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淇英伦留学日志】(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1:19:42
编前语:美丽的徐子淇结婚了,嫁入了800亿身家的豪门,世纪豪华婚礼更是羡煞旁人。乘着热潮,她写的《徐子淇英伦留学日志》也在星岛出版社独家出版了。翻开书页感受到浓浓的英伦风情,她不但对留学英伦的步骤和费用都做了仔细记录,而且对当地的衣食住行一一道来,可以说这就是一本留学英伦的宝典,诸位千万不要错过!别以为徐子淇的留学生活也一定很奢华,实际上她非常简朴和平实,看完之后你一定体会更深。
序言
我在2001年9月开始到英国伦敦大学留学,数年下来,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学懂如何自立。很多人以为,徐子淇年纪轻轻已经身兼模特儿及演员,思想一定很早熟。其实我在家中跟一个被宠惯的孩子没有分别——不会做家务,连电饭煲、洗衣机都未用过。只身去到英国,离开土生土长的地方,才知道,原来自己需要家人的程度,远远超出想像之外。
无所适从的日子的确难捱,但日子总要过。我和其他留学生一样,慢慢试着去适应这个人生中的新阶段。从头开始另一种生活,过程可以很痛苦;亦可以开开心心、多彩多姿。这视乎你遇上困难时,以什么心情去面对。
在此与各位读者分享我的留学生活经验,希望这些心得点滴能够帮助即将赴英留学的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领略真正快乐的校园生活。
留学前准备
大学选择
打算到英国留学的同学,都要在中七开课后。申请报考大学。在香港,最方便就是到“英国文化协会”。该会提供一切有关赴英留学的资料,除了每年均有展览、讲座,更会为学生提供升学咨询及协助。
不过。我是直接向UCAS(大学院校入学委员会)递交申请表格。此机构是申请英国留学的必经机构,就算学生是由英国文化协会代为办理。申请最终都会转介到UCAS负责跟进。
必须注意,剑桥及牛津大事并非经由UCAS申请,学生必须自行向校方做个别申请。而且,英国有一明文规定:学生在剑桥及牛津两间大学中,只能二择其一。两间大学重复申请将不获受理。
其实当年我一直视英国为第二选择,首选是美国的UCLA(加州大学)。那时,只不过见同学个个都报英国大学,自己为求多一个保障。加上报名费不过数百元,于是抱着“人有我有”的心态去申请。到UCAS申请需要填交一张“志愿表格”,当中最多可以报考六间大学。学生须于此时写上心水大学。以及希望报读的学科。通常,学生选校会以成绩做基准。中学预科成绩较好,自然有更多选择。
至于选择方式大致分为两种
1 选择最Top10 间大学,无非学院名气较大。对将来求职有帮助。
2 选择的并非10大学院。但该学院某一科比较专门。
因为英国只是我的副选,所以填表没有太多考虑,只重点填上TOP5学院便算。后来发生991事件,父母非常抗拒我到美国升学,恰巧伦敦大学又接受了我的申请,于是我便去伦敦留学。
申请心得
填写UCAS申猜表都有一点窍门.虽然每个学生可以选六个大学,每间大学的选修科目都可以不同。但建议学生选修科目应目标一致。如果想读市场学,应该选择有关选修科目。最忌一间大学选修经济,另一间又填选修文学。
因为纵使每个大学都是独立运作,但申请表会在申请过程中被交到各个大学作审批,若校方看到你选科如此飘忽,就会怀疑你的诚意及能力。申请期间,除了填交UCAS表格 学生亦要撰写一份A4大小的文章。这份personal statement主要是学生的自我介绍,曾连同表格,交到有关校方作申请审批。大学收生除了请求学生成绩,也着眼学生在课余活动的表现。
撰写persona statement,尤其申请英团大学,切忌“作大”。当然,如果你曾担任学生会干事,或者是运动健将,请不要猫豫,尽量将自己的专长介招予校方。否剐就不要太自我吹嘘,英团文化始终较内敛深沉,写得太夸张反而会令校方反感。全文应以简洁为主,亦不宜另加纸张。
Personal Statement不是自傅
很多学生将persona statement由家庭和童年开始描述,十足写自傅,正是捉错用心。其实校方要了解的并不是学生的家庭及童年,而是学生的学历背景及人生经历。因此学生必须要搞清撰写重点,入学审委将以此作为评估入学的依据。不要忽略过去曾获得的一些奖项及荣耀,这些奖项可能是提取的因素之一.如果对自己英文写作没有太大信心 不妨请个补习老师指点一下。因为这份又章与成绩表一样重要。若敷衍了事,就可能会丧失被录取的机会。
英国的人口五千八百万,由英格兰(ENGLAND)、苏格兰(SCOTLAN)、维尔斯(WALES)及北爱尔兰(NORTHERN IRELAND)四个地方组成。教育制度素来以质量高、标准严在全世界倍受推崇;
每年吸引数以十万计的留学生慕名前来深造,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英国的教育根据学生年龄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延续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相互衔接的阶段。
英国学制表
小学      六年 P.1至P.6(7-13岁)
中学初中  五年 F.1至F.5(13-18岁)提供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General Certificate Secondary Education)或苏格兰教育教育标准等级证书裸程
中学高中 两年  F.6至F.7(18-19岁)·提供普通教育高等证书
A-levels(GEC Advanced Level)或苏格兰高等级证书
专业文学 两年 全国通用职业证书GNVQ ·苏格兰职业培训文凭GSVQ(General Scottish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高级国家文凭 HND(Higher National Diploma)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NVQ(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大学预科文凭 一年·IFD(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Diploma)
学士学位 一般3年(医科除外)·BA(Bachelor Degree)
硕士学位 1-3年·MA(Master Degree)
留学FAQ
1、英国留学每年学费
中学:约  3,800一15,00英镑
专科文凭课程:约4,500-7,000英镑
学士学位:约6,500-15,000英镑
硕士学位:约6800-15000英镑
2、UCAS(大学院校入学委员会)是什么?
