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小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0:20:55
谭小燕: 八十年代最漂亮的女演员老冯 发表于 2007-4-6 14:08:000推荐如果说要评选八十年代最漂亮的女演员的话,我想当年很多人都会投谭小燕的票。谭小燕以她美得无可挑剔的脸庞,征服了当年的电影界。当年,甚至有人预言,她将成为刘晓庆、陈冲等明星之后的又一个超级明星。然而,她终究只是把她的美丽在银幕上闪了一闪,不久便销声匿迹。

    生于1965年的谭小燕是黎族人,老家是海南省通会市。1978年,谭晓燕通过考试进入广东省舞蹈学校学习。5年后的1983年,谭晓燕毕业后回到了当时的通什歌舞团当了一名舞蹈演员。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创造的。当谭晓燕毕业一个月后,根据广东作家孔捷生小说《南方的岸》改编的同名电影来海南拍摄,当时需要一名黎族小姑娘,剧组便去通什歌舞团挑选,结果,舞蹈功底扎实的谭晓燕以绝对优势入选,从此步入影坛。

    1986年,北京电影学院的许同均老师正在拍摄一部名为《珍珍的发屋》的电影,谭晓燕以青春的气质与秀丽的形象引起了导演的注意,顺利进入剧组。 1986年底,经人推荐,谭晓燕又进入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剧组。后来随著《便衣警察》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谭晓燕随该剧红透大江南北,谭晓燕的名字也为国内许多观众所熟知,瞬间,谭晓燕进入了一流女演员的行列。当年,她漂亮的面孔成了挂历上的常客。

    乘著这股大好势头,谭晓燕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主演了《椰城故事》(1986)、《点点滴滴》(1987)、《轮回》(1988)、《南行记》(1990)、《过年》(1991)、《泪洒台北》(1993)等电影,名气在国内外都非常响亮。这些影片中,我印象深刻的有根据王朔的小说改编的《轮回》以及汇聚了赵丽蓉、李保田等明星的《过年》。她在《轮回》中展示了她娴熟的舞蹈技巧,她在其中的清丽扮相,一下子俘获了影迷的心。

    她开始走红的时候,巩俐还没有崛起,人们对她寄予了厚望。

    但是,谭晓燕没有担当起这份厚爱!当年明星出国大潮也影响到了谭晓燕。在1993年在台北拍完电影《泪洒台北》之后,谭晓燕也出国了,而且一去就是7年时间,而这7年却是国内影视圈发展迅速的时期,巩俐已然迅速崛起、同样漂亮的许晴甚至也在冉冉升起,许多原来并不为人所知的演员通过发展,也成为了国内当红明星。谭晓燕却已经逐渐被国内影视圈遗忘了!

    1999年,在国外已经生活了多年的谭晓燕,又回到了国内,回到了喜欢她的影迷视线里。首先,她在导演陈家林执导的历史题材电视剧《法门寺猜想》中担任女主角。2000年,谭晓燕又在描写植物学家蔡希陶生活的主旋律题材电视剧《大地之子》中出任女主角。此外,《大明宫词》等电视剧中,也经常出现她的身影。直到2002年,谭晓燕才在自己公司参与运作的电影《紫色的梦》中出演女主角,续上了从《泪洒台北》之后9年之间没有主演电影的历史“断档期”。

    看来,明星是不能轻易离开观众的!

海南本土明星谭小燕 一直在海南行走[组图]南海网 http://www.hinews.cn 2006-11-07 1:40 来源: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发表评论]

   谭小燕,黎族,海南省通什市(现为五指山市)人。中国电影演员。她12岁初中没毕业就考入广东省舞蹈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海南自治洲歌舞团。

