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2006年学界万象要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5:04:49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与人民网、京报网联合选出
纪事:2006年学界万象要览
京报网 www.bjd.com.cn    日期:2006-12-25 06:11    网络编辑 : 张健
2006年,是学界热闹非凡的一年。学术腐败又出新案;学风建设走到前台;学术名人博客备受网民青睐;博大精深的国学仿佛一夜之间走进民间……学界可谓万象纷呈。本版特辑录了2006年反响较大的学界事件,它们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演变,记录着社会变迁的脚步,折射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气象、新问题。
——编者
■“易中天现象”:学术大众化还是庸俗化?
2006年,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走进央视“百家讲坛”讲述“三国”。他评书式的品读,引起了大众浓厚的兴趣,易中天迅速走红大江南北,随后出版的《品三国》更是受到广大“乙醚”们的追捧,一时洛阳纸贵。
与此同时,易中天现象也引发了学者们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易中天的走红是一种悲哀,说明喜欢阅读的人越来越少了,是浮躁的标志。又有人认为易中天把三国庸俗化了,强调历史文化的大众化不是娱乐化、通俗不可庸俗、普及不能粗鄙。还有人认为易中天的成功是一种“浅思维”的成功。这种思维有两个关键点,首先是对知识巧妙的“软”性处理,将知识变为有趣的叙述和充满具体可感的素材。其次,这些浅思维的思路也契合了当下的问题,今天的“草根”不仅仅需要感性的宣泄和满足。他们需要“有用”的“知性”文化来启悟自己的人生。与学者们的批评相反,广大“乙醚”们则是一片“挺易”的声音,有人质疑批评者是酸葡萄心理在作怪,有人则认为易中天们的走红和受欢迎,正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大众目前的文化水平和文化需求。如此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形成了2006年一道热闹的文化风景。
■“国学”传承:
乱相纷呈
去年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引发的国学热潮似乎并未退去。今年,各种各样的“国学”又纷至沓来。4月,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乾元国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北京大学乾元国学教室——短信版”正式开播。在订制了该项服务以后,手机用户每月支付10元,就可以每天收到一条包含文白对照的国学短信。据说短信版国学不仅有经、史、子、集中的精髓语句,还有国学大师们的剖析解释。与此同时,清华大学也宣布10月在上海开办一个同样面向企业家的国学班,并称该班将把中华文化的精髓与西方管理的方法融合并应用于企业实践,使企业家可以通过上课的方式更好地研读原典、思考人生。
11月,大旗网举办的“十万年薪招聘新锐前台”活动中,一位年轻的女孩脱颖而出,她自称是白居易的53代传人,扬言要振兴国学,“国学辣妹”由此得名。劲爆的热舞视频,扬言要勾引孔子等等,使得“国学辣妹”一下子蹿红网络,有关她的网页竟以万计!有人惊呼:“国学”热了,而这样的热潮却要归功于这个19岁的小女子——“国学辣妹”。有人认为,这种“国学”,无非是借国学之名,行赚钱或炒作之实,这样的“国学热”,不要也罢。
■学术腐败:
野火依旧蔓延
2006年,学术腐败现象依然如野火蔓延,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1月,一篇名为《四川大学海归教授丘小庆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造假蒙人》的帖子在网上发出,川大教授丘小庆卷入学术造假旋涡。3月,清华大学教授刘辉涉嫌学术造假被免职。同月,西安交通大学司履生教授实名发表《就魏于全院士发表假论文问题致中国科学院的公开信》,公开质疑四川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魏于全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和《自然医学》杂志上的两篇重要论文造假。4月,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杨杰因涉嫌履历造假被免职。
严格说来,学术腐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全社会诚信度大面积缺失、教育产业化、高校行政化、教授官场化、评价体系数量化的情况下,学术造假似乎在所难免。或许,从制度上着手,为每个从业者建立诚信档案,是可供选择的办法。一旦违规,永远出局,你看谁还敢再犯?