UCAS是大学院校入学委员会,主要为有志到英国修读大学课程的学生提供入学申请服务。除了剑桥大学及牛津大学,所有对大学院校的申请,必须经过UCAS。学生不能自行向学校提交申请。首先。必须填定一张UCAS申请表格,申请人最多可以填写六间不同的院校和课程。
一般来说。学生填完UCAS申请表格,交妥申请所需文件,UCAS就会将申请表分发至各指定院校。每宗申请都有三个可能的结果,包括无条件入学、有条件入学或拒绝入学。
如果所有申请都被校方拒绝,申请将自动被清除纪录,重新回到“再申请阶段(ClearZng)”。各院校在审理后会将录取通知寄回UCAS,再由UCAS通知学生。若同时有多间院校向学生提出“无条件入学”许可。学生只能选其中两间。作为第一志愿及候补志愿。若学生接受了第一志愿的无条件入学。就不能再接受候补学校的入学许可。至于最后未能够通过“有条件入学”的学生,同样被列入“再申请阶段(Clearing)”程序。进行此程序的时间大约在每年八月到九月之间。
由于学生每年只能向UCAS提出一次申请,因此大部分学生都会到“英国文化协会”寻求专业协助,简化申请的复杂过程。
3、申请英国大学所需文件
1、UCAS申请表
2、中学或专科成绩表
3、中学或专科毕业证书
4、IELTS或TOEFL语言能力测试证明
5、自我介绍Personal statement(包括读书计划、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特殊成就、兴趣、申请课程因素和未来计划)
6、银行证明(用作证明申请人有足够留学经费)
其他:如具工作经验者。可提交履历表,或上司的推荐信。如申请建筑或艺术科系,可连同作品或作品照片一并提交。至于申请音乐科系,不妨准备录音带或录影带。
4、入学资格
中学Gcse课程:中一至中五
高中A-Level课程:中五毕业或中六学生
国家职业训练文凭GNVQ课程:中五毕业或中六学生
高级国家文凭HND课程:中七毕业,IELT考试5-6
大学预科课程:中七程度,IELT考试5-6
大学学位裸程:中七毕业,至少2科合格,TOEFL考试550或IELT考试6
英国大学排名
英国官方并没公布所谓的大学排名。英团《泰晤士报》每年公布的TOP100大学,仅供读者作参考。而且这并非研究所排名,排名仅适用于大学部(Undergraduate),也无法反映各校的知名学系。
6、办理学生证件的文件及费用
英国(海外)护照一BNO持有人
1、填妥UKPR表格  2、签证费:免费(只适用于在香港提交申请人士)
3、相片       4、经济证明(过往三个月记录)
5、出世纸      6、学历釜明
7、学校录取信    8、监护人证明(18以下适用)
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
l、填妥VAFI表格       2、签证费:港币560元
3、相片                      4、经济证明(过往三个月记录)
7、有关IELTS
国际英语评核试 IELTS(Internat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是由英团剑桥大学考试局、英国文化协会及IDP澳洲教育共同管理的英语能力测耗。IELTS分为学术组(Academic)及通用组(General Training)。前者为以英语教学的大学本科或研突生课程申请人而设,后者供申请移民、入读大学本科以下程度课程人土报考。测试范围包括听、讲、读、写,考试结果分为0至9级,共10个级别,级别愈高表示英语能力愈好。
若有意报考IELTS,可到香港英国文化协会查询,该会同时提供有关IELTS的英语课程。
8、推荐书的作用
推荐书主要用作证明申请人通合修读其所申请的课程。如果申请者仍是学生或刚毕业,不妨请老师写一封推荐信。如果申请者已经就业,由雇主所写的推荐信便很有帮助。
推荐信所提供的资料或多或少会成为入学审批的其中一个指标,因此应以英文撰写,就申请人的学业(包括成绩、学术潜力,甚至日后考试成绩之推断)、能力(如分析、表达能力或进取心等)、人格给予评论。
如果申请人已离校很久,推荐人就要提供对申请人的个人能力评估,同事说明认为申请人有能力应付学位课程的理由,至于工作履历及申请人的工作成绩也应包括在内。
行李篇
18岁。刚考完A-level。某天,妈咪告诉我:“子淇,快点收拾心情,准备到英国读大学。”
那时正是暑假——完成中学课程的最后一个假期。同学们都知道,大家快将各散东西。所以非常珍惜相聚的时间。每天玩个不亦乐乎。留学的事,早就抛到脑后。直到临出发前一星期,才惊觉:原来自己快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过活。
虽然妈咪已尽量为我打点一切,但她坚持要我收抬自己的随身行李。对于毫无心理准备的我来说,真是非常狼狈的经验。
收拾行李,最大前提是“重量”。通常每人限携带约20kg的行李登机,加上行李箱的空间有限。可带物品其实不多。
许多人一开始就会将惯用的枕头、被子,甚至公仔都放入行李箱,这是人之常情。可是,除非你没打算带其他日常用品。否则还是将这念头打消吧。
在我而言。最重要是带衣物、牙膏、牙刷和护肤品。这些都是一到达就要用上的东西。文具也记得准备,因为英国文具很贵,一支荧光笔就要3英镑!除此,一个小型电饭煲也是不可或缺。因为在英国出售的,多数都很大。
如果你要配戴隐形眼镜,一定要在香港购买。在英国要先经过眼科医生诊断,要有医生证明才可以购买,非常麻烦。
最后要准备一个file,将大学入学证明文件、A-Ievel成绩表、宿舍地址证明和银行户口结余单一并放好。入境时,予官员良好印象,减少通关时间。有点值得一提,就是不要尝试带任何海味入境。
这是我同学的亲身经历:通常由香港开往伦敦的航班,都会在英国的清晨时间抵达。这时候大多没有关员检查行李。同学以为万无一失。每次入境几乎整箱都是海味。终于,有次被关员发现。每粒瑶柱罚款5英縍!
