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疗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4:16:43
茶              疗
茶有杀菌消炎和收敛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茶叶里含有茶多酚的缘故。神农《本草》里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这虽然是神话,但饮用茶叶能消炎解毒是劳动人民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据研究,茶多酚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肺炎菌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暑热天气应用“午时茶”来治疗痧气;民间用茶姜合剂来治疗赤白痢;医师给施行手术的病人饮用绿茶,促使伤口愈合;在农村中,习惯用茶汁来洗涤烂疮口,不使之发炎等等,都是利用茶的消炎收敛的功效。
为什么茶有收敛作用?因为茶多酚能把蛋白质凝固起来。细菌多是由蛋白质所构成的,茶多酚与细菌结合,即凝固变性。据研究,把霍乱杆菌放在浓茶汤里浸六分钟以上,多数细菌就会失去活动力。茶单宁呈淡黄白粉末,可使铅、锌等金属和生物碱等毒汁分解排去。在水质不良的地方,水里可能含有植物性毒,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凝固水中的悬浮物,并能使之沉淀下去,能防止霍乱、肠胃炎、伤寒、赤白痢等传染病。所以,在干旱季节或遇饮水浑浊,或行军、勘探、旅行时,茶叶是不可缺少的保护健康的良伴。居住在沙漠地带的人们,特别珍惜茶叶,这也是原因之一。
盐茶茶叶3克,食盐1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服,每日4至6次,可治伤风咳嗽、双眼红肿、牙龈发炎、咽喉肿痛。
醋茶茶叶3克,陈醋1毫升,将茶叶冲泡5分钟后加醋饮服,治痢疾、牙痛、蛔虫腹痛。
糖茶茶叶2克,红糖10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服,每日饭后饮一杯,可治大便不通、小腹冷痛、女性痛经。
姜茶茶叶5克,生姜10片同煮,水开10分钟后饮用,可治流感、咳嗽。
蜜茶茶叶3克,蜂蜜适量,开水冲泡茶叶,俟茶水温凉后加蜂蜜,每隔半小时饮用一次,可治咽干口渴、咽炎等症。
米茶将适量的茶叶与炒焦的大米同煮,可开胃健脾。
奶茶先煮沸牛奶加入白糖,按1勺牛奶2勺茶汁比例饮用。能健脾和胃,提神明目,适宜身体羸瘦,消化不良,大病久病后患者食用。
冷开水泡茶茶叶20克,用400毫升冷开水浸泡2小时以上,每次服用50至150毫升,每日3次,可辅治糖尿病。

一.喜喝新茶
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二.喝头遍茶
由于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所以,头遍茶有洗涤作用应弃之不喝。
三.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
四.饭后喝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正确的方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
五.发烧喝茶
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
六.溃疡病人喝茶
茶叶中的咖啡因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诱发溃疡甚至穿孔。
七.经期喝茶
在月经期间喝茶,特别喝浓茶,可诱发或加重经期综合征。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与不喝茶者相比,有喝茶习惯发生经期紧张症几率高出2.4倍,每天喝茶超过4杯者,增加3倍。
八.一成不变
一年四季节令气候不同,喝茶种类宜做相应调整。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发一冬淤积于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夏季宜喝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疮疖感染等;秋季宜喝青茶,青茶不寒不热,能彻底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味甘性温,使人神清气爽;冬季宜喝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丰富的蛋白质,有一定滋补功能。
绿茶正确冲泡方式
1.冲泡绿茶时,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若是冲泡绿茶粉,以40℃~60℃左右的温开水冲泡即可。份量是2公克绿茶粉配450cc的白开水。
2.冲泡茶叶的第一泡不要喝,冲了热水后摇晃一下即可倒掉。
3.冲泡好的茶要在30分钟~60分钟内喝掉,否则茶里的营养成分会变得不安定。
4.绿茶粉不可泡得太浓,否则会影响胃液的分泌,空腹时最好不要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