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独自凉:血战太平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57:35
       今年年初,《兄弟连》的影迷们就在奔走相告:HBO耗资2.23亿美元制作的10集战争剧《血战太平洋》314日首播。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继《兄弟连》之后再次联手担纲制片,对服装、枪械等道具和战斗细节符合历史真实的要求更上一层楼,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HBO不差钱,就是要在全球提升HBO的公司形象,继续打造战争剧的经典品牌。 

  1941年日本的侵略行动益发肆无忌惮,对美国的经济利益和自由民主的价值观构成严重威胁。罗斯福政府坚决支持中国抗战、冻结日本在美一切资产、对日本全面禁运石油的政策,终于激怒了日本:1941127日,日军突袭珍珠港,参战国多达37个的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血战太平洋》着力表现太平洋战争中的一系列岛屿争夺战,19428月发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为开端,日美双方的精锐展开了长达3年的血腥搏杀。 

  在日清(1894)、日俄(1904)、中日(1931)战争中大获全胜的日本,字典里已找不到“失败”二字,文官政府完全被军部左右。中国、珍珠港、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关岛、新加坡、缅甸、印尼,一连串旋风般的胜利使日本从上到下出现皇军战无不胜的幻觉,开始无节制地扩大战线,以南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为前进基地,威胁美国至澳大利亚的航线安全。 

  成立于1775年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素有“拼命三郎”的美誉,是美军中唯一一支总统无需国会批准便可动用的部队。194287日,美陆战第1师占领日军瓜岛机场,拉开了战略大反攻直至日本本土的序幕;21日,发动“七七事变”、在中国战场大出风头的一木清直大佐,认为怕死、缺乏坚强意志的美军,比国民党军队还要不堪一击,率领900余人的先遣队,在2门三八式炮、8挺重机枪的掩护下,用日军最擅长的白刃冲击向美军进攻。为了招待好这些肉弹,陆战1师用300挺机枪50门大炮和无数自动、半自动武器织成巨大的火网,全歼一木支队,史称“泰纳鲁河口之战”。 

  骄横狂妄的日本陆军,以日俄战争时的观念、推崇意志决胜的大和精神进入太平洋战争,结局可想而知。912日,川口清健少将不知悔改,率6200人向美军发动白刃冲击,又一次毫无悬念地遭到惨败。1024日,日军王牌第2师团(“九一八事变”的主角)汇合川口支队的残兵,向得到增援的美军发起总攻击。《血战太平洋》2集的主角是25岁的机枪手约翰·巴斯隆,他奋战48小时,以一人之力打退上百名日军的自杀式冲锋,获得美军最高荣衔:荣誉勋章(MOH)。 

  情报官员从缴获的日军日记发现,日军并非视死如归的超人:“在丛林里不分日夜地行军,可恶!可恶!”、“距总攻击还有两分钟,神啊,保佑我”、“我不想死,我想见到妻子”等日军心声在日记里比比皆是。陆战1师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少将感叹:“日军是能被铁丝网和机枪杀死的人类,这对我的精神是一个极大的安慰。” 

  瓜岛之战,美军在地面战争中首次打败日军,取得历史性的胜利,成为太平洋战争的分水岭。此役美国陆军阵亡1592人,日本陆军死亡2.38万人,还有上千人被俘。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日军居然比义和团大师兄还要愚蠢和固执,被日军奉为“作战之神”的辻政信中佐,尽管私下也承认在瓜岛比在诺门坎取胜还难,但在战役总结报告里仍然认为美军软弱、白刃战具有决定性的绝大威力。这种无视现实的自欺欺人,与日军“以我为主,精神至上”的指导原则密切相关,直到无条件投降还是认为注重身心、强调纪律的日本文明优于自由、奔放的美国文明,撞破南墙也不回头,真可谓“自作孽,不可活”。 

  日本当时与纳粹一样,无论男女老幼,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激情直冲云霄,这种不可理喻、动辄大打出手的邪恶集团特别适合被铁与火修理,让他们从此畏惧战争、爱好和平。 

  《血战太平洋》目前播放了3集,好戏才刚开始:用日军大本营的话来表述,日军“与敌军堂堂(光明正大)战斗”,再“堂堂地转进(败退)成功”,后来一直“转进”到了本土,“堂堂地”承受B-29的饱和轰炸。争议很大的贝里琉岛战役将是《血战太平洋》的重头戏,编导会告诉观众:为了自由,人类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