其实,唐人街也有售卖海味的店辅,大家根本无谓“以身试法”。
宿舍篇
伦敦大部分大学只会保证外籍留学生一年宿舍住宿。虽然如此,但我仍建议每个学生都应过一年宿舍生活。感受下这种大学文化。
学生入学前必须向校方申请宿舍,不同的宿舍环境。均有各自的收费,所以选择时除因应个人喜好,亦要考虑本身的经济条件。
最便宜的宿舍。全层只有一个洗手间及浴室。虽然对日常生活构成不便,但一星期只费八十镑。有些设有双人房间。即是两人共用一个洗手间及浴室,但费用相对较贵。
宿舍亦设有单人房间。此类房间通常只供硕士或研究生租用,但校方亦曾因应个别学生的情况再作分配。我很容易会皮肤敏感。因此入学前预先通知校方,申请一间单人房。不过单人房的费用较置。一星期要140镑。几乎是普通宿舍的两倍。
除了选择房间类型,宿舍地点亦非常重要。有些宿舍比较近市中心,交通较方便。有些会在学校附近、亦有距伦敦其他大学生一起住的宿舍,当然这种宿舍的人流会比较复杂。
英国大学每年6月开始的署假,到9月尾新学年开始之前,所有大学宿舍的房间都会以酒店形式出租,某些房间的租金比B&B(Bed&Breakfast 提供早餐及住宿的平价旅馆)更便宜。
英国大部分的大学宿舍都有完善保安。大学设有接待处,访客进入前必须先行登记。为杜绝闲杂人等,宿舍大门会全日上锁。学生须输入密码或插入出入卡才能够进入。有些宿舍房间不会设有电话,宿舍大堂的公用电话可予学生使用电话卡打长途电话。
在宿舍接待处可以找到各种旅游及文娱活动指南。
住宿舍最能够感受大学生活,与一班同学互相交流留事心得,很快就曾交到很多朋友,不过住宿含有很多规则。学生会有张“出人卡”,有密码便可以自由进出,但如果要带朋友入宿舍就好麻烦,校方规定,晚上8点前要先行带朋友到宿舍登纪11时前就要离开。如果朋友要留宿,又要多交两镑。一星期只可以留宿一次。
每年生活及住宿费
学生宿舍:约3800~6800英镑,膳食另计。入学前必须向校方申请。
当地家庭:约3500~5500英镑 一般在平日舍包括早晚而餐,而周末则包括早午晚三餐。
租屋篇
可以成为宿舍社长、社员的学生毕竟少之又少,所以许多学生——正如我,大学第二年便需要自己另觅住所。
伦敦的租金比香港更贵,当年我住的单位离校大概七分钟路程,面积大约五百余英尺,每月租金便要1500镑,即两万多港元!又要交电费、水费、煤气费、电话费。开支非常大。
伦敦有不少地产代理公司,其中Winkworth信誉佳而且规模较大,旗下楼盘选择多。
除了透过地产经纪找寻心水楼盘,平日逛街时都可以留意放租楼盘外的招租广告。锁定目标地区再开始看楼,自然节省不少时间。
除了Wnkworth,banburyball也是值得推介的地产代理公司。要看租盘,最好和朋友一起去,大家可以交流一下心得嘛!
交通篇
伦敦是一个大城市,不过一般人活动范围多数只在市中心的(zonel)及位于市中心附近的(zone1)。所以每位留学生最需要一张地图和巴上路线图。
伦敦的士收费会因应各时段而作出不同的调整。但无论是那个时段,结论都是——非常昂贵,因此若非逼不得已,都不要尝试那种“的士计费表每跳一下,自己的心又跟着狂跳”的“恐怖”经验。
在伦敦留学时,我最喜欢搭巴士。有时未必一定有目的地只是纯粹游一个“巴士河”,已经可以太饱眼福。伦敦的城市规划跟香潜有很大分别。在香港,你会知道中环是商业区,半山是高尚住宅区;旺角的房屋又不如九龙塘的漂亮……。然而在伦敦无论你去到哪儿,都会看到漂亮的建筑物。有趣的是,高尚住宅区毗邻又会兴建一排公屋,让人感到处处都是平等的。
除了巴士,地铁是另一种最普遍的交通工具。由于伦敦的地铁系统四通八达,因此每位初到的留学生,一定要紧记随身携带一张地图路线图。
初来英国,最重要手拿巴士路线图,还要谨记在晚上,一个女子,千万不要独自搭地铁!
如需晚上乘搭地铁。最好一班人一起行动。伦敦地铁站晚上人流很少,很静但有不少醉酒汉在周围徘徊。所以就算与朋友一起乘搭,都要随时提高警惕。
伦敦巴士系统发展完善,是我留学时最常用的交通工具。
畅游 188
188是伦敦一条巴士路线,由超点Russull Square开始,途经Greenwich(格林威治)。此地是世界标准时间的基点,所谓GMT就是指 Greenwich Mean Time。游格林威治,必到Old Royal Observatory(皇家天文台,站在子午线上,一尝跨越东西半球的滋味。
然后再到Natona Maritime Museum(国家海事博物馆)里头的展品,详细记录了英国的航海史,而且周围的风景也非常优美。
经过Greenwich后,大约再过一小时车程,就会到达新发展区Canada Water那儿有许多美轮美奂的新建住宅。由Canada Water可以去到Canary Wharf,这里以往是货物起卸区,现时除了有购物中心,许多大型跨国机构,例如HSBC都在此兴建总行大楼。伦敦因为受建筑法例所限,很多旧建筑物不能拆卸重建,所以市中心少有新颖的建筑物。各位可以在Canary Wharf转乘架空铁路DLR(Docklands Light Railway)。欣赏沿途风景。
危险Mini Cab
之前提过,伦敦的士(Black Cab)收费相当昂贵,于是衍生了收费便宜的Mini Cab。不过英国政府曾透过电视宣传片,呼吁市民不要选搭。除了车子本身又烂又旧,某些经营Mini Cab的公司根本没有注册。虽然可以大幅讲价(有朋友就过由25镑讲到16镑),但因为司机不专业,左兜右兜浪费不少时间,到达目的地时又舍突然坐地起价!最重要是人生安全没有保障,Mini Cab乘客被打劫、非礼,甚至失踪时有所闻。
为安全起见,如要电召的士,必须选择信誉良好的公司。Addison Lee是伦敦规模最大的Back Cab电召公司。收费比一般Black Cab便宜少许,乘客可于电召时先行讲好车资。每位司机都有工作纪录。保障乘客安全。除了的士,Addison Lee更有货Van、7人事及Benz出租。由于电召需时, 一般要预早半小时致电预约。
最详尽交通资料
“Transport for London”是关于英国交通资讯的官方网站,资料最新鲜详尽。当中由地图、巴士路线图、各种交通工具收费,以至车票订购、国内旅游资讯一应俱全。
“Oyster”是伦敦的“八达通”,如出门必须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话,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伦敦地下图的路线繁多,随身带备一份路线图便没有那么容易在地下铁内迷路。
