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9:54:34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AIT狙击者外汇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夫古来知音,多贱同而思古。所谓“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也。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至于班固、傅毅,文在伯仲,而固嗤毅云“下笔不能自休”。及陈思论才,亦深排孔璋,敬礼请润色,叹以为美谈;季绪好诋诃,方之于田巴,意亦见矣。故。。。。。。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夫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盖闻兰为国香,服媚弥芬;书亦国华,玩绎方美;知音君子,其垂意焉。赞曰∶洪钟万钧,夔旷所定。良书盈箧,妙鉴乃订。流郑淫人,无或失听。独有此律,不谬蹊径。   ------《知音。文心雕龙》第四十八篇
高中的时候,酷爱中国古典文学而选择文科的我,首次接触到中国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全书细化的五十篇,文字无一不与文学批评有关,当可算是中国文学批评着作中的稀世奇珍了,引得当时的我爱不释手,把玩回味数月有余,无之相伴饮食无味,痴迷程度可见一斑。全书之文学批评论,大致保留于五篇之中,即时序、物色、才略、知音、程器,同时亦散见于其他篇章。而此五篇内容各有所重,上面节选的〈知音〉是《文心雕龙》的第四十八篇,论述如何进行文学批评,是刘勰批评论方面比较集中的一个专篇,作者在文中共分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讲“知实难逢”。刘勰举秦始皇、汉武帝、班固、曹植和楼护等人为例,说明古来文学批评存在着“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等不良倾向,而正确的文学评论者是很难遇见的。第二部分讲“音实难知”。要做好文学批评,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为从客观上看,文学作品本身比较抽象而复杂多变;从主观上看,评论家又见识有限而各有偏好,所以难于做得恰当。
根据这种特点和困难,第三部分提出了做好文学批评的方法:主要是批评者应博见广闻,以增强其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排除私见偏爱,以求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品,并提出“六观”,即从体裁的安排、辞句的运用、继承与革新、表达的奇正、典故的运用、音节的处理等六个方面着手,考察其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这六个方面能否恰当地为内容服务。第四部分提出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说明文学批评虽有一定困难,但正确地理解作品和评价作品是完全可能的。最后强调批评者必须深入仔细地玩味作品,才能领会作品的微妙,欣赏作品的芬芳。这一篇文章应该是我国古代第一篇比较系统的文学批评论,相当全面地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态度、特点、方法和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并涉及文学批评与创作的关系和文学欣赏等问题。但这些问题本篇都讲的比较简略,还须联系全书有关论述,才能全面理解刘勰的文学批评观点。
朋友总是戏称我是坐着时空穿梭机从古代来的人,无论文字和言谈,经常引古论今,其实这只不过是源于我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痴迷,时间和空间的奥秘难知,导致也许真的来自过去或者可以同时存在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也未可知,因为虽然对西方的文学虽然也有所涉猎,但始终不能进入角色,当是文化历史不同的原因使然。身在异乡为异客,虽鬓发未白但仍然乡音不改,无意无心不想融入所谓的主流,仍然对中华文化痴心不改。每次总是拿出国粹中部分精华篇章与大家分享,也是不想同是身在异乡的大家忘了祖宗文化的悠久,哲学的久远。
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为题从而节选此篇与国人共享,是回应近期同事在公司网站上转贴的那篇“交易经验的不可替代性”一文,大家不妨重读回味其中三味,经历了十几年的金融投资投机的风雨历程,看罢之后,一声感慨脱口而出的便是“文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没有弹奏过一千首曲子以上,怎么可以了解音律的真解?没有鉴赏过一千支宝剑,怎么可以识得真正的利器?然也。
处在外在形式瞬息万变而市场内在本质万变不离其中的金融市场之中,交易是让自己真正融入市场,领会市场的唯一手段,纸上谈兵也许可以让你身在庐山之外所谓可观的分析市场,但不常在峦山大川中行走如何,不常为荆棘阻路,不常为多叉难择,只凭别人描绘如何可定何路前行?何时知止?面对异常如何应对?进入金融市场投资投机的人群之智商占到整体人类智商的前百分之十,但是仍然只有十分之一甚至更少方可走入长期平稳盈利的殿堂,对一个行业的悟性高低虽然是可以衡量未来成功程度的一个标尺,但由此看来只有智商并不能够解决交易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实践再实践,坚持再坚持,体会再体会,自律再自律。