  1983年开始从影。在影片《南方的岸》中饰一黎族少女,相继演出《椰城故事》,开始走上影坛。

  谭小燕是第一代海岩剧的女主角,演过众多被称道的角色,是海南最亮丽的明星之一。


谭小燕  图/记者 丁川

  南海网11月6日消息:谭小燕是八十年代最美丽的女星之一,是海岩剧的第一代女主角。众多的光环在电视剧《便衣警察》播出后,瞬间从全国的各个角落纷至沓来。一夜成名的谭小燕还有些惶惑,这个从海南黎家山寨走出去的姑娘,一下子把众多人的目光吸引到了海南岛上。所有的人都在惊叹,原以为荒蛮闭塞的海南竟有这样美丽的风光,还有这样美丽水灵的姑娘。时至今日,仍有众多的影迷会来信问起谭小燕的近况,她那时曾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偶像。

  在报社门口初见谭小燕,我直觉惊艳。一个在影视圈中行走了二十多年的女子,竟还能如此年轻俏丽。一袭白底红花的蓬蓬裙轻巧快乐,显见得谭小燕的心情甚好,有一种清爽的活泼。

  在报社咖啡厅采访谭小燕,工作人员会不时假装加水,走近谭小燕身旁。能近距离地接触他们喜爱的明星,自然是难抑兴奋。

  坐在我面前的谭小燕,安静恬淡,不似娱乐圈中的喧嚣。从《便衣警察》中饰演的萌萌开始,她就一直是清纯、亮丽、妩媚的,转眼十多年,但岁月并没在谭小燕脸上留下多少印记,如今的她依旧那样光彩照人,依旧眉眼带笑。

  1993年,正是冉冉红星的谭小燕,突然心血来潮,萌发了自己创办影视公司的设想。没太多思虑,她就开始着手筹办和运作。由于经验不足,她投资的两三部短片均没有打响,但所有这些经历都让她进步。那一年的年底,她毅然出走国外,她说那时就是一股心气,没太多的瞻顾,只想开阔自己的眼界,让自己长些见识。关于在外面的经历,谭小燕似乎不愿多提。

  1996年底,谭小燕回到国内,圈中似乎物不是人也非。但导演和观众不曾忘了她,回国未及洗尘,她就得到陈家林导演的邀请加盟电视剧《法门寺猜想》,并且出演其中的女一号。更令谭小燕兴奋的是,这个人物的年龄跨度从18岁少女到60多岁的老妪。

  这些年,谭小燕一直在马不停蹄地接剧本,拍片,空出来的时间,就飞回海南。

  而今,谭小燕正在着手筹备建立自己的文化公司,力主推介海南的民俗,尤其是黎家的织锦。黎锦已渐至没落,她说她要把这黎族先民的文化好好地保存下来。谭小燕最后谈及的理想让我感动,把娱乐圈的面具扯下,她显露出黎家女儿的淳朴,这是最富魅力的姿态,海南的,性情的。

  对谭小燕的采访颇费周折。找了许多朋友,拨过不少电话,方才从一同穿越中国的同伴处找到她的联系方式。而此时的谭小燕却正在国外。

  10月31日,刚从国外飞回海口的谭小燕去参加了省体改委举办的公益活动,一直忙到晚上10点,她几乎没有喘气的时间。而第二天的清早,她还得赶赴北京拍片,为了不失约,谭小燕在夜里11点多钟,一个人开着车,匆匆赶到我们报社接受我的采访。 ■初出茅庐受委屈

  12岁就开始离开海南到广东上学,这种经历在当时的海南人中并不多。谭小燕也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

  记者(以下简称“记”):每一次回海南都要这么赶吗?都出席一些什么样的活动?一点个人的时间都没有?

  谭小燕(以下简称“谭”):是的。每一次回海南来都觉得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都是一些公益活动,能为家乡人做多少算多少吧,趁着自己还能有点余力可以帮得上忙。在演艺圈呆的时间长了,就很难再有个人的时间和空间。家里人看着我这么忙碌,挺心疼的。


本张图片由谭小燕本人提供

  记:现在常回老家吗?现在您出生的通会市已改成五指山市了,回来后会不会产生疏离感?

