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频:追桐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7:33:22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05-11发表评论>>
映天桐花正好。一串串喇叭花有紫有红有白,乃最常见的泡桐花,和晚春的藤萝、洋槐花,上接下引,在平野深青的麦田上面,交织成一片又一片花瀑布。
年年清明见桐花,可去年访嵇含之墓归来,阴雨中走郑少高速公路,夹道桐花涨满了天空,我等坐车里就像仙人,一路竟如踩绯云虹霓。
嵇含是嵇康儿子嵇绍的侄子。《晋书》记嵇含“好学能属文,家在巩县亳丘。”由于《南方草木状》奇文传世,他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植物学家。最初想了解嵇含,是2000年桐花开时,报纸说他的墓被盗了:“两凶闷杀墓穴中,另一贼潜逃正遭通缉。”古亳丘即今日河南巩义的鲁庄所在,南向翻过山就是大名鼎鼎的。在山边的丘陵黄土地,嵇含之墓残卧于正在拔节的麦田里,桐花正稠而菜花稀了,对比着相邻不远处村民们培过新土的祖坟,嵇含之墓甚是荒凉。传说晋武帝曾封才子嵇含为“武乡侯”,民国初年所立的“晋武乡侯故里”的石碑,孤零零还躺在一爿上锁的老院里。盗墓事件荏苒过去八年了,侥幸的逃匿人仍未归案。
中华的版图,秦汉年间已逾过岭南。隔了三国逐鹿,晋人嵇含,因读书有名当了襄城太守,因马上杀敌有功,是征南将军刘弘的座上宾。刘氏荐其为广州刺史,但未及赴任,便因内部倾轧遭歹人谋杀。嵇含遇害时,年仅44岁,重复了“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悲剧。(《晋书·阮籍传》)幸有笔记《南方草木状》流传,他得以为后世所重。有意思的是,考其生平,嵇含到过长沙而没去过广州,何以写出鲜活的岭南草木,如蕉、蔗、甘薯、茉莉花、朱槿花、槟榔、荔枝、椰树,这些大多至今还对得上号。莫非是中国版的《马可波罗游记》?考证归考证,存疑归存疑,古贤嵇含,在毛诗和屈骚之后,首次专门以草木为对象,用独特手法作地域植物志,在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里开了先河,因而是值得郑重纪念的。嵇含与我,并非在故纸堆里相遇,而是以桐花为媒,隔了千年才相知的。关注并初识嵇含在桐花竞开时,凭吊嵇含寻访其故里,又是桐花烂漫日。和《月令》与口口相传的“二十四番花信风”不大一致,“周书曰,清明之日桐始华。”(《初学记》)清明是慎终追远的节令,近年勃兴的地方政府祭祖,从春早二月二到清明三月三,四处隆重纪念伏羲、神农和轩辕黄帝,恰恰这列位“人文始祖”,传说又都和识草木、修药典、创农耕有关。每次花钱弄那么大的排场,反之,有真实记载的嵇含之墓被盗多年仍然失修。在形式与常识之间选择,刻下走得似乎还是鲁迅批评与针砭过的老路。
嵇含而后,岭南人代代有为花木修志的传统。清有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当代有叶灵凤的《香港方物志》,新近又见《广州它世界》和《广州沉香笔记》。缘草木我对岭南风物多有好奇,日前终于再得南下机会。这次我是坐火车打来回的,农历二月十五沿京九铁路去,一周后乘车顺京广线回。嵇含在书里记有刺桐而未记泡桐,我这一途饱看桐花无断头。惊蛰和春分间,过江西吉安就见泡桐花开,越向南桐花越繁;归途经湖南桐花更好,甚至在粤北英德地界,就是当年陶铸有感而写《松树的风格》大山里,幸运又发现刺桐开花。此桐非彼桐,嵇含说:“刺桐,其木为材。三月三时布叶繁密后,有花赤色,间生叶间。旁照他物皆朱殷然。”往事越千年,如今气候变暖,岭南刺桐二月早开和木棉共鲜红。就是中原黄河两岸,近年桐花也常常开于清明前。F107
: 现居河南,专栏作家,曾著有读书随笔和书话合集,《羞人的藏书票》、《鲜活的书话》、《只有梅花是知己》等。2008年出版《看草》,获当年“中国最美的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