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评估与李开复给高校的九点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6:17:51
    1. 高校办学要以高质量教学为目标,尽量避免过分扩招、过分产业化的行为
        始自上世纪末的大学扩招,使得大学生数量增加很快。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340.87万人,而到2006年,仅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达到413万人。当汤敏先生在1998年提出大学扩招的概念时,曾经明确地说要“防止一哄而上、不注重质量的方式扩大招生”。
    但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大学特别是民办学校迅速扩招,虽然学生数量明显增多,却没有达到多培养人才的目的。有些学生学习四年后才发现在学校学的知识不符合企业的要求,导致就业困难,最近甚至发生了大学生毕业后为了就业再去重考中专的事情。
    目前,出自一流高校的毕业生仍颇具竞争力,但是过分的扩招和那些利益当头的“教育家”们也确实损害了一些普通高校以及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培养了不少“需要培训”或“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
     除了扩招之外,最近几年,高校中还出现了其他一些负面的例子。例如,某著名高校的教授居然在国家投入巨资的芯片研发项目中造假,大肆骗取科研资金和学术声誉;一些高校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中屡次发现抄袭现象;少数大学教师为了评职称,大量发表粗制滥造、生拼硬凑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我想,之所以出现这些不良现象,其原因大多可以归结为高校中少数教师和管理者为了个人或局部的眼前利益,忘记了高校教书育人的“天职”,忘记了“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即便是在正常的教学和科研领域,过于强烈的“功利心”也是有害无益的。例如,大学在学科调整和设置时应当紧紧把握现代科技发展的大方向,寻找21世纪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向,但在另一方面,大学绝不能仅仅根据最近一两年中人才市场的“动向”而草率地设置一些看似热门、实际并没有太多学术内涵或学术底蕴的专业。
    学校可以对它提供的教育适当地收费,也可以提供正当的方法来帮助老师得到合理的待遇,更可以期望学校产生的知识产权帮助积累学校的资产。但是,我们应该杜绝那些为了眼前利益而伤害学生、伤害学校、伤害教育的做法。

    2. 高校要有准确定位和鲜明特色,减少研究型大学,增加职业学院
    21世纪的企业既需要博士也需要技工。但是,今天的高校培养了过多的博士、硕士,在技工、服务人员的培养上却严重不足。从数量上看,我个人觉得,考虑到今天中国的实际人才需求和实际师资分布,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职业专科学校之间的比例保持在1:20:40左右较好。无论社会进步有多快,社会总是需要最多的技工、服务业者,其次才是工程师、公务员,而最少的是科学家、研究员。1970年代时,我们常常因为看到天才被送入工厂或农村而扼腕叹息,但今天,我们更该担心那些学生进入二流学校读了个无法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硕士、博士,白白浪费了时间和资源。
    这个问题源自国内高校在选择自身定位时普遍存在的求大求全,追逐“一流”的心理倾向。现在,不但一些有实力的大学提出了赶超欧美先进水平的口号,就连一些资源有限的院校也纷纷提出要将学校办成“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许多大学通过院校合并迅速扩大自身规模,并不断进行院系调整以扩大学科涵盖范围;一些高校在缺乏相应教学资源的情况下盲目扩大招生人数;一段时间以来,筹建扩建“一流”的产学研基地、研究中心等等,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些大学最重要的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我建议中国高校在考虑自身定位时,应首先全面考察、衡量自身的资源配置、发展潜力、产业环境、区域和人文特色等相关因素,并结合以下几个思路准确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研究型大学、以教学为主的大学以及面向职业教育的高校应相辅相成、平等发展,并最终形成从高端的科研攻关到人才培养、职业培训的完整高等教育布局。
    ●中国只需要较少量的研究型大学,以培养世界一流的研究型人才,而不需要过剩的二流研究机构和二流研究人员,因为研究看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在选择自身定位时,高校不要仅为了争取经费或政策支持就盲目地为自己贴上“研究型大学”的标签(政府管理部门也应从经费和政策等方面加以合理引导);少数真正具有研究型大学实力的高校则应当始终把赶超世界一流科研水平作为发展目标,而不能仅仅用科研项目或学术论文的多少来衡量自身的发展水平。
    ●在研究型大学之外,应当有一大批注重教学实践、致力于培养合格人才的院校。这些以教学为主的大学在学科设置上应避免过于专业化的倾向,多从学科的实用性和满足产业需求等方面着眼,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多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际工作的机会。在师资配备方面,应多考虑聘用教学经验丰富或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
    ●此外,中国还需要更多面向职业或专科教育、有准确学科定位和鲜明学科特色、紧密围绕企业需求培养实用化人才的专科院校。以德国为例,德国产品的质量是世界闻名的,而这些产品质量的保证就来自于其“双元教育”。虽然德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普及,但高中毕业后选择继续学习的学生中,只有一半进入大学,另一半则进入职业学校。从职业学校毕业的技工的薪资与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博士相比并不逊色。中国兴办职业学校,不但是对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有益补充,而且它们的数量和质量更直接决定着中国未来的人才结构是否合理,以及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后的就业危机是否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最后,每所高校都应该像成功企业重企业文化建设那样,努力寻找并发扬自己的办学特色,用鲜明的教学风格而不是庞大的教学楼群吸引人,用优美、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校规、校训培养人。