除了地下铁,伦敦的巴士同样以路线繁多而闻名。一份详尽的巴士路线图,是每位留学生的必需品。右手边只是伦敦市中心部分巴士线路图,有如八阵图一般。
伦敦市中心是“Charging Zone”,驶经的车辆须因应不同时段缴纳“路费”。
“Automated Scheme”为10部以上车队(包括私家车)的车主提供多项行车及停车优惠,只须于登高后缴交月费。即可享用有关服务。
在交通资讯网站“Transport for London”可以找到非常多的有用资料。除了市中心各种交通工具的收费及路线图,更有详尽的旅游指南供下载。单是介绍泰晤士河沿岸旅游景点、“游船河”套餐推介,篇幅便有数十页。
电车是英国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在这里也可以找到详尽的路线图。 开学生活感受
为了令学生更了解学校,尽快融入校园生活,开学第一个星期都会举行Induction Week,学生就可以参加不同活动,乘这个机会认识身边的老师、同学。
学会社团就会趁这个星期设置摆卖摊位,吸引新会员。对香港留学生来说,最吸引的一定是“中国同学会”,事实上,此会向来以活动最多闻名。除了一般喝玩的活动。每年更会组图到中国一些贫苦地区,以义工形式教小朋友英文。会员每年只须交几英镑年费,就会得到一张会员卡,凭卡即享晚膳、购物折扣,可谓非常超值。
不过,因为自己是艺人,参加“中国同学会”始终不大方便,所以那时我参加了“舞蹈学会”、“实验电影会”。通常这种兴趣社团的年费都是几英镑左右,所以不妨多报几个,因为校外团体主办的兴趣班,费用要贵上几倍。
如果想认识更多外籍朋友。可以参加由其他国家留学生所主办的同学会。很多人都误以为,中国人一定只可以参加“中国同学会”。其实如果你有兴趣,绝对可以参加日本、韩国、新加坡同学会,他们也非常欢迎其他国家的学生加入。
除了社团摊位,Inducton week另一个“重头戏”就是逛银行摊位。在这些摊位开户都会得到赠品或优惠,我第一年就是不懂逐间去询价,结果错失不少优惠的机会。
其实每个学生都应该在入学时第一个星期就开设以学生户口,因为一过了Inducton Week,学生就开始要做功课,又要适应生活,根本没有时间再去银行办手续。加上无论是电话、上网服务、都是用银行转帐,所以越快开设户口就越方便。
那时虽然见到不少银行摊位,但一见到HSBC(汇丰银行)就毫不考虑得上前排隧开户。后来,得到的赠品是一张火车乘车卡(Railcard),购买英国国内火车票可享有半价优惠。
满以为很优惠,后来有同学告诉我,其他银行除了送“火车乘车卡”更即时有50镑开户回赠!所以,如果有时间,一定要慢慢走,逐间询价。
在Induction Week,如果你见到同学抱着十几袋礼物回宿舍。不用奇怪,他们其实是去参加由各大机构于校内设置的摊位。
这些机构通常是律师行、会计师行,旨在招揽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若你有志于英国就业,不妨向他们留下自己的联络方法。就算没打算求职,去逛逛也不少好处,因为每个公司都会为到场学生准备一份礼物包,当中由文具到T恤,应有尽有。
我试过一日收到十几份礼物,回到宿舍真是既满足又开心!
学校社团
在英国读大学,生活一定不愁寂寞。因为校内有各种学会及社团,学生不妨因应自己的兴趣,多参加几个增广见闻。
这些学会社团大致分为三大类:
1、纯粹交朋结友——香港留学生当然首推“中国同学会”。
2、属于兴趣小组——包括舞蹈、电影、唱歌、球类……包罗万象。
3、增进知识——有各种语言学会、数学学会、经济学会等等。
当年我参加了舞蹈小组、社工小组、实验电影学会及经济学会,虽说是课外活动,但学会运作非常认真。比如经济学会,除了有各种练习给参加学生,每星期又会开会,透过与会员讨论世界经济大事,增进会员的知识。
至于社工小姐就会安排组员到校外,帮有需要的小朋友补习功裸,相当有意义。
Pineapple Dance Studio是我课余学习舞蹈的学校。位于Convent Garden,由于曾经培训出不少猛人,很多星探都慕名来到这里的professional class,发掘人才为当红歌手拍MV,甚至担任演唱会dancer。
除了参加校内社团,校外亦有不少开办兴趣班的机构。当然收费不一,学生要夸虑清楚自己的负担能力再作选择。
对于喜爱舞蹈的朋友,伦敦Pineapple Studio是我的至爱推介。这间有数十年历史的舞蹈学院,曾教过的学生包括当今流行天后Madonna。
别以为名气响当当。收费一定非常吓人。此学院的收费非常有弹性,学生可以逐次交入场费,或一次过购买套票。当然买愈多套票,得到的优惠就愈多。
社交篇
英国通常在9月20日至10月初开学。记得第一日去到伦敦,下飞机时不过黄昏5、6点,但天色已经黑沉沉。我12岁时曾经去过英国。那时正值夏季,气候怡人。想不到入秋后的伦敦竟是这个样子,那刻不禁暗自纳闷:这三年,真不知怎么过。
要从头认识一个新环境,是非常辛苦的事情。人也不免感到迷失。但这是每个留学生的必经阶段。只要记住:不用担心害怕,别人都跟你一样,尝试去习惯。所以不妨认识多些朋友吧,大家互相支持鼓励,自然会不知不觉融入新环境中。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最初也挺被动。可能在港身兼艺人及模特儿,平日习惯了身边有一帮人照顾自己,也甚少会主动跟陌生人说话。所以开学了两个星期,仍没有朋友,每天总是不开心。
爸爸知道我这样,竟没有出言安慰。反而教训我:“交不到朋友,因为你太高傲。为何你总要别人主动结识你?”其实爸爸的话很有道理。每个刚刚开始留学生活的学生,第一个目标都是交朋结友。因为朋友令你在陌生的环境找到安全感。于是翌日开始,我便尝试约同学吃午饭,或放学后跟她们去警校周围参观。
参加迎新party是认识朋友的好机会,此外大学也有不少学会团体,你可以选择自己所报读学科的学会,跟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之余,又可以锻练自己的英文。参加中国留学生会(China Cub)一定不愁寂寞,中国人无论去到哪里,最是热闹的——卡拉OK比赛、DISCO之夜……活动层出不穷。
