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广波:重新认知潘光旦和现代知识分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51:23
重新认知潘光旦和现代知识分子
—— 读《潘光旦图传》
宋广波
随着一批批学有所成的留学生次第归国,自191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大都有这样的特征: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柢,又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即所谓“旧学邃密、新知深沉”。从专业角度看,他们中间的佼佼者往往担当起建立一门新学科的角色,如丁文江于地质学,竺可桢于气象学,金岳霖于逻辑学,吴宓于比较文学等等。但他们往往又不局限于某单一学科,而是纵贯古今,融汇中西,沟通多种学科。这有两层含义:一是中西交融互释,有类于我们今日常说的“跨学科研究”,他们在用新学说阐释旧学问时,常得新见,如潘光旦用优生学的理论研究中国的家谱;二是治学范围宽广,不仅在专业方面有过大贡献,也在其他领域有大建树,如丁文江既是中国地质事业最重要的奠基人,同时又在地理学、人种学、少数民族语言学、乃至历史学等方面做出过大成绩;再如潘光旦,留学时学的是生物学、优生学,但他在社会学、民族学方面的造诣与贡献绝不亚于“本业”。
作为现代知识分子,他们除了倾心学术研究,还对政治、文化、教育等普遍性问题投以极大的关怀。如胡适严厉批评国民党政权的无*、无民主、无法制,潘光旦解释“宣传不是教育”,李公朴、闻一多为争民主不惜一死,傅斯年则在大会上痛斥豪门贪腐,1920年代知识界广泛讨论庚款的使用办法,1930年代“书生论政”盛极一时……
无疑,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这些新知识人充分发挥了“引领者”的角色;他们是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文明再造过程的中坚力量,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也不为过。
但20世纪是一个巨变连连、动荡频仍的时代。多变的时局,不仅增添了现代知识分子人生的传奇色彩,也使他们成为这个时代命运最多舛的一个群体;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又变成了一个几乎被遗忘的群体。试问,196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有多少人知道潘光旦、知道傅斯年?但熟悉这段历史的人,只要出以公心,都会认定:他们是不应该被忘记的,不但不应忘记,而且应该得到后人更多的敬意与纪念。最好的纪念莫过于学术研究:研究他们著作,恢复他们的真面,给他们以应有的历史地位。
新近出版的吕文浩著《潘光旦图传》,就可算作这种研究之列。该书是湖北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文化名人图传系列”中的一种,也是潘光旦研究领域继《潘光旦文集》之后又一新成果。《图传》的作者,从事潘光旦研究有年,又长期关注知识分子问题和西南联大的历史,还曾就读于潘光旦长期服务的清华大学——与传主可谓有多重渊源;因而,对传主的理解自然也就与众不同。《潘光旦图传》共22万字,分“水木清华:小荷已露尖尖角”、“十里洋场:冷眼看繁华”等6部份,力图全面反映潘光旦的学术、思想和人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把传主和他所处时代紧密綰和在一起,希望完整刻画“大时代下的潘光旦”,而通过对潘光旦本人生平、事业的描述,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
潘光旦曾大力提倡以“位育”为中心的新人文史观。它是潘光旦受《中庸》及其注释的启发提出来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后人为其作注说:“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位育”虽出自中国典籍,却也包涵着达尔文在生物演化论里adaptation思想——它既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恰到好处地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统一。“位育”的完整意思是:“人跟环境之间保持一种调适的关系,既要善于适应环境,又不能任由环境摆布,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第135页)这既是学术思想,也是潘先生终生秉持的人生理念,可谓为学为人,浑然通一。我们今日仔细研究这一观点,一方面深叹潘先生学术思想的超前与现代意义——他用西方的新理论解读中国的古文明,是如此的出神入化;同时也不能不慨叹:先贤的成就,是那样难以超越。这主要因为,这个时代的我们,是很难具备如潘光旦们那样具有如此扎实的中西学术功底的。而这在潘先生长期耕耘的社会学领域,还有一重困难:在1950年代院系调整的时候,这个学科被砍掉了,到“改革、开放”后恢复,断裂了整整30年!因为是完全断裂,必然的,也就不可能有学术正常发展的继长增高。在饱尝了历经曲折之后的痛苦与艰辛之后,要恢复它,还得从消化、吸收、继承潘光旦和他同时代的人的学术着手,从断层处接着往前走。当时走错一步,却要令后人付出几倍的代价来补偿!
《潘光旦图传》告诉我们:清华的社会学系撤销后,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等中国第一流社会学家就被调到了中央民族学院,专业自然是不能搞了。这期间,经历了思想改造、“反右”、“四清”等系列运动,但潘光旦在少数民族研究方面仍有突破性成果,此外他还翻译了达尔文77万字的巨著《人类的由来》。这说明,对视学术若生命的知识分子而言,只要不发生“文革”那样的浩劫,他们就不会停止思想和研究的。
感谢《潘光旦图传》,正是读了这本书,才促使我写出如上想法。我相信,它会成为更多的人了解潘光旦的一本入门之书。
原载《人民政协报2006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