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反对全盘否定文化大革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09:01:04

坚决反对全盘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兼谈该如何评价伟人

作者:杨明华 http://www.sinoth.com

       看到胡家瑞老先生《这60年,30年河东,30年河西》这篇文章,他对改革开放以前(该文称之为“河东”)的很多问题的几乎是全盘否定的做法和他对毛泽东的个人看法,我有着强烈的不认同感。我不想让我的这篇文章写的太冗杂,我想主要针对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是与非的问题和如何正确评价伟人的历史功绩问题,简单的表述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第一,我无法否认胡老的爱国爱民之心,心系祖国发展之心,深刻反思过去、寄望祖国未来之心,胡老写此文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但论述过于偏激,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第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想重申本人的以下观点:

       (一)、毛泽东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初衷是好的,当时的很多情况已经迫使中国必须作出一个选择,是继续革命、发展,还是认为革命已经成功、可以坐享前功,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已经影响到执政党生存的必须加以解决的主要矛盾,当时的情况我在《是要继续深化改革,还是要来一次西化革命?》一文中已经做过如下简述:

       “当时的人们刚从旧有的社会体制下解放出来,很多不良的思维习惯还无法一下子改变过来,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普遍存在,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甚至有很大一部分老革命、老同志,因为自己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有着吃老本的思想,毛泽东、周恩来在文革期间都对这种思想做过严厉的批评。当时的情况是,很多不良的社会现象,严重制约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当政者都会断然采取措施,下决心惩治。可以说,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采取文化大革命的手段,其实没有什么错,错在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太低,各种监控措施不完善。”

       (二)、毛泽东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证明了毛泽东是一个善于吸取历史教训的伟大的政治家,李自成推翻了大明王朝,自己却不能坐拥天下,就是一面很好的反面例子。毛泽东正是看到了自己的属下有很多人恃功自傲,想吃老本,缺乏继续革命的精神,才有了下决心改变这些状况的政治远见。共产党是靠什么打下天下的?靠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赢得绝大多数人民的拥戴。要是共产党打了天下以后,又造就了新的官老爷、官太太,那这样的革命还能继续赢得人民的支持吗?如果是那样,共产党就是对自己革命之初的偌言的背叛,是要给敌对势力反攻大陆制造不良口实,是要遭到人民的唾弃的。毛泽东看到了这些威胁政党生存的种种问题,他知道如果不下决心惩治,就不会产生效果。

       (三)、当时有很多老革命不赞成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并不证明那些老革命就反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他们只是从感情上不想和有着对中国革命巨大贡献的老战友们决裂。但如果不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果之严重却是影响着执政党能否继续生存的头等大事。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之忧而忧,没有婆婆妈妈的顾及老战友们的那些个人层面的人情、面情,而是站在维护全中国老百姓的利益的角度,旗帜鲜明、雷厉风行的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更证明了毛泽东的伟大,毛泽东才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政治家。

       (四)、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发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在这之前没有人进行过类似的运动,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任何一种新的思想,都必须在实施的过程中用实践去检验,在检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才能使一种思想体系得到完善。老前辈在宣布结束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也没有全盘否定文化大革命,他们对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初衷,是持肯定的态度的,只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实施过程中,被人利用了,成了部分人铲除异己的个人工具,这是很令人遗憾的事情,但不能说发动文化大革命就是错误的。毛泽东也没有精力对全中国的所有问题亲自去做调查,一切还得靠下属来完成很多的工作,我们不能把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问题要让毛泽东全部负责。

       (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所产生的很多悲剧,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

       1、在当时的中国,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很低,接受一些文件指示精神时理解的程度参差有别,只有热情,但并未认识到实质。所以,具体实施的过程肯定会有偏差;

       2、人们旧有的思维习惯,比如:官僚主义、功利主义、帮派心理、家族观念、自私自利等等依然存在,人们在对待文化大革命的认识和态度上也肯定会千差万别,为了保全自己而牺牲他人利益的事情肯定会有;

       3、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发动文化大革命之初没有预料到很多可能发生的问题,没有相关的补救措施,没有相关的监督措施;

       4、当时遇到的很多的有抵触心理的人群,这使得文化大革命的力度不得不加大。同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思想不像现在的人们那样能够理性的看待很多问题,也使得文化大革命出现了很多本不该出现的悲剧性的结果。