放胆尝试
“初来步到”的留学生,除了最怕交不到朋友,言语也是必要跨过的一关。其实香港留学生自小已经有机会接触英文,但能否用于日常生活,又是另一回事。在英国这几年,见到不少香港留学生除了上学之外都不会用英文——只与香港、台湾学生做朋友,课余只去唐人街。数年下来,英文丝毫没有进步。其实大家不用害羞,学习语言的关键是放瞻去讲。只要想着,大学里不是用英语为母语的人,并非只有你一个。
而且,大学亦提供不少课程帮助学生锻炼语言技巧。以ULC为例,校内设有语言中心,负责为学生提供各种语言的补习。
除此,留学生都流行以“补习交流”来增强自己的语言能力,例如日本学生会在学生会贴告示。以教日语换取其他学生教自己英语。这个方法不但免费,又可以认识新朋友,可谓一举两得。
开学生活感受
为了令学生更了解学校,尽快融入校园生活,开学第一个星期都会举行Induction Week,学生就可以参加不同活动,乘这个机会认识身边的老师、同学。
学会社团就会趁这个星期设置摆卖摊位,吸引新会员。对香港留学生来说,最吸引的一定是“中国同学会”,事实上,此会向来以活动最多闻名。除了一般喝玩的活动。每年更会组图到中国一些贫苦地区,以义工形式教小朋友英文。会员每年只须交几英镑年费,就会得到一张会员卡,凭卡即享晚膳、购物折扣,可谓非常超值。
不过,因为自己是艺人,参加“中国同学会”始终不大方便,所以那时我参加了“舞蹈学会”、“实验电影会”。通常这种兴趣社团的年费都是几英镑左右,所以不妨多报几个,因为校外团体主办的兴趣班,费用要贵上几倍。
如果想认识更多外籍朋友。可以参加由其他国家留学生所主办的同学会。很多人都误以为,中国人一定只可以参加“中国同学会”。其实如果你有兴趣,绝对可以参加日本、韩国、新加坡同学会,他们也非常欢迎其他国家的学生加入。
除了社团摊位,Inducton week另一个“重头戏”就是逛银行摊位。在这些摊位开户都会得到赠品或优惠,我第一年就是不懂逐间去询价,结果错失不少优惠的机会。
其实每个学生都应该在入学时第一个星期就开设以学生户口,因为一过了Inducton Week,学生就开始要做功课,又要适应生活,根本没有时间再去银行办手续。加上无论是电话、上网服务、都是用银行转帐,所以越快开设户口就越方便。
那时虽然见到不少银行摊位,但一见到HSBC(汇丰银行)就毫不考虑得上前排隧开户。后来,得到的赠品是一张火车乘车卡(Railcard),购买英国国内火车票可享有半价优惠。
满以为很优惠,后来有同学告诉我,其他银行除了送“火车乘车卡”更即时有50镑开户回赠!所以,如果有时间,一定要慢慢走,逐间询价。
在Induction Week,如果你见到同学抱着十几袋礼物回宿舍。不用奇怪,他们其实是去参加由各大机构于校内设置的摊位。
这些机构通常是律师行、会计师行,旨在招揽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若你有志于英国就业,不妨向他们留下自己的联络方法。就算没打算求职,去逛逛也不少好处,因为每个公司都会为到场学生准备一份礼物包,当中由文具到T恤,应有尽有。
我试过一日收到十几份礼物,回到宿舍真是既满足又开心!
学校社团
在英国读大学,生活一定不愁寂寞。因为校内有各种学会及社团,学生不妨因应自己的兴趣,多参加几个增广见闻。
这些学会社团大致分为三大类:
1、纯粹交朋结友——香港留学生当然首推“中国同学会”。
2、属于兴趣小组——包括舞蹈、电影、唱歌、球类……包罗万象。
3、增进知识——有各种语言学会、数学学会、经济学会等等。
当年我参加了舞蹈小组、社工小组、实验电影学会及经济学会,虽说是课外活动,但学会运作非常认真。比如经济学会,除了有各种练习给参加学生,每星期又会开会,透过与会员讨论世界经济大事,增进会员的知识。
至于社工小姐就会安排组员到校外,帮有需要的小朋友补习功裸,相当有意义。
Pineapple Dance Studio是我课余学习舞蹈的学校。位于Convent Garden,由于曾经培训出不少猛人,很多星探都慕名来到这里的professional class,发掘人才为当红歌手拍MV,甚至担任演唱会dancer。
除了参加校内社团,校外亦有不少开办兴趣班的机构。当然收费不一,学生要夸虑清楚自己的负担能力再作选择。
对于喜爱舞蹈的朋友,伦敦Pineapple Studio是我的至爱推介。这间有数十年历史的舞蹈学院,曾教过的学生包括当今流行天后Madonna。
别以为名气响当当。收费一定非常吓人。此学院的收费非常有弹性,学生可以逐次交入场费,或一次过购买套票。当然买愈多套票,得到的优惠就愈多。
时间表
经过快乐的Induction Week,总算真正开始了大学生活。每个学生最初都会觉得无所适从,学校又大,人生路不熟;虽然有几千、甚至几万个同学,但又没有朋友,连老师、教授都不认识你,的确会觉得孤独又无助。
加上又要应付许多琐碎事,比如开户口、交学费。每天都好像有一堆烦不完的事情。没有父母在身边提点,什么都要自己操心。订立一个时间表,确保按时处理一切入学事宜。
每个学生必须于第一个星期到student office交学费。学生可以一次缴付全数费用。或分两、三期付款,当然分期付款须缴交一定利息。支付方法可用支票或信用卡,但由于交学费的学生很多,所以排队至少等一小时。交完学费,就会得到收据及Student Card(学生证),这张卡除了是身份证明,携卡可出入图书馆,或到学校其他范围。
在银行开设学生户口后,即可安排家人电汇金钱。作为交宿舍费或膳食费的用途。绝不建议学生随身带太多现金。因为电汇只需两日,非常方便。
学生证
基本上,留学生在抵达的第一个月。必须随身携带护照及学生证明,以备不时之需。
有学生证,就可以到校园周围逛逛。英国大学面积很大。除了主大楼,又有学生办事处、图书馆等建筑物。学生人数众多。每个上课地区的距离可能很远。有时要走10分钟路,甚至要乘车转堂。所以应该预先去视察环境。清楚上课校舍的位置。试过一次,为找课室浪费了一小时,等找到上课校舍时,演讲已差不多完结,真的很浪费时间。
二手书
大学需要读的课本虽然很多。但除了每科的Basic Subject Book,其他的参考书籍都可以到图书馆借阅。
英国书本比香港更贵,一般来说,在“Waterstones”可以找到所需的教科书。但有些书本未必一定有存货。所以要预早订购,某些书本由订购至到货大概需要三个星期。
