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的国防观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03:06
对于我,是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
作为解放军新闻代表团的成员访问时,我的心情有些复杂。毕竟,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数十年,令帝国主义胆寒,为世界人民向往;然而,1991年12月25日的沉沉夜幕中,在上空飘扬了70多年的红旗却悄然降落了,列宁创建的无产阶级政权被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被推翻。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世纪性的悲剧。我很难用崇敬抑或憎恶、渴望抑或鄙弃等词汇,简单而准确地描述自己对这个古老而博大国度的感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访问俄罗斯的短暂日子里,我真切地了解到俄罗斯的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感受到俄罗斯人的热情豪爽、乐观幽默。特别是俄罗斯人无所不在地表现出来的铭记历史的不解情结,崇敬英雄的民族风尚,蔚成风气的国防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佩,令我慨叹。
我是在一个雨后的黎明走进红场的。对于红场,我心仪已久。印象中的红场一直是俄罗斯政治集会、活动的中心。伟大的期间,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式,受阅部队经过红场接受统帅部的检阅后,直接开赴前线,极大地鼓舞了抗击法西斯入侵的军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几乎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一次式,以振军威,壮国威。红场堪称的中心广场。广场的中心位置,的红墙下,是庄严肃穆的列宁墓。列宁墓的一侧,是一片开国元勋和的碑林墓地。在这片墓地里,可以找到捷尔任斯基、朱可夫以及人类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英雄加加林的名字。他们的塑像或墓碑前,摆放着带有露珠的鲜花。这是国家给予他们的荣耀,是人民对他们无上的崇敬。
红场的另一侧是无名烈士墓。远远地就能看见晨风中无名烈士墓那永不停息地跳跃着、燃烧着的圣火。这里埋葬着一位在伟大的中牺牲的无名烈士的遗骸。那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悲壮故事。1941年,希特勒以191个师的强大兵力发起闪电战大举进攻苏联,直逼城下。德军的指挥部在占领那个离莫斯科仅4l公里的小镇后,用望远镜便可依稀看见金色的尖顶。气势汹汹的德军扬言几周后就可以在红场,然而,却怎么也未曾想到会在这个小镇上功败垂成。当大举反攻收复小镇时,发现了一位倒卧在废墟上的红军战士,他的右手握着一枚拧开了盖的手雷。显然,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顽强抵抗德军的进攻。人们已无法辨认他的容貌和年龄,也无从考证他的姓名。于是把他安葬在红场旁,安葬在莫斯科最显赫的地方。墓前黑色大理石上写着: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但你的英名青史流芳。后来,无名烈士墓已不仅是一个烈士的化身,而成为整个中全体为国捐躯的勇士们的化身。
两名神情威严的士兵雕塑般地持枪守卫在烈士墓旁。墓地的中心图案是一枚金光闪闪的五角星,燃烧着的长明火就在五角星的中心跃动着。墓冠上有一面铺开的锦旗,上面摆放着一顶钢盔,周围是人们每天不断献上的鲜花。墓地的图案简洁素朴,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无限的联想。我仁立在无名烈士墓前,仿佛在走近英雄,感受崇高。在后来访问的日子里,我了解到像这样的无名烈士墓还有好几处。俄罗斯的新婚夫妇都把到烈士墓或胜利纪念碑敬献鲜花作为美好婚礼的一项重要内容,缅怀先烈成为传统婚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些曾经参加过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老战士,也经常佩戴着满身的军功章,在这里为身着婚纱的新人讲传统,致祝福。伏尔加格勒的无名烈士墓被少年军校的学员称作一号哨,军校小学员把在一号哨站岗当作无上的荣光。在俄罗斯,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崇尚英雄的风气,而崇尚英雄的民族是值得尊敬的。
俄罗斯不仅博物馆、胜利广场、纪念碑、烈士墓众多,而且这些场馆碑墓都修建得极有个性、极具特点且极富艺术感染力。在的胜利广场,我们参观了列宁格勒英勇保卫者纪念馆。纪念馆建造时选址在当年列宁格勒防御圈的重要关卡上,这里距卫国战争前线仅9公里。1945年7月,列宁格勒举行胜利大游行时,曾在这里搭建过凯旋门。纪念馆的主体建筑是名为“封锁”的环形露天大厅,由具有象征意义的花岗岩围成。封闭的环形石壁在南部方向被冲破,作为纪念馆的出人口,而这正是当年列宁格勒突破围困的方向。环形石壁的两侧飞檐上,用金字刻写着“900日”和“900夜”,象征着当年列宁格勒被围困的900个日日夜夜。大厅中央是一组名为“围困”的群雕。前苏联人民艺术家阿尼库申在雕塑这一作品时说:“所有敌人对列宁格勒的残酷折磨全在这儿体现了:狂轰滥炸,饥寒交迫,还有痛苦和悲伤。”
