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现代化经验:农民增收扩内需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50:18
法国现代化经验:农民增收扩内需
“法国现代化的经验证明,在现代化进程中,保证农业的稳步增长,农村平稳的社会变迁,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既降低城市化的成本,又保证乡村社会形态的正常演化。”
法国在工业化飞速增长时期,由于大革命时期保护农民利益的传统以及重农主义思想影响,其历届政府都把扶持小农作为基本国策。
农业向工业的渐进式转移,使法国城市化基础设施的改善从容进行,而乡村田园牧歌式的传统生活没有被人为割断、无情破坏。
目前,对西方现代化国家主要特点一般界定为工业化、专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治化、世俗化、信息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等。可见,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是现代化的最主要特征,不容回避。事实上,无论是美国建国之初,还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社会的近代化选择,都在农业立国还是工业立国问题上争论不休。现代化与农业是否完全对立,现代化是否意味着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排斥?法国的现代化之路做出自己的回答。
法国农业在整个法国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在世界农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国甜菜产量居世界第1位,葡萄酒产量居世界第2位,牛奶产量居世界第3位,肉类产量居世界第4位,小麦、玉米产量居世界第5位,蔬菜、水果和马铃薯产量也位居西欧前列。法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长期保持和工业平分秋色的局面。形成这种现代化模式,与法国特殊国情有关。首先,在传统的法国经济结构中,传统农业比重大。与英国相比,法国属于典型的大陆国家,农业社会特征明显。18世纪初,工业化出现端倪时,法国的社会经济形态主要表现为:人均土地面积少,农业耕作制度落后,经济作物较少,畜牧业不发达,全国80%的居民生活在农村。1750年后,农业经济有缓慢的增长,与此同时,法国工业经济也步入正轨,国民经济开始形成两条腿走路的局面。
其次,经过彻底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动摇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法国农民人身获得较大自由,经过革命思想的荡涤,使农民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有深刻的体验,他们作为小土地所有制的既得利益者,客观上保护小土地所有制得以长期不变。
第三,法国农村大量手工业和分散的手工工场的长期存在,使农民生计有补充渠道,不愿离开故土。工业化过程中,在法国农村,出现大批“亦工亦农”者,农闲从事手工业加工,或出外打工,农忙时打理田间事务。而现代交通的出现、新兴工厂在城乡之间出现,更使农民有能力双方兼顾,获取更大收益,城乡没有完全隔绝,意味着工业与农业联系更为紧密。
第四,18世纪法国工业化兴起的同时,由于国内战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起义以及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令实施等种种原因,法国殖民地市场相对萎缩,使法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中越来越依赖国内市场。这种贸易的脆性结构决定了国家政策的制定必须对国民主体——农民有利,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启动国内市场的巨大动力。
如此,法国在整个18世纪以及19世纪初的工业化飞速增长时期,由于大革命时期保护农民利益的传统以及重农主义思想影响,法国历届政府把扶持小农作为基本国策,如:政府在地方设立农业总监,建立农业促进会和农业协会等组织,命名模范农庄,向农业竞赛的组织者提供资助,鼓励农业创新;国家还通过兴修水利、鼓励开荒、建设乡间道路,向农业促进会、农业协会提供大量资助,扶持农业发展;政府斥资开办农场学校和农业技术讲座,兴办农业院校;1881年,设立“农业部”,地方上建立“农业改良服务站”,建立健全涉农行政机构;设立农业奖励金,建立农业信贷银行;农业灾害期间,政府负责对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对受灾农民的赈济工作。一系列适合农村、农业、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相继出现,延续至今。
法国工业化进程中注重农业的发展,没有出现英国的圈地运动所带来农民失地、贫富分化等问题,更没有出现德国那样强制农民集中,导致农民起义频发的情况。法国的经验证明,在现代化进程中,保证农业的稳步增长,农村平稳的社会变迁,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既降低城市化的成本,又保证乡村社会形态的正常演化。英国圈地运动导致农民如潮水般涌向大城市,城市化匆忙上马,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社会机构建制、城市管理以及文化的积淀,城市人满为患,失业、犯罪、混乱、肮脏、环境污染等问题加剧。与之相比,法国城市的发展较为健康,在农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社会平稳演变的前提下,法国政府有能力在农业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之前,利用逐渐积累的资金开始改造城市,第二帝国时期旧城改造大规模开展,巴黎首当其冲,里昂、里尔、马赛争相模仿,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档次和品位,保证了法国城市化过程中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可见,国民经济中农业向工业的渐进式转移,使法国城市化基础设施的改善从容进行,而乡村田园牧歌式的传统生活没有被人为割断、无情破坏,城乡之间的和谐成为工业化过程中安定和谐的基础。
如果说法国作为“内生”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发展工业,没有迅速使农业作为第一产业退出历史舞台不具代表性,那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在摆脱殖民统治建立宪政制度后,深刻反省殖民地经济导致传统农业国百姓生活水平下降、带来社会动荡、出现独裁统治的恶性循环,创造新的自主现代化模式,首先把农业现代化放在国家现代化的首位,发动大规模土地改革运动,重新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大地产制,实行农村生产方式的改造,同时,农村向市场开放,政府主导创办村社信贷银行,举办农村教育和医疗保健事业,在保证工业立国、贸易立国前提下,农村社会不断进步。墨西哥通过农产品加工实现非耐用消费品的进口替代,既增加农民收入,也摆脱过去通过农业低附加值出口收入获取工业化资金的方式,出现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共存共荣。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已经不可逆转地进入重工业化时代,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反省法、墨两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采取哪种现代化模式实现本国现代化必须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二)任何一种生产方式的飞跃导致的社会转型都会带来物质财富的重新分配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新界定,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保护好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的利益。(三)树立科学发展观,在传统农业占优势、国民生活依赖本国农业的国家搞现代化,决不能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农业现代化。(四)在现代化的系统工程中,多方统筹,利益兼顾,综合平衡,渐进过渡,才能真正提高每一个国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法国现代化经验:农民增收扩内需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器... 康熙重用降将施琅发兵统一台湾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器装... 希波战争的转折点萨拉米斯海战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器装... 抗战中唯一全歼日本师团的战役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器装... 毛泽东和罗瑞卿如何整治黑道?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器装... 夜袭阳明堡战斗始末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器装备|时势|... 英阿马岛战争启示录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器装备|时势|... 勃列日涅夫让苏联盛极而衰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器装备|... 孙子兵法——世界共同财富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器装备|... 英阿马岛战争启示录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器装备|时势|...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军事高参郭化若(图)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 回忆天津战役:杀开民权门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器装备|... 中越两国反目成仇的真正原因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器装备... 在经典战例中发现运动着的历史精神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 美苏秘密空战持续46年 美国胜多负少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 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 联合国出面请求中国释放美国间谍始末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 皖南事变后的苏中海防团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器装备|时... 历史上唯一一支同性恋军队 战斗力强悍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 揭秘:毛泽东当年“抗美援越”的真实意图!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 兵林奇事:阴差阳错·弄假成真 - 奇闻搞笑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器装... 卫星导航系统:未来战场上的“指北针” - 武器战略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 气数已尽是结论:让人想不通的大东沟海战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 击毙309名德国男人的苏军美女王牌狙击手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