有些学生为了省钱,就会在student office张贴告示,向高年级征购二手书,售价至少便宜一半。不过,学生通常都会在学年完结之前就开始张贴征购告示,所以新生比较难买到二手书,不免要捱一年贵书。
转修学科
正式上课后。学生可以在两星期内提出转科申请。
自然每周大学的转科手续都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过了限期就不能再作申请。首两星期的课程对学生非常重要,因为这是选科的最后机会。
如果上课后,觉得选修科目适合自己,就要开始部署考试。虽然刚开学不久,但大学生活多彩多姿,时间一眨眼就过,所以还是趁开学较为空闲,先到图书馆找过去数年的考试题目(Past Pacer)以作准备。
求学多年,大家都明白,世上没有可以学完的知识。每次温习完。都觉得还有很多书未读完。因此不妨花点时间研究 Past Paper,其中有不少考试玄机。我的经验是一次看完几年的试题,如果发现某些题目范围年年都会出现,当然会知道这些就是重点,可以花多点时间去温习。
有些科目,试题年年都不同。表面上难以捉摸。其实正好告诉大家,去年出现过的,今年就不会再有类似题目。
当然,“贴”题目没可能百发百中。都要视乎该科有否更换教授。始终,读书成绩除了看学生有多用功,免不了还要讲点运气。总之,预先做足功课。考试时至少心理上较有安全感。
图书馆
对香港学生来说,留学生在学习上最难适应的,莫过于每周多达数十本的Reading List。在香港读中学,每科不过两、三本书,老实说,就算一味死记。要应付考试都绰绰有余。但将这方法套用在外国大学的考试。如果你够幸运,应该可以仅仅合格。
通常每个留学生都不舍只修一科 我当年就选修了四科。每科有一、两本基本教科书(Basic Subject Book)。这些书常会用到,是必要购买的书本。
至于之前提过的Reading list(参考书)就是每周帮助你更加深入去理解、研究该学科的读物,数量由几十本到数百本不等。不要忽视Readng list的重要性,想得到好成绩,无论做功课、考试、写论文,都要将Reading List里面的知识融汇贯通。
当然,Reading List内的书本数量奇多,如果要买,学生根本负担不起,而且也不曾有那么多时间去看完所有的书。解决办法就是善用图书馆,及找几个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
英国大学的图书馆都已经电脑化,可以先上网查看,图书馆有没有你需要借的书。
如果该本书籍已经全数被借出,可以到图书馆影印,因为每本书都曾有一本不供外借。
借书之前,要仔细留意书籍的借用期限,有些书本可以借两星期,但有些只能够借三日。甚至只供馆内阅读。学生一旦迟还,就要交每小时50便士(约港币7元)罚款。
如果不想影印,可以上网翻查借书纪录,学生有权要求借阅者于限期后不能续借,即时交还。再等不及,唯有上网查其他大学的图书馆。有没有你需要的参考书。借阅方法包括:
1、到该大学学生会,申请一张One Day Pass(一日通行证),再自行到图书馆借阅。
2、交由本校图书馆管理员代为办理借书手续。但每本书要交数镑手续费。
分工合作
伦敦是个不愁没有游乐点子的城市,所以很多留学生都会遇到这个情况——日日上四小时学。之后就忙着参加社团活动又要周围去“见识见识”。不知不觉就过了大半个学年,到恍然清醒差不多要考试时已经没剩下太多温习时间,于是就开始怕,担心到失眠。
我当然是其中一个,还好第一年所计的分数占最少,所以第二年我学乖了。学期开始便订好一个温习时间表。将所有功课限期写在上面。
三年大学课程里面,以第二年最重要,因为所占的分数最多。功课也好像突然倍增,但记着千万不要找别人帮忙做功课。因为做功课是平日最有效的温习。而且每星期的reading list一定要读,很多学生以为这是无关痛养的事情,到考试才知道“大件事”。除此,要习惯每星期做综合复习,有不明白的,就要在这星期内解决了它,否则堆积下来终有苦自知。
不过是老生常谈: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最重要打稳基础,“临时抱佛脚”不能帮你换来好成绩的。
为分担沉重的Reading List,当年我就和几位同学,自组学习小姐。每人分配阅读范围,读完就写一份笔记互相交换。这样不止节省时间,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更可以即时问同学,令各人都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汲取最多的知识。
课余补习
大学与中学最大的分别,就是课堂时间。一般而言,学生要上的课堂主要分为由教授主持授课的演讲(Lecture)及由博士学生或研究生负责任教的补习班(Tutorial)。
演讲课平均一星期一次,每次时间由一至三小时不等,参与学生至少数百人。至于补习班人数只有十多人,两位老师会通过做Note,帮助学生解答难题。更深入理解课堂知识。
很多留学生都会以为,如果跟教授相处得好点,对自己学习必定有帮助。其实更多教授不会日日回学校,一星期只会找一日中的几个小时接触学生。因此学生与教授接确时间其实非常有限。若学生要当面会见教授,须提早预约。如果学习遇上难题,除了问同学,可以帮到你的,就只剩下补习班两位老师。所以,还是跟这两位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比较“目标为本”。
大学最后一年。每个学生都需要写一份毕业论文。此时每位学生都会得到一位教授做个别指导 虽然与教授联络时间相对增加,但始终时间有限,所以每次见教授前必须准备好所有资料、难题。教授不会主动提出帮助,或催促学生作课程准备,因为他们会认为,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要对自己的前途负责。
所以到海外留学,除了是锻练自己的适应能力,也是一场自制能力的考脸。有时,见到一些总是态度懒散的学生,我就会觉得,留学生每年学费都那么贵,如果不认真去学习,就是浪费父母辛苦赚来的金钱。
既然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何不用心享受这其中真正的乐趣?