环顾左右,曾经叱咤一时之者颇多,硕果仍存寥寥可数,大多数都昙花一现甚至灰飞烟灭,能够永不放弃并执着交易的都得到了市场的物质奖赏,也得到了宝贵的市场经验和人生体会。有位前辈大师说过:在这个市场里润浸十年后,你的经验将非常宝贵;二十年后,你将非常富有。然也。十年一个经济循环的中级周期,二十年一个完整周期,其中数次不同级别的牛熊走过,无数突发事件发生,数个国家发生性质转变,新的经济体横空出世然后再和久必分。。。。。。
一切的一切,构成了你的经验,构成了你的盈亏历史,成就了你面对绝大多数问题和市场变化的沉着而正确的应对手段,这就是经验。分析错了可以改正,可以隐讳,可以掩耳盗铃,但是交易如何能骗得了自己,帐户的盈亏反映了一切。想要做到交易的长期平稳盈利,一切都要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才可以做到的沉着应对,判断对了什么时候要加仓,什么时候要了结,错了如何止损,止损如何摆设,打止损诱多诱空后如何重新入场,如何重新摆设止损,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经验来解决,否则一切将流于主观。想要做一个好的分析者,你只要将市面上的经典书籍搜罗来认真阅读体会,并在市场中旁观分析两年就可做到;但是想要做一个长期平稳盈利的投资人,交易再交易,总结再总结,体会再体会,自律再自律,为不二法门,没有捷径。
上周的文章针对交易经验的不可替代性进行了相对系统的阐述,并告诉大家,如果你想要通过投资和投机的手段在金融市场中进行长期平稳盈利,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投资者或者投机客,那么,接受足够长时间和完整经济周期的市场洗礼,不断地去分析了解并融入市场进行实践交易,尽可能多的经历市场中形式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并不断地对自己所有的交易进行系统化分析,并用规则和纪律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化交易系统,简单的坚持执行是必由之路,别无他途。就像我的每篇文章出来之后,总是要引发客户朋友的一些问题一样,这次也不例外,其中某些问题应该说比较具有普遍性并在市场中也有广泛的传播,为解惑之目的,现在拿出来和大家探讨一下,将自己的观点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下面是比较典型的一个问题,以前有许多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我总是一笑置之,现在看来颇有群众性质,就答个疑吧,别总让大家疑惑着。有位对金融市场有一些了解的朋友这样问道:“人家说,交易是年轻人的工作,通行惯例是大的投行银行等金融机构,绝大多数交易员年龄都不会超过30岁,但是按照你的要有足够经验才可以完成长期平稳盈利的说法,那不是矛盾的么?他们在年龄上都没有可能对市场有足够的经验组成,怎么能做好交易?
要想有足够实践经验足够时间结构的,年龄都超出了这个范围,也无法作交易员了,哪一种说法正确呢?”针对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专业毕业的初生牛犊,你一定偏好于投行银行绝大多数交易员都是年轻的说法,因为年轻的时候我们都自以为是;如果你是个超过了这个年龄段并且在市场中有过亏损经历并现在仍处在盈利和亏损中徘徊的投资人,那么你将对自己是否在年龄上还适合再作金融投资投机而困惑;如果你是一个超过这个年龄范围,但是已经长期平稳盈利的人,你将对此付诸一笑。其实这种问题对于业余投资人来说,探讨这种问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虽然我这里可以帮助你用我的经验来答疑,但是即使我给你了正确的答案,这个答案也无法帮助你走入长期平稳盈利的队伍,人们总是对那些没有意义的问题付诸太多的心力去辩论,去寻究所谓正确的答案,而不愿花力气在真正应该放力气的地方。
其实,这也是一种市场零和游戏本质导致或者缘由的必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也愿意将有限的精力放在正确的探究方向上,从而了解市场的本质和自己的长短,走进长期平稳盈利,而绝大多数人最终总是要成为市场的炮灰,别人成功路上的奠基者,因为他们不知道市场也不知道自己,总是将精力放在这种没有意义的问题上。忠言逆耳,听者莫怪,我是个通过交易手段来完成投资投机盈利的职业做手,所以我只能用这种最接近于事实的直言来解释,因为交易没有两头堵,有的只有直接和简单。还是回答这个没有意义的问题,省得大家为它继续耗费精力时间。银行投行大多数专业的交易员都是年轻人,这是正确的,但他们绝大多数从事的是日间交易,也就是我们说的短线和超短线,因为他们又足够的精力和体力可以应付市场剧烈的波动,优秀者可以灵敏的对市场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但是这种交易员都是执行者而不是策略制定者,并且他们每个人的管理金额都不是很大,在方向和风险上也受到上层的严格管理和制约,他们负责的只是在上层给与方向和时间后的日内形式个人把握。
真正的大的方针策略制定和方向选择上,都是要有足够经验和时间经历的管理者手中,和现在流行的时尚或者网络行业正相反的是,金融行业的管理者都是相对的年长者,因为他们经历了太多市场的风雨,他们对市场和自己有了足够的认识,他们的心态已经越发趋于平和,他们对于庞大的资金有着科学的而且由历史和时间证明过的管理经验。对于大多数的散户投资人来说,我这个答案一定解答了你的疑问,但是对你的交易盈利有什么帮助么?我想没有。对于那些想在金融市场投资投机完成盈利的人来说,只有两种途径:一是,自己钻研实践,用足够多的盈亏经历和足够长的市场历练时间,以及领悟出来的适合自己的系统和科学的资金管理方法以及严格的纪律约束结合在一起,逐渐走入交易的殿堂;二是,寻找真正历史纪录证明下来能够长期平稳盈利的职业投资人或者机构,在法律上安全保护好自己资金安全和合理监管的前提下,请他们代为管理自己的投资。具体选择权,在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