    3. 学位教育要有的放矢:提供高水平、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院
    大学校园里的“考研”热潮一年高过一年,除申请出国留学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国内考硕考博,而不是直接找工作。这一方面是由于研究生逐年扩招,考硕考博的门槛相对降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常大,不继续深造,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当然,研究生数量的适量增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但如果盲目“考研”现象过于普遍,或是不切实际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以及高校科研的质量就势必会受到影响。对于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队伍,现代企业真正需要的是研究素质过硬、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的研究员,而不是仅仅为了得到学位而读书、发论文的学生;与其培养出许多不合格的研究者,还不如让这些人在本科打好基础后就直接投身具体的实践工作。因此,无论是高校还是学生,都应当慎重对待研究生教育,努力使研究生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提高。
    在高校方面,学位教育及其管理一定要有针对性,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科研性为主的院系或实验室应当将培养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为最高目标,鼓励学生完成博士学位,或尽量招收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并在教学、科研过程中紧紧跟踪国际最新的科研动向,更多地承接与国际水平接轨的高质量科研课题。而那些以培养专门性人才为主的院系,如医学院、法学院和商学院等,则可以将重点放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走出校门后尽快适应专业工作。更多的技术性或偏重职业培养的院系,则应将教学重点放在本科生的层面,努力培养出满足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
    4. 始终把企业作最重要的客户,引导学生重融会贯通,杜绝读死书
    “客户意识”对于大学而言同样重要,如果能始终把企业作最重要的客户,时刻关心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就能真正在“客户”心目中拥有良好的口碑,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基地”。可以说,企业客户对高校的最迫切也最强烈的一个要求是:培养能够更快融入企业的学生——也就是说,不要读死书的学生,要融会贯通、思想活跃、善于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员工。
    中国的教育体系过于强调背诵记忆、应付考试。应试造成学生每天拼命地读书,把成绩和文凭当作唯一的目标,这样的教育模式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成功是背道而驰的。应试教育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地重复旧的知识,不允许有创新的想法,这就扼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创造力。
    有位同学对我说:“学英语的同学精通英文的语法,甚至连古英语都了解,但却无法跟外国人对话,这在国内叫做'哑巴英语’;学计算机的同学,四年下来,连两千行代码都没写过,不过在试卷上倒是能得满分,这是否该叫做'纸上工程师’?”这些“哑巴英语”、“纸上工程师”对社会是没有价值的,这样的学生不会被企业重,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而学校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则严重地违背了“始终把企业作最重要的客户”的精神。
    西方有一句名言,“听过的我会忘记,看过的我能记得,做过的我才理解”。在学校学习,一定要融会贯通,不能只是死背书本,一定要动手实践。一方面一些学校在教学时不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只知道学习“死”的知识,而不知道去寻找或创造机会,将学到的知识用在具体的实践当中。
    融会贯通也意味着你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要知道,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每一个问题都是模糊和不确定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动手,需要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同时,能够真正对应用知识的方法和理念融会贯通。高校应该脱离“非黑即白”的思维,与其告诉学生一个“正确答案”,不如鼓励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理解问题。因为在真实的世界里,几乎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两面性,一个负责任的教育应该让学生能够全面理解问题,即使我们希望学生更认可其中之一。
    5. 始终把学生作最重要的资产,给学生提供最好的资源和服务,让学生获得最多的选择与尊重
    学生是高校最重要的资产,这一说法并不夸张。因为高校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优秀的人才,是为所有学生提供一个最适宜学习和成长的教学与生活环境。在那些真正懂得学生的重要性的教育家们看来,大学中的所有设施以及所有教职员工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的利益和需求是他们眼中最重要的利益和需求。
    对高校来说,能否为学生提供真正先进的教学理念、科研氛围,能否让自己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竞争环境,这也远比建设了多少“大学城”或“重点实验室”重要得多。例如,互联网现在已经成为学习最好的渠道,尤其在国外大学网站上有许多开放式课程可以用于提升学生的素质和知识。但是,许多大学现在还不允许学生到国外网站访问或者要加收昂贵的网络使用费用。如果学校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提供免费和迅速的互联网服务远比建大楼重要得多。