英国学生的福利
英国所有大学的学生会全附属于英学联(NUS),学生到校注册时,会获发一张学生证及全英学联的会员卡,而国际学生更可向学校申请国际学生证(ISIC)。学生凭证可在英国各地享用专为学生而设的各项优惠。使用范围也非常广泛。
保健制度NHS
每一个连续在英国居住超过半年的人,都可以享用英国National Health Service(简称NHS)医疗服务。英国医疗系统非常完善,基本上参加了NHS,就拥有了最全面的保障。
我的经验是,个人人寿、意外保险,应该先在香港找相熟的保险公司承保。办好一切手续才起程去英国。至于一般医疗服务,NHS基本上已包括所有医疗保障。学生不要等有病才申请,应一抵达英国就提出申请。
过程一般是向居住区域的General Practitioner(执业医生)登记及办理手续。手续完成即获分配一个NHS登记编号及NHS诊所,当你生病时就到该诊所求诊。始终英国面积大,医疗设施没有香港密集,如果遇上申请问题,最简单直接就是携带学生证到附近Medical Centre(医疗中心)了解清楚,里面的员工非常乐意为你提供有关咨询、申请服务。
NHS除了提供一般门诊服务,必要时更会将病人转到NHS辖下医院作X-ray等身体检查。同时亦设有医生上门应诊服务。除了私人医疗证书(供求职验身或保险索偿),NHS的服务都是费用全免。因为英国实行“医药分家”,医生不会直接将药交给求诊者,而是开一张医生纸,让病人自行到药房配药。每次,无论配任何药物,数量多或少,一律只收6.3镑药费,19岁以下的全日制学生则免付药费。但有一点紧记,NHS并不包括验眼服务,如果要配眼镜,需要到眼镜铺由专业验光师进行检验,收费20磅。如果配隐形眼镜,更需医生证明方可购买。比起香港眼镜店提供免费验眼服务,在香港预先作好准备绝对方便又省钱。
我在英国三年期间,都用了不少NHS服务。别人单凭外表,以为我的健康应该不错,其实自己一直有胃病,尤其是考试日子临近,常因读书压力而引致胃痛。三年下来,进出医院好几次。
因此,我深深感受到NHS优良的服务质素。虽然是免费服务,但即使是一晚住院,都有救护车接送,留院膳食质素良好,而且最难得的是,每位医疗人员的态度都非常亲切。所以为保障自己,一抵达英国就要申请NHS,如果要到另一个城市,就要预选申请一张临时登记,以防突发意外。
膳食篇
在伦敦读大学,除了第一年要住宿舍,去饭堂吃饭亦是感受大学生活的重要一环。
英国大学饭堂的膳食向来水准不俗,供选择的食物种类不少。到饭堂进餐既便宜又省时间。唯一缺点是过了晚饭时间(每间大学饭堂均有不同安排,大约在黄昏六至七点),饭堂就不会对学生提供膳食。
而且饭堂以西式煎炸食物为主。虽然美味,但吃得多会好易肥。所以我会自备一个小型电饭煲,弄些较为清淡的饭菜。
以下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些留学简易食谱,除了材料简单,步骤又不会太复杂。每个留学生都要有几招“自煮”心得,否则不够一年,一定会变肥仔肥妹!
咖喱杂菜配印度黄花饭
咖喱杂菜主材料
(可自行选择喜爱之蔬菜种类)
咖喱粉/膏……2匙     原味奶酪……300克
蔬菜清汤……3杯      芥末籽……2茶匙
姜末……2茶匙       芫茜碎……100克
薄荷叶碎……1汤匙     蒜末……2茶匙
盬……少许        黑椒粉……少许
鸡蛋……2个        南瓜……250克
椰菜花……150克      甘荀……150克
洋葱……150克       青豆……100克
秋葵荚……100克      西红柿……150克
红辣椒……3支       脆腰果仁……100克
鸡咀豆……150克
印度黄姜饭材料
印度长野米    Basmati Rice      黄姜粉    Turmeric
生姜粉        Ginger Powder     丁香     Cloves
小豆蔻粉     Cardamoms Powder    芫茜     Coriander
洋葱          Onion         肉桂      Cinnamon Stick
葡萄         Raisin
咖喱烹调步骤
1、所有蔬菜去皮或去籽;切片或切件,都切成大小相约;切碎红辣椒;
2、放热油于锅中,先爆芥未籽至跳起,加入洋葱、蒜末、姜末、红辣椒及咖啡粉/膏同炒至香及洋葱炒至软身及透明;
3、加入所有蔬菜,快煮熟后下,炒片刻;加入原味奶酪及蔬菜高汤;
4、以盬及黑椒粉调味,改中火煮的5分钟至熟;
5、熄火,拌入2只鸡蛋及芫茜碎;
6、最后洒上脆腰果仁及簿荷叶碎,即可。
炒印度黄姜饭步聚
l、放熟油及牛油于锅中,加入洋葱、黄姜粉、姜末及小豆蔻粉同炒至香,洋葱炒至软身及透明;
2、加入长野米同炒;再加入适量的水,丁香及肉桂同煮;
3、改小火煮15至20分钟至饭熟;
4、熄火后,拌入芫茜碎,脆腰果仁及葡萄干,即可。
兼职篇
伦敦生活指数高,吃一餐麦当劳,就要5镑(约港币70元),所以大学生找兼职的情祝相当普遍。当然有些学生纯粹为认识朋友、体验生活而找兼职,不过作为留学生。尤其是女生。还是最好将目标放在校内的兼职,始终校外工作难免品流复杂,相对也有危险性,且待遇也不见得比校内兼职好。
我有朋友曾经试遍在伦敦Starbucks做兼职,每小时只赚到3镑最低工资本!当然,校内的兼职也有较多种类,一般来说,学生最容易在饭堂找到兼职,因为工作辛苦,人工又少,所以没太多人愿意在饭堂工作。
有些兼职则非常热门,绝对是“手快有,手慢无”。例如图书馆管理员,工作轻松,时薪约5镑。另有些负责筹备演讲的学生服务员,这是一份校内学生必争兼职,因为他们的工作范围只是负责演讲前带位。以及维持演讲时的秩序,但时薪就有10镑!
