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8:23:56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简介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以下简称补遗)本为元代李东垣著,时至清代,王晋三将该书与李士材《雷公炮制药性解》合订。《补遗》下仍署名为“元·李东垣撰”。然近代又有持否定态度者,如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各家学说》连续两版在李杲书目下都未列此书,拙文拟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见解。谬误之处,诚请同道纠正,日人丹波元胤著《中国医籍考》 ,在述及《补遗》时,否认该书为李杲著,并引用清·《四库全书》的一段话为依据:“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四卷,旧本题金·李杲撰,考珍珠囊为洁古老人张元素著。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书名考究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是一部流传久远、影响很广的本草著作,但是书名很多,如《药性赋》 ,《重订药性赋》,《雷公药性赋》,《雷公炮制药性赋》,《增补珍珠囊雷公炮制药性赋》,《圈点校正雷公炮制药性赋》,《增补珍珠囊雷公药性赋》,《珍珠囊药性赋》,《珍珠囊指掌药性赋》,《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新刻官板补遗珍珠囊药性赋》及《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等,不一而足,长期以来产生不少疑问,令人莫衷一是。本文拟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全书内容构成,并通过内容构成研究《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的书名问题。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相关资料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全书四卷,卷一有《药性赋》(按:即“总赋”),另有“用药发明”及“论例法则歌诀”(按属“珍珠囊”及“珍珠囊”补遗内容);卷二由“主治指掌”(属“珍珠囊”,按即属《韵语珍珠囊》)、“用药须知”、“法象歌诀”(按属“珍珠囊”及“珍珠囊”补遗的内容)构成,卷三、卷四由《药性赋补遗》构成。因为全书是由《药性赋》、《药性赋补遗》、“珍珠囊”(按指《韵语珍珠囊》)及其补遗内容3大部分构成,所以,笔者以为,从名实相符、名正言顺原则出发,立《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书名为妥。

由于《药性赋序》中既自称《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为《药性赋》,又称所采纳引用的《药性赋》(按即指书中卷一“总赋”)为“药性赋”,故“药性赋”可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的原始称呼,可为书中卷一“总赋”的原始称呼,也可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的简称、代称或习惯称谓。但是,径呼“药性赋”有时容易使人以为是泛称所有用赋体撰写的药性歌括,因此,“药性赋”现已不具有专属性质。
将《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称作《珍珠囊药性赋》可以区别于其他名为“药性赋”的著作。
将《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称作“雷公炮制药性赋”、“雷公药性赋”、“增补珍珠囊雷公炮制药性赋”、“圈点校正雷公炮制药性赋”、“增补珍珠囊雷公药性赋”等乃因书中有很多炮制内容,突出“炮制”特色。至于带有“雷公”云云,则系托名,但巳成通俗习惯称呼。
虽然书中有“主治指掌”,但因“主治指掌”属于“珍珠囊”(按指《韵语珍珠囊》)范畴,故不宜单独提出,因此不选《珍珠囊指掌药性赋》、《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等为书名较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