■国民阅读率调查:书香是否依旧?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一天也是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然而,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可能不会想到,在几百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习惯于另外一种阅读方式。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纸质图书已不是人们阅读的唯一选择,网络出版、电子图书等新兴事物给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带来极大的冲击。调查显示,近6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首次调查发现国民图书阅读率为60.4%,2003年为51.7%,2005年则为48.7%,首次低于50%,与图书阅读率相反,近年来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上网阅读率从1999年的3.7%增加到2003年的18.3%,再到2005年的27.8%,增长了6.5倍。国民图书阅读率的下降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专家认为,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网络阅读的兴起,要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一种共生共荣的局面。网络图书通常会采用鲜艳的色彩、突出的插图甚至以音乐搭配来刺激读者的感官,适合于快速阅读。而传统图书更能给读者理性判断、理性思考的机会,好书需要细细地阅读,慢慢地品味。读书是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心智培养、性格塑造、人生观引导的重要方法,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关键是要将大家拉回到读书中来。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应营造一种科学读书的氛围,对读者尤其是青年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海归造假”说:
邱成桐与北大起纷争
7月初,著名华人数学家、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邱成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北京大学一些所谓的“全职引进”的海归学者实际是假的,很多学者并没有按当时聘任时签订的合同在国内工作满一定期限,拿着全职引进的钱,却没有在学校尽到全职的工作任务,是虚领报酬。对此,北京大学回应说,北大从海外引进人才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机制,被北大引进的人才绝大多数在海外具有很高学历和较高的学术成就。而且,从海外引进的人才中有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之分,两者在校任职时间有所不同,待遇也有所不同,不存在虚领报酬的问题。
学者们认为,学校为海外全职教授虚报工作时间在学术界比较普遍,并非只出现在北大。教授们因此获得的利益甚至超过了他们在国外的收入。倘若这样的说法属实,那么,希望邱成桐教授的批评能对此种现象起到遏止作用。毕竟,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经济和社会资源都相当有限,经不起如此的欺骗和挥霍。
■博客实名制:
一把双刃剑
10月,信息产业部为加强对博客的管理,拟实行“博客实名制”,并委托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博客研究组”开展“博客实名制”的研究,研究成果将提交信产部供决策参考。这引起对于实行博客实名制的利弊的热议。
有人认为,一直以来,网络是“虚拟社会”的形象已根深蒂固,许多网民在互联网上浏览和发帖,知名的帖子甚至可以为网站带来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点击量。一旦实行了实名制,互联网的宽松氛围如何维系?也有人从“言论自由”、“隐私权”等对博客实名制予以抨击。
有人担心,一旦实名注册以后,人们注册的兴趣和数目将会大大减少。其实,这种状况的真正原因是网民对于整个互联网的不信任,这一方面源自对网络信息保护状况的担心,另一方面源自目前博客上诽谤、谩骂和隐私披露泛滥的混乱状况。而这种混乱状况又恰恰源自网民们对互联网的误解性期待,即将互联网看作没有任何法律道德限制的虚拟场所,甚至带着无政府、无秩序的心态进入讨论空间,因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即对互联网的不信任导致了对实名制的恐惧,而匿名的放纵式“自由”又加剧了人们对互联网的担心。所以对于网民而言,对于实名制肯定有一个接受和适应的时间,但也会因此加强自身的言论责任感和对于网络“自由”的重新理解,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孔子标准像:
商业炒作还是统一形象
9月23日,在孔子诞辰2557周年纪念日前夕,在众多艺术家、学者等人的争议声中,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定稿。
中国孔子基金会从今年1月以来发起制定孔子标准像,6月份向全球发布孔子标准像初稿。此举在中国引起不少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制定孔子标准像是种“文化暴力”,缺乏历史依据,过于武断和粗暴。还有人认为,这一活动是出于商业目的。一些学者认为,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在每个人心目中,有不同的样貌。因此,我们要传播普及的是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于孔子长的什么样,对树立孔子的形象无关紧要。
中国孔子基金会有关负责人则表示,向全球发布孔子标准像仅是为文化传播和交流提供统一载体,不是商业行为。其设计也并非完全没有历史根据。孔子标准像定稿是在唐代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基础上,先后征求了国学大家任继愈、文怀沙、“泥人张”第四代传人雕塑家张鵂及孔子后裔等各方面的意见最终创作而成。中国孔子基金会发布孔子标准像的主要目的在于能让全世界对孔子有一个比较一致的印象,进而有利于传播其思想和学说。
■学风建设委员会成立:学风建设可望规范化
5月,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宣布成立。该委员会负责全国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风建设的指导和咨询工作,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和教育部学风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拟订高校加强学风建设、惩处学术不端行为的基本准则与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等。学风建设委员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推动高校成立相关机构并指导其工作。
近年来高等院校的学术腐败事件层出不穷,学术风气江河日下,学风建设迫在眉睫。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的成立,其目的正在于促进学风建设的经常化、规范化,希望通过加强行政监管的力量,促使高校学风的根本好转。本意虽好,效果却有待观察。因为,行政手段的管理固然重要,加强从业者的道德自律更是根本。
■博客写作:
写到最后只剩下“精英”?