    此外,我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就像前面曾经指出的,在21世纪,顶尖的企业需要的是有激情的人才,而人的激情总是源于他的兴趣。所以,如果高校要培养企业需要的21世纪人才,就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专业的机会,否则大部分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就都浪费了。
    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申请大学的时候,大家往往把学校名气或家长意见放在第一位,进入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对专业没有兴趣。作为一个曾经选错专业的学生,我特别感谢我的大学允许我转系,让我毫无阻力地离开了我没有兴趣的法律系,加入了我热爱的计算机系。后来让我更有感触的一件事是读博士时,学校居然让所有的学生选择自己的导师。后来,当我跟随我的博导做了一年论文后,我大胆提出与导师的思路截然不同的技术方案。当时我的导师说:“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他的鼓励最终促使我沿着自己的道路获得了成功。这种尊重学生、提供选择、因材施教、鼓励创新的教育理念是中国大学需要向美国学习的先进的教育思想。
    许多学生还对我说,有许多老师上完自己的课程后就彻底地与学生失去了联系。这样做表明老师并没有把学生作学校最重要的资产。我希望能看到更多老师愿意真心实意地为学生服务,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去选择。
    我想,如果国内大学中多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家和管理者,如果高校始终能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国内高校盲目扩张、盲目攀比的风气就可以被良性竞争和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的氛围以及真心为学生的气氛所取代。
    6. “教学”与“研究”同等重要,鼓励并嘉奖优秀教师
    中国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着一种重“研究”而轻“教学”的倾向。在评价院系或教师业绩的时候,发表了多少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或完成了多少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往往成为了最重要的评价标准。至于一个院系在教学改革或课程设置上花了多少精力,或一名教师在培养学生方面投入了多少心血,却往往少有人过问。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是激励学生向上、好奇、兴趣最好的方式。所以,重“研究”而轻“教学”的体系可能扼杀未来的21世纪人才,以至于无法满足企业客户的真正需求。
    例如,此前媒体曾报道,某著名高校的一位老师的教学水平有口皆碑,他教授的课程在学生网上评教活动中以罕见的满分居全校之首。很多学生称他为“我碰到过的最好的老师”。源于对这位老师的敬爱,在他去世后的三天内,该校BBS上竟发表了学生千余篇悼念文章,学生还自发筹资为他出版纪念文集。但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教师,因为一直以来不愿为晋升职称而“炮制论文”或“疏通关系”,于是被为“没有像样的科研成果”,至死也只是一名讲师。
    这种重“研究”而轻“教学”的倾向必然会阻碍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和人才战略的实施。事实上,教学与科研对高校来说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高校管理者应当要求所有的教授都要教学,并且应该从教学评价体系、教师评级和奖励制度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引导,使偏重教学和偏重研究的教师拥有同样的发展空间。
    7. 为教授提供有竞争力的科研环境,吸引真正的海外人才归国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中国大学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师资问题。这个问题在研究方面特别地明显。在我工作过的多家企业,每年招聘时都会收到数千份中国大学毕业的博士的申请。可不幸的是,除了很少顶尖学校的博士外,大部分博士所做的研究课题都是陈旧或者没有意义的。我想,这个问题主要可以归因为一部分博士生导师的能力有限,并没有站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每年我都会看到数千个花费了三到五年的时间读博士、却在事实上降低了自己的竞争力的应聘者。我不得不郑重提出:中国高校应该重点突出地为少数研究者提供最有竞争力的科研环境,并且尽量吸引真正的大师加入。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出满足21世纪企业或科研单位需要的博士生来。
     我在中国去过的几乎每一所大学的校领导都曾向我抱怨留不住人。最好、较好、甚至中等的学生毕业后,出国的出国,就业的就业,都不愿意留校任教。待遇不好造成师资不足,师资不足造成学生不满,学生不满造成老师社会地位降低,低的社会地位造成待遇更上不来。这很容易形成一个危险的恶性循环。
    因此,中国高校必须从根本上着手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提供一流的科研条件,为优秀教师提供一流的待遇,用开放的管理理念和优越的物质待遇留住最好的教学与研究人才。这些需要先从一流高校做起,然后逐渐向其他高校辐射。此外,为教师队伍引入合理、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晋升体系,以及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学习美国高校设立“终身职”制度、“同行评议”制度等,也是完善教师管理制度的必要举措。
    的确,中国的高校目前也吸引了一批海外归来的学者,其中一些是蜚声国际的(例如清华大学聘请的姚其智教授),但是还有更多却并不是真正学问出众的学者。在吸引海外学者归国的计划中,学校不要忘记目标是找最好的学者,而不是找普通的“海归”。对于那些公认的“大师”,希望高校不要急于给他们加上“行政头衔”(当然,优秀的教授也应该可以享受等同于“院长”、“主任”、“委员”的待遇)。学校应该让那些适合处理行政事务、善于管理的教授去担任行政职务,而把那些热心于教育,擅长科研教学的老师留给学生。
    8. 除了高智商,也要培养高情商、高灵商的学生
