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谨慎 - FT中文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3:48:23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谨慎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斯宾塞•安德森2010-02-25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SWF)的境况会让全世界都感到嫉妒。尽管爆发了金融危机,它们仍拥有数千亿美元的高流动性资产,并且与众多机构的原地踏步不同,它们正在残骸中寻找机遇。而这样的机遇大量存在。
今年可能会是中国基金真正展示实力、进行一些重大海外收购的一年。不过,它们同样可能会继续执行沉着、保守的策略。
对于外国基金管理公司而言,曾进行过最为重大的收购活动的两只基金,是注册资本达2000亿美元的中国投资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与880亿美元注册资本的全国社保基金(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Fund)。与主权财富基金合作过的基金经理预计,这两只基金将会继续逐步推进多样化策略。
中投公司成立于2007年,旨在对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进行多样化投资以求实现增值。全国社保基金成立于2000年,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这一人口统计学问题。有些人称其为“最后的养老基金”。
',1)">

瑞士信贷资产管理(Credit Suisse Asset Management)副主席鲍勃•帕克(Bob Parker)已与中国基金合作多年,尽管他不愿透露是哪些基金。他相信,虽然这些主权财富基金拥有高度精细的内部管理,它们仍将继续保持资产组合的保守性,新资产增加的速度将非常缓慢。
他表示:“它们今年会采取行动,但行动时还将继续采取明智且谨慎的策略。”
尽管全国社保基金早于中投开始投资活动,但后者却更具活力且风险偏好更强,但这并不是说,中投不保守。中投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年末,其资产的87.4%为现金、3.2%为股票、9%为固定收益、还有0.4%为另类投资。在2008年,该基金的投资仅亏损了2.1%。
与大多数机构一样,中投对自己的定位是长期投资者。尽管它目前的资产配置无人知晓,但据其网站显示,该基金投资于国内外股票、债券及另类投资——其中包括对冲基金、私人股本、大宗商品以及房地产。原则上讲,中投在投资方式上不存在限制。
迈克尔•麦考马克(Michael McCormack)是上海研究公司咨奔商务咨询(Z-Ben Advisors)的执行董事。该公司已经追踪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多年,经常向基金经理提供咨询建议,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对何种策略感兴趣以及他们如何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麦考马克表示:“中投已经将大部分的资金投了出去。在获得更多的资金之前,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没有多少了。他们有可能在几周内再获得2500亿美元的注资,但这尚不确定。”
如果中投获得这笔注资,麦考马克相信,其中的绝大部分将流入投资基金,而不是直接用于投资股票或债券。中投的思维是,基金的可预测性更强,且波动性更小。
全国社保基金的情况则不同。它的投资监管要严格得多,政府仅允许它直接投资银行存款或政府债券。至于其它资产类别,它必须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其所持资产中,银行存款与政府债券比例不得低于50%,企业债不得高于10%,股票与股票型基金不得高于40%。海外投资不得超过其资产组合的20%。
关于全国社保基金,麦考马克表示:“他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海外市场的资产配置,但这将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谁都不应该认为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趋势会出现惊人转变。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需要增加海外股权敞口,而且也制定了降低现金配置的目标。他们知道,如此多的现金不会给他们带来所需的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