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物价上涨局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6:21:47

姚景源: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物价上涨局面

2010年03月20日13:21中国经济网我要评论(1) 字号:T|T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0日(董琳)温家宝总理今年提出的保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左右。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今天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上提出,3%的指标难度比较大,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着物价上涨的局面。但是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姚景源认为能够完成和实现这个指标。

对于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着物价上涨的局面,姚景源分析说,导致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第一是输入性通货膨胀,即中国经济对国际大宗基础性商品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大宗基础性商品价格的变动有可能推动中国的价格上涨,导致出现输入性通货膨胀;第二,过高的通胀预期也使整个社会出现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的风险;第三,中国要优化结构,最重要的任务还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实施改革,其中价格改革是很重要的环节,比如说环境保护中,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应该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从高能耗、高污染当中转变出来,价格改革必然会推高物价。

作为国家统计局的总经济师,姚景源从统计学的技术角度,强调了"翘尾因素"。他分析说,去年全年价格增长是-0.7,在低基点的状态下,翘尾因素会对价格造成影响。这是导致中国2010年出现通胀风险的主要原因。

姚景源同时提出,中国2010年导致通胀的因素和抑制通胀的因素同时存在。第一,农业稳定、粮食丰收。中国去年粮食总产量10616亿斤。中国的粮食已经连续6年丰收。"粮价稳、百价稳"。农业粮食的丰收与稳定为中国2010年价格的基本稳定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第二,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抑制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发生。

观察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膨胀特点,姚景源总结了三点:第一,经济过热, 1994年CPI是24.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第二农业,特别是粮食出现问题;第三,货币和信贷的过量发放。

姚景源指出,要保证以上三种情况不碰到一起,否则中国就躲不过通货膨胀。

温家宝总理提出今年保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左右,姚景源认为,这个指标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价格走势是难度比较大的指标。并分析称,2月份CPI已经达到了2.7%,环比1.2%,鲜菜、鲜果占1.57%,同比的2.7%,食品类占2.01%。目前来看,鲜菜、鲜果和食品价格的上涨是主力,第一要考虑到气候因素,第二春节因素。

姚景源强调,尽管3%是难度很大的指标,但是相信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能够完成和实现这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