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犀利语”直击十大热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5:41:35
“犀利语”直击十大热点 [ 诅咒宰民祸国贼 ] 于2010-03-13 18:02:24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就房价、医疗、教育、反腐等百姓关注的话题发表了一针见血、大快人心的言论,引起极大反响。

  1.“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是靠出卖土地来支撑政府支出的。”全国政协委员梁季阳

  抑制高房价堪称今年两会最热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梁季阳在政协全体会议上大胆直言,指地方政府是中国房地产交易中最大的获利者,并痛陈: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是靠出卖土地来支撑政府支出的。其短短7分钟的发言4次被掌声打断。

  2.“不能让降价药品一次次‘死去活来’。”全国人大代表徐秀玉

  药价屡经调整却始终居高不下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一大痼疾,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秀玉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降价药在价格调整之后出现“降价死”,经过改头换面后又“死去活来”!

  3.“蚁族现象说明高教含金量跟民工相似。”全国政协委员朱清时

  谈及全民关注的教育问题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表示,蚁族现象是时代的特殊产物,其产生是因为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对口。现在中国高等教育已大大贬值。

  同期声:蚁族这个现象,实际上说明什么,说明过去我们的这个高教啊,贬值了,高教的含金量已经跟民工差不多了。

  4.“‘灰社会’比黑社会更加可怕。” 全国政协委员梁晓声

  反腐倡廉一直位居两会热点话题前列。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梁晓声发出了要警惕“灰色阶层”隐蔽犯罪的声音。他认为,中国正在出现一个“灰色阶层”,类似于西方国家中由各方精英组成的高级社会利益集团。他们的犯罪行径相当隐蔽,但造成的危害很大,甚至比黑社会更可怕。

  5.“说真话越来越难。” 全国政协常委张维庆

  今年两会,“官场作风”话题引发热议,导火索便是全国政协常委张维庆3月5日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上的发言。他痛批目前中国官场存在的不正之风,建议从领导干部做起,彻底改变“说真话越来越难”的会风、文风。

  6.“在经济项目上的投入不遗余力,为什么在民生方面,特别是医疗方面就这么困难呢?”全国政协委员陈竺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今年两会上,面对媒体动情呼吁各级政府转变执政理念,增加卫生等民生投入,强调卫生事业不是“烧钱”,是对一个国家未来的最重要的战略投资。

  同期声:应对金融危机当中,我们的地方政府,说实在的,在经济项目方面的投入是不遗余力的,几千亿、上万亿的投资,我们是很能下决心的。但是在民生方面,特别是医疗方面,为什么就这么困难呢?

  7.“相关政府部门,醒得早,起得迟;说得多、做得少;投入多、效果少。”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话题在今年两会再度升温。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在一次会议发言时批评有关政府部门,在调整经济结构工作方面醒得早,起得迟;说得多、做得少;投入多、效果少。

  8.“对GDP,我从来是不相信统计局的。”全国人大代表陈用志

  近来,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频频受到质疑。全国人大代表陈用志称,对于GDP数据,他从来不相信统计局,只相信电力数据。他提议要以用电量是否转移来评估产业转移的效果。

  9.“‘民工荒’是大好事。”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

  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民工荒”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见解独到,他认为“民工荒”是大好事,“民工荒”“荒”出了对农民工的尊重,也“荒”出了农民工的信心。

  同期声:民工荒荒出了农民工待遇的提升,民工荒荒出了对区域和性别的限制的弱化,荒出了对年龄的限制的弱化,我觉得这是对农民的尊重。

  10.“保健食品监管混乱比毒豇豆更可怕。”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

  食品安全是关系百姓生活的头等大事。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屡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根源在于多头管理,缺乏统一标准的监管体系。他还认为目前中国保健品市场极为混乱,对老百姓的危害比毒豇豆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