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冈教育资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1:29:08
·湖北省黄州中学曾跃进
何谓资源?《辞海》对资源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是: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上述两种定义只限于对自然资源的解释。显然没有涵盖教育资源。按照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学说,资源应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资源属于社会资源,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此,本文不揣冒昧,就如何认识和利用黄冈教育资源,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        黄冈教育资源内涵丰富,特质鲜明
丰富的人文资源。自古至今,黄冈人爱读书,崇尚文化,追求书香,素有教育之乡美誉。著名的“背冰抱玉”、“程门立雪”的故事发生地就在黄冈市境内的红安县二程村,其发奋求学的励志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黄冈人。在黄冈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毕升、李时珍、李四光三位影响中国乃至人类历史发展的大科学家,诞生了语言文字学家黄侃,文学评论家胡风,文学翻译家叶君健,作家秦兆阳,经济学家王亚南,哲学家熊十力,爱国诗人闻一多等一大批大师级人物。如今,又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立时、朱英国、闻玉梅、中国科学院院士胡英、嫦娥号探月工程总指挥岑拯、湖南省长周强、经济学家钟朋荣、音乐家王原平、作家刘醒龙等学者才俊。黄冈人才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据史料记载,黄冈历朝历代,考中的进士、举人占湖北省五分之一左右,甚至高达三分之一,状元、榜眼、探花也不乏其人。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黄冈教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得到了迅猛发展,以其高成材率而饮誉全国。每年为北大、清华、武大、华中科技大等名牌大学输送了3000多人,黄梅县一个自然村出了84个大学生;黄冈籍有一定建树和造诣专家学者遍布全国,仅在武汉大学一所大学就有教授38人;涌现出了闻名全国的“教授县”,“博士街”,“教授之家”,其中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黄侃一家七个教授在全国也并不多见;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科技文化人才。
黄冈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有着特殊位置。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名中共一大代表;孕育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陈锡联、秦基伟等200多名开国将帅;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四大红军主力;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红色文化”影响全国,是革命传统教育的资源宝库。
宝贵的黄冈教育经验。在黄冈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黄冈教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文化支撑,示范带动,科学发展,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均衡发展,办学水平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屡创新高,保持了高质量持续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和作法具有积极的开发和指导意义。
优秀的教师队伍。多年来,黄冈十分注重教育团队精神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人为本,“修训结合”,科研引领,为广大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在黄冈这片人文沃土,名师荟萃,一批名教师、名校长茁壮成长。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奥赛金牌教练、黄冈中学校长陈鼎常,全国师德标兵山村教师张先田,与病魔抗争的代课教师王元方……,他们爱岗敬业、克难奋进、求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事迹曾感动全中国,是广大教师心目中的丰碑。正是这支由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造就的教师队伍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成就了黄冈教育,培育了黄冈教育品牌。他们自强不息的无私奉献精神是黄冈教育精神的精髓所在,是黄冈教育品牌的核心资源。
高质量的名牌学校。黄冈中学、麻城一中、黄梅一中等一大批省级示范中学和市级示范中学已成为黄冈乃至全省、全国的品牌学校,尤其是黄冈中学,每年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约30人,在国际奥林匹克中学生数,理、化、生学科竞赛中,共获22块奖牌,被誉为“普通中学的一面旗帜” ,“孕育英才的基地,培养国手的摇蓝”。黄冈师院、鄂东职业技术学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型、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颇具特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益和品牌优势,发挥了示范院校的带动辐射作用。
先进的科研院所。通过多年的努力,黄冈培养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观念,较强研究能力的教科研队伍,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被中央教科所授予科研教改实验先进单位,取得了一系列教科研成果,全国领先,推广普及价值极高。涌现了一批勇于探索,乐于吃苦,甘于奉献,致力于课题研究的“排头兵”。他们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科研服务指导能力,为打造黄冈教育品牌做出了积极贡献,发挥了良好的幅射和导向作用。
优质的教辅资料。黄冈教辅资料畅销全国,占领了全国同类书籍的半壁江山,成为大、中、小学生们学习的首选;黄冈组织名师制作的各类试卷,以能力立意,贴近生活,紧扣“双基”,其质量在全国享有盛誉。黄冈教育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立足创新,不断总结,不断积累,创造了教辅书籍大市场,其经济价值不可估量。
出色的黄冈学子。黄冈教育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遍布海内外。现今,有“嫦娥一号”卫星系统的火箭总设计师,有几十位省部级以上的干部和共和国的将军,有全国著名企业家和创业者,有几千位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他们有的已经成了“海归”,还有上万位专家学者以及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反哺家乡、帮助家乡经济建设的事例比比皆是,他们为黄冈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已经成为振兴黄冈经济社会的生力军。
二、黄冈教育资源是推动黄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而今,是一个追求卓越的品牌时代。品牌具有很大的竞争力、凝集力和号召力,黄冈教育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可供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利用黄冈中学在惠州办分校的成功经验,再组织一批品牌学校带上自己的牌子闯天下。将黄冈的教学理念、管理模式和资源优势带到出去,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回来。通过教育这张名片广交天下朋友,缔结友好城市,友好学校,扩大黄冈的城市影响,为招商引资铺路搭桥。
利用黄冈教育的影响力,积极引进北大、清华、武大、华中科技大等名牌大学到黄冈开设分校,将黄州高新开发区打造成集大学、中学、小学、职业培训的 “学谷” ,吸引更多的生源来黄冈就学,增加城市消费群体,拉动经济增长。
利用黄冈教育的号召力,定期举办国家级教育论坛,打造一个全国教育学术交流平台,把黄冈建成教育教学理论研发基地。通过大型教育活动,激活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带动黄冈经济创新发展。
组建黄冈教辅资料开发中心,集中优势兵力,创编更加优质高效的教学资料,建设黄冈教育资源库,开发黄冈教学资源收费网站、网校,再创一个黄冈教辅春天,争取每年实现利税两千万。
积极开发教育文化产业,增加黄冈经济增长点。利用黄冈丰富的人文资源,创作《毕升》、《医圣李时珍》、《李四光》、《闻一多》等教育文化名人系列影视精品,推动旅游业蓬勃发展。利用黄冈教育品牌的影响力,开发教具、杂志、书刊和动漫等“黄冈牌”系列教育文化产品。把黄冈建成具有义乌小商品集散地特色的黄冈教育文化产品集散地。
积极整合黄冈教育资源,打造各类人才培养基地。围绕市场主体,以各级各类学校为依托,兴办一批工业型、经贸型、外向型、专家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一支包括党政干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在内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黄冈教育是黄冈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优质社会资源。必须建立开发保障体系,确保黄冈教育资源优质高效利用和不被流失。当前,黄冈人民正在积极打造滨江园林生态城市,发挥黄冈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应当成为大家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