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绛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2:16:29
新绛,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介于尧都禹城之间,东界侯马,西邻稷山,南与闻喜接壤,北同襄汾、乡宁毗连,土地面积593.4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人。1993年,经山西省建设厅、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评审,并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新绛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在此基础上,根据建设部、国家文物局(90)建规字第378号文件要求,新绛又被推荐申报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新绛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那么新绛为什么会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呢?为此,笔者不揣浅陋,拟从以下五个方面给予论证。
一、显赫的政治地位
新绛,古称绛州,乃是历史悠久的三晋名城之一。西周为荀,春秋时期属晋,战国时期三家分晋之后属魏。秦汉属河东郡。南北朝时,北魏于柏壁置东雍州,北周明帝时改东雍为绛州。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迁至今县城处,改为绛郡,管辖正平(今新绛)、龙门、太平、曲沃、翼城、稷山、绛县、垣曲等八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绛州总管府,管辖天下15州。次年废总管府,为雄郡。宋元时代,皆为正平县。明为绛州,属山西布政司,隶平阳府,领稷山、垣曲、绛等三县。清初依旧,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改为直隶绛州,领稷山、河津、闻喜、垣曲、绛等5县。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州改县,取“咸与维新”之义,又兼与绛县相区别,定名为新绛至今。因此,按隋开皇三年建州城计算,绛州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新绛在历史上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更增加了其政治地位的重要性。
新绛位于晋省西南,地处汾河下游,临汾盆地之南缘,当秦晋要冲,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史书记载:“伊古在昔,绛当秦晋要冲,兵家有事,在所必争”。为“后晋之都会”、“李唐之雄州”。史家雇氏景范称:绛州“控带关河,辅翼汾晋,据河东之肘腋,为战守之要区”,“马燧拔此而怀光危;朱温扼此而王珂陷;五代周备此而河东却;金人屯此而关中倾”。可见“霸业兴衰。民族消长”均与能否控制绛地关系极大。唐高祖武德初,秦王李世民就曾于绛州屯兵大败叛将刘武周,为维护新建李唐王朝的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另外,在唐朝,从长安至雁门关驰道通过绛州。此举大大有利于中央对地方之控制。
综上所述,新绛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显赫的政治地位。因此,说新绛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一直是山西南部的政治中心是不无道理的。
二、繁荣的经济
新绛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第二个原因,笔者以为当是:新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一直繁荣发达,是山西南部的经济中心。
新绛在历史上以手工业著称,商品经济发达,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据《直隶绛州志》载,早在周时,新绛即为水旱码头。发生于鲁僖公十三年(647BC)的“泛舟之役”,运粮船自秦都雍,沿渭水转黄河,入汾水至晋都绛。以后这里日益发展成为京、津、甘、陕、豫等地手工业品加工和交流的重要集散地。
新绛手工业古时已十分发达。1982年本县出土的春秋部分青铜器,其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反映了当时当地冶炼铸造、工艺技术的熟练及成熟。至唐代,铸币业十分兴盛,新绛成为“铸钱重城”,“天宝中(742-756AD)诸州凡置九十九炉铸钱,绛州三十炉。”[1]朝廷于此地设有钱监。乾元二年(759AD)九月,时逢安史之乱,各地铸币炉不能正常生产,当时全国货币主要靠绛州铸造,朝廷命在绛州铸造“乾元重宝”大钱。[2]另外,绛州的白谷、皮胶、皮衣、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砚[3]、香墨、毛笔等,在唐代都是朝廷贡品[4],当时绛州城内中城巷被称为“文房四宝街”。宋代,绛州铸造业长足发展。城内天庆观铸造了万斤大铁钟(现悬于州城钟楼)。这是目前全国发现最大最早的铁钟。在元代,绛州云雕产品初具雏形,以后工艺日臻成熟,成为北方漆器精品,除销往北京之外,还打出国门销往日本。到明清时期,手工业更是蓬勃发展,享有“南绛北代”的美称,被誉为“七十二行城”。到20世纪30年代,绛州产红色毛毡还在南洋国际手工业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另外,绛州所产梅花点舌丹、七珍丹驰誉全国。锄冶炼、云雕、文具、制药外,纺织、火柴、刺绣、皮革加工、酿酒、制醋、陶器、刀剪、木版年画等业也十分发达。产品上千种,分别销售到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中各地。因此,新绛被称为闻名遐迩的手工业城是当之无愧的。
前面提及绛州古为“水旱码头”。唐时,这里旱路交通就已十分便利。长安到雁门关驰道就丛这里通过。绛州城外设有金台驿。从州城到各县的古道、大车道也成网络。水陆交通的便利为商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城内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批零兼营。商品经济十分发达。
明清时代,绛州的金融业也发展很快,当时城内有票号20多家,“汇通天下”,为晋南地区金融中心。
综上所述,新绛在历史发展中,经济一直繁荣发达,特别是手工业、商品经济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这在山西省其他各县都是仅见的[5]。因此新绛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是山西南部经济中心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