  谭:每次回海南来都尽量回老家一趟。而且我参加的公益活动大部分也在保亭、陵水一带,回老家看看不算麻烦,只是有点赶。我至今都十分喜欢我出生的这个城市,很干净,像个漂亮的小姑娘。我希望我的家乡将来能变得更好一些,现在显得过于冷清了。

  记:从资料上看,您的境遇似乎很顺,进入演艺圈并且成名,好像不费半点周折?

  谭:其实也没表象上看的这么顺利。我从小是比别的小孩幸运些,12岁初中还没毕业就考上广东省的舞蹈学校了。那个时候,这件事成了我父母的骄傲,邻居们见了我就夸。在学校时,我一直都是尖子生,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毕业后我的境遇就没那么好了,当时我被分配到海南自治洲歌舞团,团里排资辈的风气特别浓,我学了五年舞蹈,却没有机会上过一次舞台跳舞,在那段时间里,我的工作是当报幕员。我抗争过,但没有用。刚毕业的那几个月,我天天都哭,一点工作的热情都没有。

  ■一夜成名很淡然

  1983年于谭小燕而言,是极富纪念意义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当时正筹拍影片《南方的岸》的导演,从此开始走上影坛。而后赵宝刚慧眼识珠,《便衣警察》中的萌萌清纯漂亮,几乎是谭小燕的本色出演,她成功了,一夜之间成为了被人随时关注的明星。

  记:那时有过当演员的念头吗?

  谭:没有。当演员纯属意外。那是1983年,《南方的岸》这部电影正在海南取景拍摄,当时导演需要找一个黎族演员。那天导演和几个剧组工作人员一同到我们团里物色人选,我的同事们都正在台上展示才艺,而我被领导吩咐给候选人送一些铁丝去当道具。我没想到导演却一眼相中了我,我手中的铁丝到最后也没送出去,因为我当时兴奋得有点不知所措了。我至今还很感激这位导演,我的人生因此而改变了。

  记:《南方的岸》上映后,开始有片约了吧?

  谭:是的。我在片中的表演得到了导演的认可,同时也给我自己带来了很多机会。1986年拍摄的影片《珍珍的发屋》的导演就是看了我在《南方的岸》的表演后才找到我的。在这部影片中我演一个叫阿香的女孩,因为影片全程都在海南拍摄,是我熟悉的生活环境,所以我演起来很放松,导演后来说我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对爱侣的期待与疑虑。那个时候没有网络,专家的评论是很能左右你成长方向的。我很幸运地得到了大部分专业人士的肯定。所以单在1986年,我就接拍了几部电视剧,在《一代风流》中我演的是清纯的南国少女区桃;在电视连续剧《家·春·秋》中我饰演鸣凤。这些电视剧都根据名家作品改编,且那时电视刚刚成为城市中人们娱乐的最轻松的方式,因而我很快也就被人认知了。赵宝刚导演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注意到我的。

  记:后来赵宝刚是怎么找到你的呢?他从一开始就把你定为《便衣警察》的女主角?

  谭:赵宝刚要找到我并不费事。拍完《珍珍的发屋》后,赵宝刚导演就来找我去试戏。但我发现当时去试戏的人太多,想着自己也不是演员科班出身,希望太渺茫,就决定放弃。那时已近年底,我听了父母的劝,回海南过年了。但过年期间心里一直也不安生,后来又从别人那里了解到这部电视剧确实不错,心里就老是打鼓,后来在一个朋友的鼓励下,我给赵宝刚导演打了电话。导演接到我电话时很高兴,当天就让我赶到剧组试戏。那天和我试戏的是胡亚捷,我的戏份是问母亲要20元钱。导演后来说我试戏时很有感觉,入戏很快,爆发力很强,所以当时他心中就定下我了。

  记:《便衣警察》的制作班底很强,当年的赵宝刚和冯小刚都是现在响当当的人物了。你们现在还常有联系吗?