如果说2005年是“博客元年”,全民皆博。而在2006年,明星、专家学者等精英博客成为亮点,如中国最大的博客托管网站博客网的博客专栏汇集学者、教授、研究者、作家、艺术家、企业界人士、官员等,他们以其真知灼见的文章树立了该网站不可替代的内容地位,构成了博客网的黄金注意力。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博客精英化,甚至还有人认为博客写作,到最后只剩下精英在写作。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严肃的带有根本性的话题——博客的精神是什么?博客是“草根”的天地还是“精英”的乐园,众说纷纭,各执其辞。有人认为博客的精神是:自由、自主、共享、互动。正是由于这种精神加上网络的普及,才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网民加入。一些专家认为,在媒介资讯过剩的时代,注意力就必然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而精英又具有吸引眼球的强大感召力,他们是使服务商在短时间内获得收益的捷径,所以任何希望在博客经济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服务商,都必然通过各种方式网罗和挖掘精英来加快积聚自己的精英博客力量。精英博客成为吸引网络注意力资源和现实中注意力资源的主要群体。互联网虽然是一个畅所欲言的场所,博客又是同处一个平台的平等交流者,但草根的声音多数是微弱的,博客注定是“精英”的乐园。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会成立:产生首批学部委员
8月,筹备了一年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宣布成立。学部由文史哲学部、经济学部、社会政法学部、国际研究学部和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组成,是社科院院务会议领导下的学术指导、学术咨询和科研协调机构。首批学部委员为47人,荣誉学部委员95人也正式评选出炉。据中国社科院主要领导介绍,社科院30年来一直沿袭了自1977年成立时的院所两级格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因此要改旧有的“学科片”为“学部”,旨在推出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贯中西、成就卓著的学术大家和学科带头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建设。
社科院学部的成立,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学者直指某些学部委员学术水平低下,属于二流学者,也有学者对学部委员的“官本位”现象颇有微词。还有的学者对通过改“学科片”和“学部”来造就“学术大家”和“学科带头人”的做法心存疑虑,汤换了,药是否真的也会换。
■“中国10大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评选揭晓:
框正经济学家形象
2月,由华尔街电讯编制的2006年《中国10大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排行榜正式揭晓,张五常教授名列榜首,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名列第二,而备受争议的郎咸平教授位居第三,林毅夫、邹恒甫、吴敬琏、张维迎、李稻葵、陈志武、田国强等七位教授也共同名列榜中。
华尔街电讯评选经济学家的指标包括3个方面:学术影响力(70%)、经济影响力(25%)和社会影响力(5%)。学术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在国际国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被引用的次数;经济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对经济增长、经济改革和产业政策的影响;社会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知名度以及话语可信度。
华尔街电讯对经济学家的评测,目的是框正被妖魔化的经济学家形象,肯定经济学家对经济改革的贡献,倡议社会(包括经济学界)停止对经济学家的人身攻击和谩骂,回归理性科学的争论和探讨。
■霍金来华:掀起对中国基础科学出路的思考
6月,被称为“活着的爱因斯坦”的剑桥大学霍金教授第三次来华,参加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与浙江大学等单位承办的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并以《宇宙的起源》为题发表演讲。
霍金教授曾于1985年和2002年两次来中国。霍金的到来,让国人再次陷入一种沉思:中国的霍金在哪儿?中国的基础科学的发展道路在哪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曾是上世纪80年代最为叫响的一句话,可到了90年代后,数理化这些基础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开始受到冷落。专家认为急功近利的评估机制是一只“拦路虎”。近年社会上与学术界滋长着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每年都要求科研人员上报研究成果和论文发表情况,过分追求数量,很不利于青年学者的成长,尤其对达到较高水平的优秀学者,在这种压力下,精力被分散而不能被集中研究重大的课题。
■网络民意:
该不该影响政府决策?
