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6:43:13

类别:历史·传记 | 关键字:乾隆 历史
乾隆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的皇帝。他一生拥有多重角色——既是政治家,又是学者,同时还是诗人、旅行家和猎人。他的性格也非常复杂——他风度翩翩,常使人感觉“蔼然有春风和气”;他又高已卑人,施政过程中经常峻烈严酷,刻薄寡恩;他为人节制,平生饮酒不过数杯;他又穷奢极欲,花起钱来如沙似海;他富于同情心,常常因民生困苦而潸然落泪;他有时又像野兽一样野蛮,在战争中进行种族灭绝。张宏杰饶有兴趣地向读者展示了乾隆性格中的多个侧面。当然,在众多面孔中,政治家是他的基本面目。他的最大成就是将康乾盛世推上了顶峰。然而,在这个盛世背后,却藏匿着多重玄机,更何况,一...1序
很多写史的人都是在制造传奇和幻觉,哄得读者眉飞色舞,而宏杰一直在打破幻觉,我为此佩服他
评论
乾隆职业生涯
2宝座上的新面孔
康熙六十一年,爱新觉罗家族中两个最伟大的人物,康熙皇帝和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圆明园首次见面了。
第一节与祖父相处的半年(1)
第一节与祖父相处的半年(2)
第一节与祖父相处的半年(3)
第一节与祖父相处的半年(4)
第一节与祖父相处的半年(5)
第一节与祖父相处的半年(6)
第二节宝座上的新面孔(1)
第二节宝座上的新面孔(2)
第二节宝座上的新面孔(3)
第三节翻案风(1)
第三节翻案风(2)
第三节翻案风(3)
第三节翻案风(4)
第三节翻案风(5)
第三节翻案风(6)
3盛世的崩坍
乾隆四十七年初,河南光州祝万青被人举报。举报者称他家祠堂所悬的匾额对联有严重问题。
第一节尹壮图的奏折(1)
第一节尹壮图的奏折(2)
第一节尹壮图的奏折(3)
第一节尹壮图的奏折(4)
第一节尹壮图的奏折(5)
第一节尹壮图的奏折(6)
第二节皇帝老了(1)
第二节皇帝老了(2)
第二节皇帝老了(3)
第二节皇帝老了(4)
第二节皇帝老了(5)
第二节皇帝老了(6)
第二节皇帝老了(7)
第三节那些贡品(1)
第三节那些贡品(2)
第三节那些贡品(3)
第三节那些贡品(4)
第三节那些贡品(5)
第三节那些贡品(6)
第三节那些贡品(7)
第三节那些贡品(8)
第四节和与议罪银(1)
第四节和与议罪银(2)
第四节和与议罪银(3)
第四节和与议罪银(4)
第四节和与议罪银(5)
第四节和与议罪银(6)
第四节和与议罪银(7)
第四节和与议罪银(8)
第四节和与议罪银(9)
第五节腐败大潮(1)
第五节腐败大潮(2)
第五节腐败大潮(3)
第五节腐败大潮(4)
第五节腐败大潮(5)
第六节君臣赌局(1)
第六节君臣赌局(2)
第六节君臣赌局(3)
第六节君臣赌局(4)
第六节君臣赌局(5)
第六节君臣赌局(6)
第七节也说盛世(1)
第七节也说盛世(2)
第七节也说盛世(3)
第七节也说盛世(4)
第七节也说盛世(5)
第七节也说盛世(6)
4乾隆与鸦片战争
雍正洋装像雍正西洋装行猎图乾隆油画像这个兴趣显然与父亲有关。雍正以工作狂闻名于史,其实业余时间也是一个相当摩登的玩家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1)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2)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3)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4)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5)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6)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7)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8)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9)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10)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11)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12)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13)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14)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15)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16)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17)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18)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19)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20)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21)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22)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23)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24)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25)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26)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27)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28)
第一节英国人的礼品(29)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1)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2)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3)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4)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5)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6)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7)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8)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9)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10)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11)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12)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13)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14)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15)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16)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17)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18)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19)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20)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种子(21)
第三节待客之道(1)
第三节待客之道(2)
第三节待客之道(3)
第三节待客之道(33)
第三节待客之道(34)
第三节待客之道(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