       5、要是没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我们也不可能有现在的理性认识,人们总是在对过去很多正确的、错误的东西的不断的总结中,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我们不能拿现在的思想水平来要求当初的人们。

       6、人们在执行政策时的愚昧无知,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不能说就不该发动文化大革命。          7、也许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人利用“文革”、利用群众反“文革”,这种人在我们的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六)、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有其成功的一面的。文化大革命的开展,净化了当时人们的心灵,社会风气大大好转,人情关系、贪污腐败等现象凤毛麟角。

       (七)、毛泽东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绝对不是要想整谁,以他当时神一般的地位,他不需要去整任何人,他是心系政党生存的头等大事才作出的重大决定。这是一个以大局利益为首要考量的伟大的决定。

       第三、顺便谈一下如何正确看待伟人的历史功绩的问题:

       (一)、毛泽东的伟大毋庸置疑,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的任何历史时期,都表现出了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理论家的个人魅力与风范,他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没有人能够替代。就像史沫莱特曾经说过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其他领袖人物,每一个都可以与古往今来的社会历史上的人物相提并论,但无人能够比得上毛泽东。”

       (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制敌制胜的法宝,中国人民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才使得中国革命得以成功,并得到了世界的尊重。毛泽东的思想,也影响了世界,使得当时很多的西方青年,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了向往。毛泽东思想对世界的影响,曾经令许多西方政要折服。这种影响至今依然存在,比如,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

       (三)、任何人片面的看待毛泽东,站在个人恩怨上看待毛泽东,都是极其狭隘的,不能得到认同的。

       (四)、伟人的决策所出现的一些瑕疵,是探索、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问题,每一个人都不能幸免,因为,没有现成的路子可以参照。我们总是在不断的总结和发现中得到提高,要是一个人一生完全没有错误,那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神仙了吗?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虽然净化了当时人们的心灵,却也出现了很多的悲剧,但我们不能因此全盘否定文化大革命;就像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虽然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却有很多的不良社会现象随之而来,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中国不该改革开放。

       (五)、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对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历史伟人使用侮辱性的字眼。因为,他们为中国人民做出了历史性的伟大的贡献。

       第四、我对胡家瑞老先生《这60年,30年河东,30年河西》一文的看法:

       (一)、胡先生在文章中对毛泽东所使用的很多偏激的、甚至是侮辱性的语言,在此我表示强烈的不满;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曾经有过什么冤屈,我们会对你们曾有的不幸表示遗憾和同情,但在大局上,还要实事求是的看问题,要有邓小平那样的大度。

       另外,你,或者你的家人(可能存在的)曾有的冤屈,是个体上的问题(更有可能是当时一个派别与另一个派别之间的问题,是别人利用了文化大革命整到了你们,绝对不是毛泽东点名要整你们),不能拿个体的问题,来衡量一个伟人所作出的一个历史性决定的全部。

       (二)、对所谓的“河东”部分论述,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没有全面的去分析当时那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作出的决定,完全靠个人臆测来看待问题。至于在运动中所出现的一些瑕疵,不能理性的作出评价,却以偏激的语言片面的对毛泽东进行攻击,这是叫人无法接受的。

       (三)、对所谓的“河西”部分的论述,显然是歌颂式的,但却不能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些变化不能不说是因为我们曾经走过不少的弯路,才有了更加理性的政策。邓小平是这些政策的居功至伟之人。人们不去总结过去的失败,怎么会有今天的胜利?“吃一堑长一智”嘛。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很多伟大的建设成就,是在改革开放以前就有的宏伟蓝图,现在的很多成就都来源于毛泽东时代的积累和规划。

       (四)、就算“河东”时代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那也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刚刚解放,中国大地一片废墟,一穷二白是对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我们怎么能要求一下子让中国的发展就实现现在的状况呢?即便如此,当时也有“两弹一星”的惊世壮举,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战争废墟上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这为以后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谁人敢说,现在的一切成就,不是建立在毛泽东时代的既有基础之上?

       (五)、我之所以把“河东”“河西”打上“”引号,是因为我根本就不同意这样的论点。东和西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但中国这六十年一直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模式下发展自己,至于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的新起点,也是在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而不是另辟蹊径,走另一条什么道路,为什么一定要分成“河东”“河西”呢?都是在往东走,只不过政策更加完善、发展进度更加快了而已。

       (六)、我不想对胡家瑞老先生有任何个人之间的对立,我们只谈观点。

                                                                    2009.10.14.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