4月初,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某报的论坛上就网民与改革的问题发表看法,称“网民不能以民意代表自居”,“政府不能仅以网上的舆论来左右自己的政策”。此言一出,立刻在网上引起激辩。赞成樊纲的人认为这种观点很有针对性。
但也有人认为在大量的网上发言中,虽然有许多是情绪化、口水化、愤青式的表达,但也有真知灼见。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公民表达的素养得到了培育和锤炼,公民的声音得到了体现。在这个意义上,网络言论有着不能被否认的价值,应当得到呵护。
还有人认为网络民意根本谈不上“左右”国家政策。如果一定要上升到“左右”的层面,不仅无意中放大了网络言论的力量,也低估了政府公务人员的能力和判断力。“不能让网上言论左右国家政策”的观点,或有其良善的本意,但本质上却是无意义的,仅是一个伪命题而已。
■“伪科学”概念:
当废当立?
10月,因撰文称已故巴黎大学博士刘子华的“八卦宇宙论”是伪科学,著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被刘子华的遗孀曾宇裳以侵犯刘子华的名誉权为由告上法庭。这也掀起了民间科学家们与主流科学家们的“斗争”。民间科学家们认为,主流科学家动辄就用“伪科学”一词来评判他们的“新成果”,这使他们的原创行为受阻,精神上受到打击。
11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正海通过电子邮件给几百名学者发信——《不要让“伪科学”一词成为灭亡传统文化的借口》,号召学者们联合签名,废除“伪科学”提法。宋正海称,“伪科学”一词原来是指“伪造科技成果,或剽窃他人成果”,但现在却被人滥用,“打击的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扎根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上的挑战性的科技原创性成果和民间科学。”宋正海在信中向有关部门恳请将“伪科学”一词剔除出科普法。这个名词的去留引起科学界的轩然大波,“伪科学”该废该立,两大阵营科学家短兵相接。它被一些院士认为“非常荒唐”。
“伪科学”的概念到底是什么,这不仅仅是一场口水战,在学界热议“中医是不是伪科学”、“民间学者刘子华所提出的八卦宇宙论是否合理”这样的背景下,这种争议正合时宜并更显价值。
■经济学家:
该不该替百姓讲话?
6月,经济学家钟伟在《广州日报》著文,谈到一个观点“研究人员应该尽其所能讲实话,至于说实话的结果,官员、企业家或者百姓是否爱听,则不在他的考虑之列。”“经济学者应该替百姓说话吗?很遗憾,这不是从事经济研究人员必然的义务或者使命。”这个观点一出,立刻遭到绝大多数人的痛斥,“经济学家怎能不为民作主?”“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所谓学者大放的厥词”。有学者赞同钟伟的观点,即经济学者要保持学术研究上的独立性,他不能“媚富”,也不能“媚众”,因此,经济学家不能为任何利益集团代言——无论是穷苦大众的集团还是富人集团,他只能代表自己。
一些学者认为,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科学而科学,而是为了造福于人类与社会。也就是说,是求善。在这里,求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求善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犹如火车前行,既要有动力,也要有方向和轨道。具体到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也是一样。求真要求经济学家尽可能准确揭示经济生活的客观规律,不人云亦云,不为利益集团所左右,也不怕被大众误解。求善要求经济学家应以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而不仅仅是利用经济学知识工具为一小部分人利益或个人利益服务。
(本版执笔人:黄月平李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