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6:36:38
                                                                    浅谈选择
   “人这一辈子全凭撞运气;撞对了父母,舒坦一辈子;撞对了爱人,幸福一辈子;撞对了领导,顺当一辈子;撞对像你这样的朋友,开心一辈子。”这是一则短信,读起来有一种很温馨舒适的感觉,然而这里的“撞”权可理解为人生当中的“选择”。一个人的一生不知道要经历多少选择,往往都是在选与被选之间抉择,并且这种选和被选有时候并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而是一种潜在的形式。

 有人说:“人生下来除了自己的父母和长相不能选择,其他的都可以选择。”这种说法也是就某一方面而言的。生活在这个纷扰的社会,选择与被选是双项的,无论是从个人的角度还是从国家的命运来讲都有时代性和机遇性。当你选择对方的时候,别人也在审度你的分量。一般来讲,这两个角色“选”是处于主动,而“被选”则反之。但是,并不代表处于主动就是一种好的趋向,而被选也并不意味着就坏。

     记得上学期间,择业性的毕业考试,老师都会再三强调其重要性,让我们慎重对待并慎重选择。择校和实力往往是相辅相成,成正比的,所以每次你所作选择的同时,被选也潜意识的应运其中。

      当你踏入社会,事业、爱情、婚姻……这些人生必经的路程就会接踵而至,也更能让你体会到选与被选的存在。当一种条条框框以及风俗礼仪,会约束你的选择和被选,就会让人觉得一种未曾迷惘的感觉萦绕心头,此时果断刚毅也好优柔寡断也罢,在抉择的前期总会有一段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情形。

有时候,一个人的人生困扰就体现在这种层出不穷的选择之中。如帕瓦罗蒂在教育和音乐断然的选择,才孕育出一位世界美声男高音歌唱家;有了司马相如用琴挑文君的伎俩,才有文君断然不顾其父的阻挠,选择了司马相如为后人留下了《凤求凰》的这段佳话;管宁和华歆的交往也因志不相投而显得管宁在择友方面是如此的泾渭分明。由此可见:一种职业,一段姻缘,以至于一个朋友的选择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同的命运也能体现自我的人生观。

       通常人们认为国泰则民安,然则,国泰也是人所为,国君要具有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广纳贤才。陈志坚曾在《大唐:如此江山》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朝代的气质如何,往往取决于开创者。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虽然也是出生武将,但似乎缺少了点气概。宋人的最痛,就是幽云十六州被割占,但赵匡胤首先想到的是拿钱赎买。”所以,关键人物关键时期的选择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利益,也涉及到国家的安危。

   袁腾飞在《百家讲坛》中所言的南宋皇帝赵构天生神力,文武双全却选择了逃跑,成了被后人所耻笑的“逃跑皇帝”。所以,他的宋民要过着民不聊生,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了。从个人到国家再由国家到个人就成为一种循环的链锁,这种选与被选的厉害关系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了。

 古人常言:“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待。”就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最为混乱的时期,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历史阶段。各个学说都纷纷出台,游说者不辞辛劳的奔波于各诸侯之间,选择合适的君主方显其谋略之功,如纵横学说者苏秦,在处处碰壁之后,选择了能彰显自己才华的处所,使各个诸侯国之间相安无事数十年。

由此看来,个人的选择至关重要,同样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是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有时候一次微不足道的选择不仅仅是受用一时而是受用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