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警句仍不过时——达沃斯的中国元素(环球走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3:30:59
章念生
 
2010年02月01日00:00  来源:人民网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一年一度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中国元素”正日益突出。
在第四十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论坛主席施瓦布特别宣布,以中国音乐家郎朗的简短演奏来庆祝论坛40岁生日;1月28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发表特别致辞,主会场一票难求;论坛举行“天津之夜”活动,引来众多各国政要和企业家;分会场举行的中美关系讨论会,则吸引了各大媒体的眼球……
中国,成为本届年会的热门话题之一。一位欧洲知名经济学家坦言,本届年会最受关注的是中国与美国,而今年达沃斯的“美国元素”是“雪球”,“中国元素”则是“希望”。
中国被寄予厚望,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世界对中国去年经济表现的评价,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一是行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当许多国家还在犹豫不决之时,中国推出的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措施已经行之有效,其行动能力不容置疑。二是责任。去年的达沃斯年会上,许多代表都对中国能否“保八”心存疑虑,而结果是中国经济增长不但达到预期目标,还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50%,中国所担负的责任有目共睹。三是信心。事实证明,只有坚定信心,抓住时机,应对得当,才能化危为机。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外界的期望还会“加码”,比如要求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在国际安全事务方面加强“共同参与”的力度等等。有人说,这是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的一种“捧杀”战略。事实上,不管“捧杀”也好,“棒杀”也罢,中国始终是中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不会因为遭“棒杀”而低头屈服,也不会因为被“捧杀”而迷失自我。
中国依然身处发展中国家之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诸如达沃斯论坛之类的国际场合,尽管“中国元素”凸显,我们也不必太过在意。
今日中国的崛起,不是要挑战西方文明,而是寻求与多元文化共存,与国际社会和谐共处。孔子曾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一警句,仍然没有过时。
电子信箱:gjpl@pd.people.com.cn
 
(责任编辑:赵艳萍)
更多关于 中国崛起 的新闻
·曾荫权:中国崛起难逆转 将改变世界政经格局
·杨洁篪:历史决定中国发展中国家与大国地位不冲突
·中国崛起没问题 
·迈阿密先驱报:中国在拉美崛起,但不会超越美国
·香港文汇报:中国要做好领导亚洲的准备
·专家:中国崛起是一种国际政治现实
·美媒:日本人为何不能接受中国强大
·中国复兴了 西方怎么办?
·曾宪梓:中国30年后可超美 成为第1经济强国 
·美机构预测:2025年中印美三国鼎立 中俄左右美外交
相关专题
·人民网记者遍全球
·“金融海啸”冲击全球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