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不能总是 让教师学生"被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5:52:33

教育改革不能总是 让教师学生"被改革"

2010-03-11 20:20:39 来源: 北京青年报(北京) 跟贴 2 条 手机看新闻

北京青年报3月11日报道 北京市教委日前表示,高校按学分收费的方案已制定完毕,进入审批程序,最快今年新学年全市高校开始实施。实行按学分收费后,市属高校部分学生可能跨校选修部属高校课程。

有记者来电采访我,为提供更详细的新闻背景,告诉了我他们到高校实地采访大学生的结果,很多大学的学生此前对此毫无所知,在听过记者的解释后,有的学生表示“说不清”,还有部分学生担忧这是大学借机涨学费。

我不清楚北京市教育部门在制定高校按学分收费的方案时,是否听过北京大学生的意见,如果听了,是在怎样的范围内听的意见?上述记者告诉我的情况表明,北京教育部门在制定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政策时,很有可能根本没听过学生的意见,或者最多象征性地听取意见,大多数学生被排除在政策制定程序之外。

这种情况,在当今的大学中并不少见。很多时候,师生们是从媒体上获知学校要进行改革,也就是说,记者还比师生更早看到改革方案;还有一些时候,师生们“道听途说”要进行某种改革,突然有一天,政府教育部门或学校,把大家召集起来,就宣布政策。大家纵有太多意见,但方案已定,就按方案的规定办。这几年来的大学教改,大学生往往都是“被改革”。

仅举几例。研究生学制改革,是大学生“被改革”。几年前,一些高校将研究生培养学制从三年改为两年,据媒体报道,有的高校的改革很神奇,领导出国考察,看到国外不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是一年到两年学制,于是回国提议“改制”,吩咐研究生院、学生处做可行性方案,很快,改制方案即出台。这两年,以前改学制的学校,又纷纷改回原学制,据说原因是,学制缩短之后质量下降、社会用人单位不认可,可是,与以前缩短学制的决策过程一样,恢复学制的决策,也没有听过学生的意见,有的高校连象征性的座谈会也没有举行过。对于这种“改来改去”,有分析认为,是大学领导“换来换去”的结果。还有的则把原因归为就业难,学校想延长学制,让学生们在大学里多呆一年。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同样是大学生“被改革”。依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设想,研究生从公费转为自费之后,与之配套的奖学金政策、助学金政策和导师资助政策,将开启研究生培养新机制。设想确实是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着想”,可是“着想”的对象,却在不知不觉中就被“着想”了,他们只看到上研究生都要缴费,却对奖学金政策、助学金政策、导师资助制,充满疑虑。而除了大学生的疑虑外,对于导师资助制,有很多导师在“被改革”之后才知道自己今后招学生要承担资助学生的义务,可自己连招生自主权也没有,更别想获得一些学术资源配置权。

类似的“被改革”,还可以列举很多。大学生这般“被改革”的效果,从以上两项改革已经可以看到,改革不被学生理解倒在其次——所谓理解也得执行,不理解也得执行。很多以“提高教育质量”、“更好服务学生”为口号的改革,却走到改革的反面。

再来看北京高校的按学分收费改革,从改革的用意上看,是为了配合学分制,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促进跨校选课。但是,从学生的初步反应看,“良好”的改革用意已被质疑为是涨学费。事情何以至此?就是没有事先听学生的意见——学生的意见很简单:学校真实行了学分制吗?我们的选课真自由吗?每个学分的收费是怎样算出来的,可以清楚告诉我们吗?学校会不会故意在考试时卡学生,让更多人不及格去重修缴费?——对于陷入债务危机、生源危机的学校来说,采取这种做法挣钱不是不可能。如果真心推进改革,当以务实、认真的态度,深入听取意见,再做决策。

教育的改革,不能总是让教师和学生“被改革”,作为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是主导教改的核心力量,行政机构则是教改的执行部门。这种改革的关系不确立,教改就可能成为行政部门的独角戏,轰轰烈烈的改革,就难免成为劳民伤财的折腾。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本文来源: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