  谭:想想那段岁月确实挺让人留恋的。赵宝刚导演是个很幽默睿智的人,性情也很好,给演员说戏时态度都很温和,极少发火。他善于引导演员入戏,人也很好。拍《便衣警察》时,因为我太小,也比较可爱,他还认了我当干女儿,至今我们关系都不错,他是个令人尊敬的长辈。冯小刚当时是美工,他是个比较内秀的人,不喜欢说话,在拍摄现场有时一天都难得见他说几句,他人也不错,个性不算很强,跟大家也相处得比较融洽。但跟冯小刚后来的合作不多,大家也就渐渐失去联系了。

  记:成名后感觉如何?生活变化很大吧?

  谭:应该是有些变化的吧,但我不是很敏感。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街上遇见我的中学同学,我很高兴地跟她打招呼,结果她却站得远远的。后来她告诉我,她那天很紧张,手心都出汗了,就觉得我是高高在上的。但我自己很清醒,我明白这一切都是虚名,往后的日子还得靠自己的努力。当然,成名后机会就多了很多,自己也逐渐能有选择剧本的主动权。

  ■沧海桑田心系海南

  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初的谭小燕是《大众电影》杂志封面的常客。1993年,正当红的谭小燕突然心血来潮,萌发了自己创办影视公司的念头,没太多思虑,她就开始着手筹办和运作。因经验欠缺,她投资的两三部短片均没有打响,但所有这些经历都让她进步,人生原本在于累积。那一年的年底,她毅然出走国外。

  记:好像演完《轮回》后你就出国了?当时你那么红,是什么事情促使你作出如此重大的决定,竟能全身而退?

  谭:我很少去谈及那段时间的经历。当时就是想换个环境,迫切希望到国外走走,也没别的,只是开阔一下自己的眼界。那几年,我就当自己是去学习的,我去过香港、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瑞士、加拿大、美国等许多国家,每到一个国家,我都会去当地的影院看电影,就奔着学习来的。在国外的生活似乎也没什么可说的,倒觉得饮食是个大问题,平时就是一个汉堡,一杯可乐外加一袋爆米花,后来我实在太想家了,想念国内的老朋友,觉得自己不适合国外的这种生活环境,就回来了。也没想过要退隐的事。

  记:回国后是不是觉得陌生了?有没有危机感?

  谭:危机感谈不上,但确实一切都变了。很多人很多事都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但这是没办法的事,生活天天都在变化。好在有很多老朋友还是惦着我,回国没多久,我就开始拍片了,所以也没心思去想太多。

  记:去年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在传你和齐秦恋爱了。知晓这消息时是什么感觉?

  谭:这算是我唯一的绯闻吧。和齐秦一直只是好朋友,工作不忙时大家常聚了一起喝喝酒,可能就给别人造成这种假象了。我和齐秦在看到这些消息时也不生气,大家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也就无需去辩解了。清者自清嘛。

  记:对近前的生活有什么特别的规划吗?是否把演员当成终身的职业?

  谭:没具体地规划过什么,拍不拍片得看剧本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现在已不是浮躁的年龄了,很多事情会考虑得更周全些再投入。我的新剧《采桑子》估计到年底能结束,到时我会回海南来。将来几年,我想把我们海南的民俗文化好好推介一下,尤其是黎族的织锦,已濒临没落了。现在,我正着手筹备这个事情,我已让家人在家乡那边寻找会织绣的人,估计明年会落实下来吧。我真的很想为海南做点事。

  ■谭小燕星光再现

  谭小燕重回演艺圈后,戏约不断,且人物的跨度很大。从全程在海南取景拍摄的《椰林大道东》的知识女性,到《越王勾践》中的勾践夫人,都受好评。而今,她正在北京参与40集电视连视剧《采桑子》的拍摄。《采桑子》根据获得鲁迅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叶广芩同名长篇小说改编,是著名导演林汝在《四世同堂》、《便衣警察》后重出江湖的又一力作,谭小燕在其中几集是绝对的主角,出演一个满清贵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