人已年老,精气甚少,还能不能为道言修?(2)如若言修,应该怎么去修?这两个问题,不答已经自答,通过下文,读者自能全都了然。

      伍冲虚《金仙证论》云:“铅汞既少之时,而奋志清修,犹可望成丹而证道有准。《经》云:‘八十尚还丹’,又云:‘百二十岁犹可还’。”铅汞即是神气,即是道物。人有一阳而不死,即有一口气在,便为神气未尽。只要神气未尽,皆可按法修为。是故,老氏特作此篇,有望于年已老者,切莫以精枯气少而作气馁之叹。

       至于年老者之修法,下文即是回答:

       什伯,即十百,众多、各式各样义;人之器,指人身中的所有信息、物质进出以及动作的各种器官,具体则为四肢九窍这十三件东西;不用者,是使这十三件东西不发挥作用,把它们闲置起来,即是不视听言动。

       为什么必须这样?五十章:“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四肢九窍十三件东西,都是施泄神气道物之途径,它们活动得越多,耗损的神气道物也越多,它们活动得越少,神气道物耗损的也就越少。所以,为了积精累气,就必须让它们都闲置不用。

       使之闲置不用的功法,即是闭门塞兑,忘情无我。也就是耳不逐声,目不逐色,鼻不逐香,舌不逐味,神不逐感,口不妄言,身不妄动等等,令眼耳鼻舌身意不入于色声香味触法之境。此是为道必行之初功,不论老、中、青,无一例外。

        2、第二段,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重死,不轻易去死,喻比精气不轻易转化为后天而被耗损。此与七十五章“民之轻死”相对;不远徙,即为不离不失。远徙,远走,远去,尤指后天识神去与外物相接。此与三十三章“不失其所者久”相互应;舟舆,船车两件交通运载工具,喻比为道之升降搬运之功,又曰河车、周天、法轮等名;无所乘之,无东西可乘,无物可载,故搬运之功用不上。此言人老之修,必先救护命宝,只是一志于养神裕气,因为此际药物未生,没有可搬运之物;甲兵,攻坚野战之具,喻比为道炼药之武火;无所陈之,没有摆兵布阵之处,即没有敌方,无法确定战场位置。因为无药,所以,不能采不能炼,故此其火即兵也“无所陈之”了。

       此段专言使道物不耗损而死,那就得“不远徙”。不远徙则即一心内守,神气不离于身。此步功夫重在守一不离,不见不闻而常用文火温温养之。

        3、第三段,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复结绳,复者,再返回;结绳,即上古结绳记事时代,那时民风古朴,为人类文明之始;用之,实行上古民风,简陋古朴、顺乎自然、无竞无争。“复结绳而用”的实际深意是:返回道的原先古朴无为状态。其古朴状态如同绳上之结,都是各自独立,不动、不相干扰,然而又相互联系一起。“而用”,其一是说,为道不能与内外事物发生联系,要将心神返回到昏昏默默、无天地人我的先天境况,弃绝先前那种思虑无已奔波不止状态;其二是说,为道之修应达到的道物状态,即是凝聚不动,不交接往来,停止一切演化。下之甘、美、安、乐四句,亦皆指此:不再有任何索需,食不需了,服不需了,居是老居,俗是老一套,安居不动,不再发生任何往来变化了。

“而用”一词,使用得十分巧妙!越细细品味,味道便越发无穷。

甘其食即食足,不再需要;

美其服即服足,也不再需要;

安其居即居所固定,不再变化;

乐其俗即互相之间状态也已固定,也不再变化。

又解:

甘于已有之食。已有者“贵食母”,母即道,以道为食,不再他求。

自美其服,美其已有之服。已有者原先之形体,自此形体也不再有所变化,不再衰老。当然,这也可能是相对的说法,按老氏十三章所说,只可“寄天下”,不可“托天下”,形体迟早得抛弃的。

安于已有之居。此时纯阳之神迁入上丹田,不必再有所移动。

乐于固有之俗。俗即往来关系,此后不再有任何往来,是为无其俗而为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二言,是曰世间荣华富贵、名誉地位、亲情憎爱、喜乐欢歌等,都近在眼前,举目即见,耸耳可闻。亦为道物之间虽相邻近,然而各不相干义。

民至老不相往来 ,民为神气道物之代;老,即一直、总是义;不相往来,不看不闻。因为一看一闻,神气道物便会发生作用,也即有了往来。有了往来,神气就耗损,即为死。句中言老不言死者,即因为不相往来之故,只要是不相往来,神气就不能转化为后天而死,故只有“老”而无“死”;如若有往来,虽不老亦必有死了。

“不相往来”,即是道物之间、道与万物之间不发生往来关系,不往来故不变化、不耗损,故能长存,老而无死。此既是功法,又是为道之修的要求与结果。

全篇反复强调重死,所谓重死即是不使神气道物损耗毁亡,凝聚积累之。年老体衰者之修,下手之初必须首重者莫过于此。

附议:

       常见本包括通行本有二错,一是前少一“人”,二是后多一“死”,详见“绪论六(一)关于《老子》正文版本依据”。此二者是老文之关键,少人、多死则大悖老义和道化之理,所以二字的有无,乃是判断《老子》文本接近真本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世之注家大多将此章解之为小农经济的理想社会,近代更斥之为乌托邦,大加挞伐,滑稽得甚是可爱!《老》、《易》皆属于自然科学,真要以之御民治国,甚至打上社会学说印记,岂不驴唇、马嘴,欲其相宜,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