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谈代表访华 世界关注中方立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9:16:38


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Saeed Jalili)前往北京展开会晤,因为有迹象显示,美国牵头寻求国际社会支持因伊朗核项目而对该国实施制裁的努力正在取得进展。
Associated Press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周四会见了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
贾利利周四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两年来的第二次官方访问。他计划会晤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和外交部长杨洁篪,之后还将于周五晚些时候在北京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
目前还不清楚中国有可能会向伊朗方面传达什么信息。外交部一位发言人在周四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重申,中国的立场是,将继续争取伊朗核问题的和平解决。
但在中伊两国举行会谈之际,有迹象显示,北京可能正在放松对联合国针对伊朗实施新一轮制裁行动的抵抗。本周三,中国参加了一个有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德国出席的电话会议,讨论一项可能实施的制裁决议。中国在会上重申了它在上周一个类似电话会议上就谈判这一决议的文本内容所作的承诺。
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外交官说,尚未对该决议的内容展开详细讨论。美国官员说,虽然中国尚未对制裁伊朗一事作出坚定承诺,但他们对中国愿意坐下来开始更实质性的谈判感到鼓舞。
在中国外交部周四于北京举行的吹风会上,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证实,在周三的电话会议上,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德国同意,通过各种渠道保持接触。他不愿证实中国已同意就制裁伊朗的问题开始谈判。秦刚说,中方将继续致力于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问题。
一位跟踪伊朗问题的驻北京外交人士说,他预计中国会支持对伊朗实施狭窄定义上的制裁,以保护它与伊朗和美国两方面的经济关系。伊朗是中国重要的石油供应国,而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这位外交官说,作为交换,北京有可能获得华盛顿在其他问题上的让步,包括与朝鲜就解除其核武器问题举行的谈判。他说,我认为我们将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制裁。
在公开场合,中国尚未表示支持采取新的制裁,而是希望继续进行谈判,以禁止伊朗把核技术用于军事用途,同时允许它用于民事用途。以前,曾有三轮对伊朗的制裁获得了中国的允许。近期俄罗斯和中国联合向伊朗施加压力,让它接受一项由联合国调解达成、把铀送到国外进行浓缩的方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员郭宪纲认为,中国的立场没有改变。相反他暗示,美国官员是出于国内政治原因而力图显示在伊朗问题上取得了进展。郭宪纲说,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需要提升他在国内的形象;很多人批评奥巴马,说他在伊朗问题上过于软弱;所以这些说中国正在靠拢的说法,是说给美国国内听众听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是政府附属机构。
贾利利是最近一位访问中国寻求支持的外交官。从中可以看到,伊朗问题正在增强北京的国际影响力。2月份,以色列派出官员就伊朗的核计划向北京展开游说;3月份访华的官员包括美国国务院(State Department)和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的中国事务官员,另外还有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David Miliband)。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迈赫曼帕拉斯特(Ramin Mehmanparast)在周四的一次吹风会上重申了伊朗长期以来的立场,即它所追求的是一个和平的核计划。在伊朗官方英文电视台伊朗国际新闻电视台(Press TV)的报道中,迈赫曼帕拉斯特说:我们对各国的建议一直是,不要诉诸制裁、施压等错误手段,相反,国际社会应当支持独立国家获取核能的权利。
中国同伊朗关系广泛,特别是在能源部门。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并在去年取代日本成为伊朗最大的原油买家。中国进口石油中约8%来自伊朗。
几位分析人士表示,中伊关系正在发生一种可能削弱北京对德黑兰方面义务感的变化。
中国正在伊朗邻国伊拉克发展市场与业务。中国石油企业已在伊拉克签订了一系列协议,几年后来自伊拉克的石油供应就可能超过伊朗。今年头两个月,中国从伊朗的石油进口较去年同期减少接近40%,同时从其他国家购买了更多的石油。月度数据可能具有误导性,但伊朗政府的商业条款并不诱人,而在制裁中复杂项目所需的零部件也很难弄到,所以中国石油公司在伊朗的日子并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