    21世纪既需要高智商,也需要高情商、高灵商,因为在“平坦”的21世纪,几乎没有哪份工作不需要很好的人际合作,而且,这些合作可能是跨国界、跨领域、跨公司的。要做一个21世纪的人,就必须能够与人沟通合作。印度著名企业Wipro的首席执行官保罗曾说过:“我可能早上和一个美国人合作以便更好地与某印度公司竞争,中午向一个中国人下订单,下午和一个法国人签约,晚上把产品卖给英国人。我们能把任何工作移到任何国家。今天的人才不但要适应这种国际产业链中的合作与竞争,而且更需要具备自觉、上进和沟通的能力。”
    在开复学生网,学生提出最多的问题是关于为人处事的问题。因为学校注重成绩、智商、考试,但是没有在心理成熟、人际关系、团队精神、道德人品方面给学生足够的指导。近期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自杀率增高也是这个问题的延伸。其实在企业里,高智商只是成功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情商和灵商的培养。
     我曾在中央电台《对话》节目中和一位中国大学副校长讨论学校与人才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学校的职责在于培养高智商的人才,而我认为除了聪明才智之外,学校必须培养守诚信和有团队精神的人才。守诚信就是“灵商”,团队精神就是“情商”。因为大学四年既是学生可塑性最强的四年,也是学生最容易被误导的四年。如果只重培养智商,则走出校门的人才很可能成为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畸形”人才。大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大学生。
     为了增加情商或灵商,最好的方法不是加开一些这方面的课,而是让学生经过实践从参与中学习。我建议高校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素质训练,帮助学生利用学生社团、项目合作、暑期实习等各种机会,培养情商、体商和灵商等方面的潜质,让学生学会思考、沟通和参与团队合作的基本技能,为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学生社团是很好的机制,但是应该让这些社团作为为了学生而不是为了校领导而存在的团体,鼓励所有的学生参与,而不是把奖励、机会都给了学生干部。在这个身体力行的环境中,老师必须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作为学生的楷模,老师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9. 大胆尝试新的教育理念,建立“世界级”中外合办大学或私立大学
    21世纪的人才需要21世纪的一流高校。中国高校和欧美一流高校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向欧美一流高校学习,在各个领域与他们开展广泛的合作,是提高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捷径。中国高校可以尝试通过与欧美高校合作,学习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将其在管理、师资、科研、教学、招生、科技成果转化、园区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先进经验与本校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真正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正确道路。
    国内大学以公立大学为主,私立大学(即民办高校)的数量仅占大学总数的10%左右(据教育部2005年5月的统计数字),且多数为专科院校,其总体教学质量还远远无法与公立普通高校相比。但在高等教育最发达的美国,80%以上的“世界级”大学都是私立的。在这方面,中国是不是也可以借鉴美国私立大学的成功经验呢?
     除了学术、教学的合作之外,美国高校的录取政策也非常值得借鉴。美国大学的学费一般比较贵,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但即便在那些收费昂贵的著名私立大学,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也很少会为筹措学费发愁,因为美国政府和几乎所有大学都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各种资助政策,用奖学金、助学金、低息贷款、商业贷款等不同资助方式的有效组合彻底解决了低收入人群的后顾之忧。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已实施一段时间,但是遗憾的是,至今我仍然没有看到真正的一流大学来到中国办学。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真正世界一流的高校与中国高校合作开办分校。
    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为教育改革实践一种新的方式,就是创造一个实例——比如在条件许可时,尝试着建立一所一流的私立大学。一所新的私立大学有足够的自由去使用新的思路,推出新的机制。如果这所私立大学成功了,它就证明了在中国实施类似模式的可能性,并且大幅度地降低了风险,同时它也将成为一个办学的典范。李岚清总理在《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中说:“教育就像一辆汽车,公立学校是大轮子,私立学校是小轮子,与外国的合资学校是另一个小轮子。一个大轮子和两个小轮子将推动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这充分表明了私立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写在最后的话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但是,中国若想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就必须拥有足够数量的自有知识产权,拥有一大批一流的、勇于创新的现代化企业,拥有为数众多的杰出学者和优秀领导人……而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条件都是——中国必须首先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拥有满足21世纪人才培养的一流高校。
    希望有一天,当我参观中国高校时,校长能自豪地为我引荐该校聘用的学识渊博、声名卓著的大师,而不是带我去看华丽的大楼;希望校长可以激情地畅谈无私的教育理想,而不是无边的校园;希望从高校里走出的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得到21世纪企业的认可,而不是徘徊在失业的边缘;希望发展教育、满足企业客户需要的理念真正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而不是被束之高阁……我想,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