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蜜腹剑”的典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6:44:09

“口蜜腹剑”的典故

口蜜腹剑”说的是谁?唐朝的李林甫。李林甫是唐玄宗时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十分显赫。论政绩,为相近20年的李林甫是有些工作成绩的;说才艺,李林甫也算有两把刷子,能写会画;要讲为人,李林甫可是非常不地道。与人接触时,表面上他总是满脸和蔼可亲,尽说些让人“感动”的“知心话”,内心里他已经开始害人了。

  话说,有个叫严挺之的官员,被李林甫排挤到外地去任职了。一天上朝,唐玄宗又想起此人,就问李林甫严挺之现在哪里,并说还想任用严挺之。退朝后,李林甫把严挺之的弟弟找来,说:“你哥哥不是很想回到京城吗,我倒有个办法。”严挺之的弟弟见李林甫如此关心他哥哥很是感动,连忙请教怎么办。李林甫说:“让你哥哥给皇上上一道奏章,说他得了重病,请求回京城看病。”后来严挺之真的按李林甫说的上了一道奏章。李林甫拿着奏章去见唐玄宗,说:“真可惜呀,严挺之得重病了,不能做大事了。”对此唐玄宗很感惋惜。

  一天,李林甫一脸诚恳地对同僚李适之说:“华山有丰富的金矿,如果开采出来就能大大增加国家的财富。可惜这好事皇上还不知道。”李适之信以为真,忙去向唐玄宗提建议快点开采。唐玄宗听了很高兴,立即把李林甫找来商议,李林甫却说:“这事我早就知道,只是不敢对陛下说。因为华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怎么能随便动呢?别人劝陛下开采华山恐怕是不怀好意吧?”唐玄宗被他这番话所打动,觉得李林甫真是一位忠君爱国的好臣子,相反对李适之却大为不满,也就对李适之渐渐疏远了。

  上述两件事只是李林甫为人不地道的“沧海一粟”,类似的事还有不少。要不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怎么会在评价李林甫为人时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呢?“口蜜腹剑”的典故也就是这么来的。

  杨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