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自由要把握一个尺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10:47
言论自由要把握一个尺度
   读《那个叫鲁迅的终于从教科书里滚蛋》想到的、、

心理上的问题你要心里上去解决,物质上的东西你要靠物质上去解决,但所有解决什么你要先认识这个物质的世界,然后再是唤醒人心灵上的东西,如果你连物质的肉体都不存在了,那你的精神上的东西(思想、信仰、观念、想法)谁来传承。除非你有大智大慧、大彻大悟、(释迦摩尼、耶稣、、、、、)。如果你认为你坚持的是对的,那就抱定死了也要坚持,如果不是,那就请闭嘴!!你先搞清楚,反复问、问反复、你坚持的对么?有依据么?你真的觉得你看清这个社会了么?你真的就看懂这个社会了么?如果刀架在你的脖子上(这是判断你对你坚持的东西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你仍然坚持你自己的,那你就是对的。一个连自己都不能说服的人,一个连自己都犹豫的人,一个连自己都不能相信的人,又怎么让别人相信!还有人问:有的人以死明志的也有很多啊,这个我相信。但我要说的:同志、朋友、我的同类,你自己可要想好了,从肉体的折磨、、、、、、到你死亡前的恐惧(这是最能检验一个人对是否真正坚持自己信念,真与假的标准),实际上一个如果死了,死了也就死了,问题就在于,死之前的态度。坚持真理的人,他们真的不畏惧折磨和死亡,畏惧折磨和死亡的是、、、、人。今后说话表达,想清楚再说,无论是谁,因为你的言、行、思对别人的态度、思想、观点会有影响,可能是正面的,还好,要是负面的,那受伤的就不但是你一个个体,而会是10个人、100个人、1000个人、100000个人、、、、100000个人,这就是言论对社会的影响。大家永远知道:主流永远都是好的,因为人人都向善,但世界并不是完美的,所以我们要言论自由,不要把个案当成普遍,不要总觉得眼前一片漆黑,早上起来太阳当空照,天黑了月亮爬上来了,有时候早上的时候你偶尔会看见月亮,但是我从没在晚上见到过太阳、、、、你不这么觉得么?,主流是什么?主流就是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就去工作,去享受生活,天黑了,我们就要休息,宇宙星象偶尔会出现反常,记住那只是偶尔反常,我们生活的世界本身就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万物同根,万物同心,万物同道,万物同归,世界的偶尔不正常实际上也很正常。

如果你想改变这个世界,那你来领导这个世界,我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一个个体凭什么被你领导,你先搞清楚了。你要么先适应这个世界,拥有权力,改变世界,要么你组织一个社会,变革这个社会。如果你这都搞不明白,那你还是先等等吧。这个世界本没什么绝对的对与错,只是我们的思想观念所致,每个人接受的信息、立场不同,所以就有了争辩,在思辩中明示真与假。如果世界真有真理,那这个真理就是实践。辩论只是一个方式,除此之外,还有行动,还有观察,还有倾听,所有的答案在哪里?在人脑子里(物质的),在屋子里(物质的),更多的是在你生活的这个活生生的客观世界(物质的),你脑子里的东西也是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你那个潜意识也需要依附于你的身体、物质的大脑存在。唯物与唯心是一个问题的两面,那就是如何看待世界和自我,我就是我,世界就是世界,我很高兴来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否需要我呢?如果你想长命百岁,那就把自己奉献给这个社会,在你肉体还能动,大脑还能思维的时候,做些好事,感恩这个世界,实实在在的工作,踏实的工作,无论是为谁,只要是对社会有益,只要对更多的人有益,无论他是谁,都去积极努力的做,我们不是独立的人,是依存在于宇宙世界,你身边的人事物就是一个小世界(就是和你直接能说话、交流,你的五官都能直接触及到的),你自己的力量小,那就跟随另一个(人本来就是相生——相克),跟随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定要选择有德行的人,你身边总会有这样的人,这是直接的现实,否则不面对这些真实的东西,光凭自己瞎想,你会孤独、苦恼、无助,因为没人给你感情上的慰藉,没了情也是很麻烦的事;你如果真的很厌恶身边的人事(你要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亮点,这并不难,多看优点,你也会很开朗,要学会感恩,还是因为人都是相互依存的),那就时刻净心——修身养性,减少与他们接触的时间,他们的存在有他们的道理,要把这些人事看成是对你追求善良的考验,你还可以和高尚的谈心——也就是读读人生大师的箴言(释迦摩尼、耶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读大师的东西,你的问题在他们身上也同样发生过,看看他们是怎么对待的),这样的箴言真的很多,去找你喜欢的,去找能消除出你心中困惑的这些思想,然后该怎么做,你按照想的做,坚持那么想,关键是、并且那么做就行了;如果你的生命即将结束,那就把肉体捐献,那你的肉体将又得以在另一个生命体上延续。

死亡并不可怕,看你对待死亡的态度,这决定了你的一生的路程。

(唯)心是对自我的认识;(唯)物是对物的认识。如果你不想看相关的厚重文章,我告诉你的办法:你想认识心就从面对死亡开始,你想认识物就从对人对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