这类“优质兼职”都会在学生会贴出告示招聘,所以如果大家想找兼职。一入学就要去学生会,好好留意!
兼职须知
英国法例规定。留学生每周最多可以工作20小时,但不可自雇或参与全职的工作。假日可以从事全职工作或参加与工作有关的课程。由2004年起,英国大学物理科学系、数学系以及工程学科的学位毕业生,毋须工作许可证亦可申请在英国工作一年。详细资讯可向学校、英国国际教育委员会查询或浏览英国内政部的网站。
电讯篇
之前讲过,英国是个购物天堂,所以许多日常用品都毋须刻意在香港买。除了电脑用品,英国的选择少,价钱比香港贵,售后保养服务又不如香港完善,因此无论手提电脑、电话、以至mp3机,可以在香港置办的,都要预先准备。
香港人习惯享用便宜的手提电话收费。去到英国,最不习惯的就是不能用手提电话“煲电话粥”。英国有不少手提电话网络供应商,且收费的差别颇大。不过要算到最便宜,就要选择那些专向各网络供应商大量购入“通话分钟”的小型分销商。当中“Phones 4U”是比较受欢迎公司。惠顾这种小型公司,电话费会便宜至少三分之一。
由于竞争大,无论是主流供应商或是小型分销商所提供的服务计划都会随时更改,所以签约之前必须要细心询价,仔细看清楚电讯公司的收费准则。
一般而言,英国手提电话只收打出的费用,接听电话毋须收费。但有时,如果致电到另一个网络供应商提供服务的用户,可能会很贵,在繁忙时间,甚至会贵过打长途电话!
有点值得一提,根据英国现时法例。若未能提供连续两年居住证明,便不能与网络供应商签约,以防止使用者蓄意欠交电话费。所以如果有亲戚朋友在英国居住,就要事先通知他们帮手申请,否则就要购买价钱较贵的手提电话储值卡。
至于互联网服务就跟手提电话一样,供选择的服务与组合都非常多。如果住宿舍,当然毋须为此操心。但若是租屋住,就必须申请一条供上网用的电话线。
英国跟香港一样,都是用宽频上网。一般来说:“家用电话加宽频上网的收费大约每月20镑。有些公司会提供上网、电话加有线电视的组合服务,不过当然又细细询价。了解合约条款,否则一签约就不能更改服务。
在英国,选择网络供应商都有一定程序。首先必须先浏览服务商的网页,输入自己的地址及邮政编码,确认居住的地方在该公司的网络覆盖范围内,才能提出申请。
总之,有许多在香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英国都要收费。
财务及保管财务
之前提过,在 Induction Week可以申请开设学生户口。基本上申请户口成功,银行就会即时代办信用卡、提款卡及支票户口等申请。
在英国,信用卡、提款卡及支票簿都要亲自到银行签收,如有遗失,亦要亲自到银行办理有关手续。在英国申请信用卡,很少会有赠品,不像香港一会儿送MP3、一会儿签帐到一定限额又送手提电话。不过,英国银行都比较实际,除了开户有现金回赠,留学生更享有免息透支优惠,透支额大概为首年500镑,翌年1000镑,第三年2000镑等以此类推。
有些精打细算的学生,就会先透支户口作日常开支,然后将生活费存入银行高息储蓄户口,赚取利息。
因为英国息率较高。这个做法的确可以赚“零用钱”,但千万要紧记于一年内还清透支款项,否则要连本带利一并偿还,就得不偿失了。
至于保险,虽然保险机构或银行都会提供类似服务。但我都会预先在香港办好一切手续。在香港买保险,经纪能够更清楚客户的需要,得到的服务自然更称心。
财物保管
身为学生,其实没必要带贵重物品留学。尤其首饰,伦敦常年天气寒冷,日日由脚包到头,首饰根本派不上用场。
除了手提电脑,随身现金、信用卡及提款卡,基本上也不需要其它贵重物品。
请紧记,伦敦的治安不算很好,我有很多同学、朋友都曾被入屋“爆窃”。其中一位友人就试过在家午睡,醒来后发现全屋四部电脑、现金及护照都被人偷走!如果打算租屋,千万不要选低层单位,因为贼人容易潜入屋内,被“爆窃”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别以为宿舍有保安便万无一失,其实小到冰箱的食物,大到房内的电脑、钱包,稍不留神就会不翼而飞。
所以应习惯每次外出都要锁门,即使你只到对面同学的房间。因为住在宿舍的学生有权带朋友入宿舍,一旦失窃,要追查就非常困难。
游乐篇
英国的生活可谓多彩多姿,有些在香港很难体验到,以下将逐一介绍。
来到英国,首先当然要感受一下其独特的文化气息。英国大部分博物馆,例如大英博物馆都免收入场费,是课余必逛的景点。除此,我也爱看歌剧,百老汇音乐剧闻名于世,深受当地市民及游客欢迎,所以紧记要预先订票,否则白走一趟多扫兴。
如果你向往英国的足球文化,现场追捧心爱球队是每周必备节目!我是标准阿森纳球迷,当然会入场打气。不过伦敦球赛的入场票很贵。试过有次去看阿森纳对曼联,虽然位置不太好,但每张入场票都要一百多英镑!如果你是癫狂球迷,建议先参加球队的球迷会,交年费之后,就可享有购票优惠。
其实英国郊区有不少环境优美的景点,我最难忘浏览当地的古堡。国内航班机票由几镑至十多镑不等。至于往国外的机票,价钱也非常相宜。到西班牙、法国或荷兰也不需二十镑。比起由香港到欧洲,机票动辄数千元,在英国仅花一成价钱就可以计划梦幻欧洲游,所以不少学生都会在长假期间到附近国家旅行。
当地有不少网页提供平价机票订购服务,大家不妨bookmark些旅游网址,日后必受用无穷。
若懒得自己操心,可以留意由学校社团组织的旅行团,不止有一班同学互相照应,而且团费较便宜,但食宿一般,旨在体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