纪念厅的中央是一个电影放映室,播放的是一部反映被封锁时期的10分钟电影。有一个镜头使我深深地震撼了:由于封锁的时间太久,粮食运不进去,47万居民被活活饿死。因为死的人太多、太快,来不及掩埋,只好用爬犁拉到郊外尸体站去堆放,那情景就像是运垃圾。一位面容枯瘦的中年人,步履艰难地把他父亲的尸体拉到郊外后,自己便一头栽倒再也没能起来。这一幕仿佛就在昨天,让我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作为军人,我完全能够理解俄罗斯为什么热衷于修建那么多的博物馆、纪念馆,并不是他们喜欢怀[日,而是历史留给人们的记忆太沉重了,是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磨硕大深刻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毋庸讳言,俄罗斯经历了联盟解体、车臣战乱,经济形势一直不很景气。前几年连军官的薪水都得不到保证。我向陪同的格鲁兹杰夫上校询问俄罗斯军官的待遇情况,他坦然,只能是俄罗斯社会的中下层水平。但俄罗斯军人的社会地位却很高。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乘坐地铁、公共汽车及进公园一律免票,上剧院有优惠票。军人上街也愿意着军装,军装在俄罗斯不仅时髦,而且是荣誉的象征。即便是退役军人,也保存着军装和各种荣誉证章。我们到伏尔加格勒海军少年军校参观时,接待我们的少年军校校长扎列维奇就是一位退役,他一身戎装,胸前佩戴着荣誉奖章。少年军校的学员们对他十分崇敬,上校自己的荣誉感也十分强烈。我在伏尔加格勒会战纪念馆前参观时,还遇见了一位参加过“二战”的老兵,他胸前佩戴着几枚军功章,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他退役后的生活,讲他参战时的情景,还拿出退役证给我们看,那种荣誉感、自豪感溢于言表。格鲁兹杰夫告诉我,上台后,重视,关心军人待遇,在国家财政吃紧的情况下,下决心增加国防经费,偿还拖欠的军饷,解决军人的住房,增加军人的工资,还清政府国防工业债务。2001年的国防预算由1400亿卢布,增加为2189.24亿卢布。军队普遍拥戴。显然,无兵不安的思想在俄罗斯根深蒂固,富国强兵的方略在俄罗斯也一以贯之。俄罗斯人崇尚英雄,重视国防的风气对于我们应当有所启迪。
俄罗斯人的国防观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法国葡萄酒的历史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法国葡萄酒的历史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勒班陀海战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拿破仑的“中国睡狮论”的由来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海地简史:灾难深重的历史原因zt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爱尔兰共和军秘史:脱离大英帝国的梦想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一些关于西方国家的笑话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林肯的一段经典演讲词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论- 美国的殖权主义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汉尼拔远征罗马的得失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是谁觉醒了中国?--美国禁书如何写毛泽东的 - 世界历史 - 铁血历史论坛 - 铁血社区 印尼排华史,被历史忽略的历史 - 世界历史 - 铁血历史论坛 - 铁血社区 西班牙黄金船队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一念之差-波岑战役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史前核战争之谜 - 世界历史 - 铁血历史论坛 - 铁血社区 由马岛争端看英国与阿根廷的百年恩怨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最高层次的家天下——美国会党政权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历经战争创伤的耶路撒冷:无数次被征服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一个国家的复仇 摩萨德暗杀史之七宗“最”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在朝鲜战争前发生的惊天大屠杀 ]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鲜为人知:中国在非洲曾经行的一场秘密战争!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陈立夫看蒋经国:提拔李登辉是其一生最大的污点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 [原创]马克·安东尼夫妻与屋大维的海战。 - 世界历史 - 铁血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