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任: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工业的机遇与挑战-评论频道-金融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4:12:20
朱宏任: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工业的机遇与挑战

2009年12月26日 03:4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网友评论(0)

 

  中国工业发展的机遇和政策取向

  面对着种种复杂严峻形势的挑战,中国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支撑我国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仍在加快推进,由此引发的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巨大扩大内需潜力,将对我国工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拉动。

  展望明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围绕会议确定的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结合自身职能,继续落实并丰富和完善相关政策。企业可以从中寻找新的机遇。

  (一)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巩固当前企稳回升成果,继续完善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调整和完善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做好家电、农机具、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加快推进3G发展和三网融合,促进信息服务消费。配合落实稳定外需政策,扩大传统优势产品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妥善应对贸易摩擦,规范铁矿石进口秩序,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等。

  (二)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大企业兼并重组推进力度,研究制定推进兼并重组实施意见,分行业出台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支持鼓励强强联合、并购重组、上下游一体化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意见,严格执行环保、节能等法律法规,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行政手段,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落实国发[2009]38号文件,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修订发布产业结构指导目录,完善产业政策,提高能耗、环保等准入门槛。加强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

  (三)着力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改变过去粗放式增长的模式。组织实施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努力推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加强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产品质量,突出品种、质量、品牌和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在节能减排、增收节支、降本增效方面下功夫,提高全行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四)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制定出台工业领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指导意见,把两化融合与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紧密结合,推进企业、行业和区域信息化,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转型升级。

  (五)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信息通信、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作为重点,发展工业服务业,延伸传统产业价值链。制定专项规划和政策,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从投融资、财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六)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抓紧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各项政策的同时,继续保持对中小企业投入力度,切实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落实财税支持政策。加快推进改革,着力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和经营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用好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进步。

  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工业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不断迈向新的辉煌。(作者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