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远:寻找“茉莉”(南方都市报 2010-4-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26:07

寻找“茉莉”

类别:   浏览量:35   版次:GB30   版名:南方阅读 专栏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04-04
作者:李行远 文武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编辑此文  

    茉莉二手书店影音馆门前。    李行远 摄

    ■台北访书日志之二

    李行远

    学者。喜欢西方古典音乐、旅游和书籍。出版有著作若干。

    9月11日,星期五

    上午出门往台湾师范大学的方向走。从一条类似农贸市场的路穿出来,周围是一片住宅小区,抬头看到一块“旧香居”的牌子。隔着玻璃望进去,才发现是一家很有情调的旧书店。金属镶花玻璃的台灯、老照片、旧招贴画,一柜柜的旧书……感觉竟然有点像我们过去在美院的家。可惜来早了一点,尚未开门营业,问在对面卖水果的小贩,说是“下午一点左右吧”。再转回头,见到墙上写着营业时间是13~22点。下方一幅义卖招贴,是几家书店一起做的:

    “把好书交给最想要的人

    把善款送给最需要的人

    八八水灾珍本旧书

    网路联合义卖深盼您的参与“

    招贴上列的名家签名本有黄裳、胡适、周弃子、丰子恺等人。

    生意和救灾合起来做,让人捧得心仪的书同时又为灾区尽一分力,这种点子还是有点意义。

    大太阳天,晒得人犯晕,看来今天并不是访书的好日子。在店门口拍了几张照片,想着来日方长,捧着刚买的几个莲雾打道回府,留待下次再来吧。

    9月13日,星期日

    上午天雨,中午就放晴了,马上就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下午出门寻找久闻其名的茉莉二手书店。

    台湾大学位于罗斯福路四段一号,罗斯福路四段24巷13号B 1是茉莉二手书店·影音馆的所在地,是一处地下室。大学和书店离我们的住处都很近。大约是为了吸引年轻人,影音馆的店堂布置很时尚,从楼梯下到一半的转角处迎面就是一瓶花,台面上放着花花绿绿的各类艺文资讯。在充满小资文艺情调的台北,这里应也是值得流连的所在———并不单单为了书。这里的碟片以唱碟居多,黑胶和C D都有,似多是近年的出品。虽然名为“影音馆”,但书仍占据了半壁江山。书籍古旧的不多,亦是以近10来年的为主;慢慢淘下去,虽无太大惊喜,倒是也满足了购书的欲望,两个人一下子就挑了一堆。计有:《空间,历史与社会》、《台湾史》、《台湾史学50年》、《文化研究(2005.9创刊号)》、《中国现代史论集》、《迷文化》、《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中美战时合作之悲剧》、《人类传播史》等,还有英文书《Visual Culture》、《Art andItsH istories》、《Know ledgeand Class》、《Visualcul-ture:thereader》、《TheSo-ciologyof Art》。这其中有些是经典之作,如著名的匈牙利文化社会学家和艺术史学家阿诺德·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学》,早在80年代我们就读到了该书的中文选译本,这本英译本正好得窥全貌。豪泽尔研究艺术社会学是奠基于早年师从著名社会学家西梅尔和哲学家柏格森,后来又在柏林专攻经济学和社会学,并曾在意大利研究古典艺术,该书是他在艺术社会学领域的代表之作。在国内,艺术社会学研究仍处于初步的阶段,出版于70年代的豪泽尔此书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茉莉书店,购书款超过500元新台币就可以拥有一张V IP卡,以后消费可以打8 .5折。在出口处取了一张免费报纸《破报》,这个名字很酷,读起来的声音很有爆发力。读者对象应是青年,是主要刊登台岛艺文信息的周报,该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女性系列电影展演的消息。浏览一过,记起赴台前听来雨说过台北小型的文艺活动很多,果然所言不虚。只是对于我来说,人过中年,心境也逐渐散淡平和了许多,不会对所有值得关注的美好物事都绷紧着神经,否则真难以想象在未来的几个月里会怎样去赶这些活动的场子。

    出来已是华灯初上,无数的摩托车(台湾亦称“机车”)从身边呼啸而过,更像是进入到现实生活中的“影音馆”。手提着沉甸甸的书,感觉台北的白昼还真够短的。

    9月14日,星期一

    下午到国家音乐厅、国家戏剧院。诚品书店在戏剧院有分店,书籍多关乎艺文,同时还售卖许多创意商品,这点跟台大店相仿。这里关于音乐和戏剧的书也说不上很丰富,但也有些美术研究的书。挑挑拣拣,买了一本《台湾美术四论》。

    本版插图:文武http://gcontent.nddaily.com/3/6a/36aaee658d23e166/Blog/e1f/1493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