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为什么认为中国没有哲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7:00:07
当年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哲学还容易理解——他毕竟受时代局限眼光有限嘛;但当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来到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对众多中国哲学工作者演讲时说中国没有哲学的时候,这岂止是小看,简直是目中无人的侮辱了。这让很多搞哲学的人不解。我们不禁要问:被我们视为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为什么在西方人眼中却视若无物呢?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一方面,价值标准不同;另一方面,中国哲学自身可能确实存在问题。
第一个方面无须争辩也很好理解:中西方思想文化是两套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以西方哲学范式为哲学的标尺,中国哲学当然是不合乎标准的,亦即中国没有哲学的。以往,人们只注意到这第一个方面。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毫无疑问会对西方思想家的看法不屑一顾——他们太狭隘和目光短浅了,他们对中国“无知”。若只如此,那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但我认为问题远远不是这么简单。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第二个方面——中国哲学自身可能确实存在问题。
若作如是思考,那么,我们就需要谦卑地省察自己:中国哲学自身是否存在着不配称之为“哲学”的关键因素呢?
我认为,这正是问题的实质:中国哲学中,确实有一种因素,使得中国哲学不配称之谓“哲学”。
那么,这种因素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就是——辩证法的匮乏。中国哲学中没有或缺乏哲学的核心要素——辩证法。
说中国哲学中缺乏辩证法,人们当然不会同意:《周易》中几乎每一句话都在讲辩证法,老庄哲学中充斥着辩证法!
不错。《周易》和老庄哲学都在滔滔不绝地讲“变”、“易”、“对立统一”,这与辩证法讲的运动变化没有差异。若仅仅以是否讲“变”、“易”、“对立统一”作为一种思想文化是否是辩证法的即哲学的标准,那毫无疑问中国是有辩证法即哲学的。
这里,实际上涉及到辩证法的标准问题: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辩证法?
毫无疑问,作为与形而上学对立的辩证法,如果它是半拉子的只有循环而无发展的,那就不配称之为辩证法。因此,辩证法一定应该是全面的、发展的。
因此,看一种思想文化是否是辩证法的,不仅要看它是否讲“变”、“易”、“对立统一”,最最关键的是要看它是否是讲“发展”的。正是在“发展”这一点上,中国哲学是缺失的:中国哲学只讲“变”、“易”、“对立统一”而不讲“发展”。
由于中国哲学只讲“变”、“易”、“对立统一”而不讲“发展”,故,中国哲学就陷入了对立面的无穷循环之中了——只有循环而没有突破和发展,就是黑格尔所说的“恶无限”。这一点,在中国人的历史观中充分地表达出来:“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中国历史上只有朝代的更迭即改朝换代而没有本质上的革命——社会性质上的质变,可以说与此不无关系);在普通人中,就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一切由“命运”主宰。中国哲学中,我们看到大量矛盾和对立的概念,“返老还童”、“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等等,它们可以互相转化,无穷无尽。但除了对立概念的互相转换之外,我们看不到第三个概念,比如,我们只有乾坤、阴阳、美丑、善恶、感性理性这些两极性的概念。
由此来看,西方人说我们中国没有哲学就不完全是无知和胡说八道的,而是有其合理性的。毕竟,判断一个事物的根本标准在其质而非量。而两极循环,本质上说仅仅是一种量上的交互更替,而不是超越。当然,这时就整体而言的。事实上,中国哲学中还是有一些丰富的辩证法的,只是它在整个中国哲学中不占主流而已。
在现代人生哲学中,我把中国古代哲学中乾坤这两个概念予以发展,提出了第三个概念——Qun(这个字取乾坤的左右两边构成,我在电脑上不会造这个字。在正式出版的《人的宣言——人,要认识你自己》第43页上有这个字)。想当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想当年,武则天造字,日月当空,“瞾”字横空出世,成就中国唯一一代女王。而今,现代人生哲学也造字。——现代人生哲学之后,西方人再也不会说中国没有哲学了。
2009,11,12
评论
2
点击
339
收藏
支持
1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