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上捕快”的隐秘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47:24

  传播黄色信息,实施金融诈骗,窃取国家或公司的商业机密……近年来,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由于罪犯多是电脑高手,且作案手法十分隐秘,因此,如何对付这些高智商的网络“草上飞”,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一种新的职业应运而生——网络警察。在我国,因这种大脑里装满尖端科技的“特种兵”仅有区区千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充满神秘色彩。

  北京网警

  与身材魁梧高大、走路风风火火的武警相比,面容瘦削的北京网警张剑,看上去更像一个腼腆的大学生,他的办公室布置得像写字楼里的商业公司。这里中央空调冷气强劲,蓝白色调挡板分割出3排12格工作间,每个人都安静地看着电脑屏幕。办公桌上,没有堆积如山的案卷,摆设简洁:一台17英寸的液晶电脑、一本16开草绿色工作笔记本、一部电话。

  今年29岁的张剑出生在河北张家口市,2000年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他思维敏捷,对自己酷爱的计算机技术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尤其在进入神奇的网络世界后,张剑体内潜存的智慧与灵性的细胞很快被激活了。当时,由于我国的网络系统常遭外国黑客入侵,读大二时,他便下决心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进行“反黑客”,并为之兴奋不已。因为它意味着神奇、才华,是高智商的博弈,是技艺与胆识的对垒。

  主意一定,张剑就在自己的电脑上创建了一个“防黑客资讯网站”,建立了个人主页,专为网民提供免费“反黑”信息,比如怎样识破黑客的惯用伎俩,如何弥补网络系统中的程序漏洞,以防范无孔不入的黑客袭击你的电脑等等。很快,这位网络高手就名声大震。

  2005年,张剑凭着一身过人本领有幸成为北京市公安局的一名网警。他说,我国网络警察的全称是“国际互联网安全监察专业警察”,这是中国最年轻的警种!由于对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目前这种特殊人才在全国不足千人。可以说,他们个个都是计算机方面的高手!谈到“信息网络犯罪”这一新名词时,张剑说,从本质上讲它仍然是一种适用于刑法的犯罪,只是在作案手段、工具以及场地等方面与传统犯罪有所不同而已,最常见的有网络诈骗、传播有害信息、盗窃重大商业机密、侵害系统犯罪等等。而网警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进行网上搜寻,检索出淫秽、反动等不良信息,然后根据线索,利用高科技手段对网络犯罪协查破案。

  今年3月7日,张剑在网上“巡逻”时,发现了一个名为“俏女俱乐部”的新网站,出奇高的网页点击率引起了他的警觉。经过多次登陆“暗访”,张剑发现该网站上主要建有“聊天室”、“MP3下载”、“电影频道”和“成人酒吧”4个版块。从表面上看似乎没什么异样。但点击“成人酒吧”这个栏目后,张剑惊奇地发现,该栏目中的内容不堪入目,色情电影、淫秽图片、黄色文学比比皆是——这根本就是一个发布色情信息的“淫窟”!经过认真核实,他在“成人酒吧”发现其中含有色情电影80余部,淫秽图片400多幅,色情小说260余篇。

  张剑立即采取紧急技术措施展开调查,没想到,在“追踪”中他忽然发现,该网站的网络地址始终处于变换之中,甚至在一天当中,可以数十次变更IP地址,妄图避开排查。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经过多日的网址追踪,最后东城区一居民住宅进入了张剑和同事们的视野。通过暗查了解,该户居民王某是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目前没有正当职业,有作案的重大嫌疑。

  当晚8时许,王某家中亮起了灯光,网警们立即奔向预定地点,并敲开了房门。此前,那个年轻人还坐在电脑前,悠闲地喝着茶水,津津乐道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俏女俱乐部。他做梦也想不到,在短短的10天里,就会有警察发现他精心设计的可以躲避一般网络浏览排查方式的淫秽网站!每每欣赏其自建的“动态”网站时,王某总会庆幸自己的“高明”。当网警们让他在《传唤证》上签名时,豆大的汗珠顿时从他额头上滚落,王某语无伦次,双腿不停地在抖动,拿笔的手颤抖得无法在规定的格式里签上自己的名字。

  经审讯得知,王某大学毕业后因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给人开过一段出租车,后来一直赋闲在家。闲着无聊的他便开始上网聊天,浏览国内外各类网站,特别是一些国外的色情网站,其心灵也被国外一些网站中糜烂、腐朽的淫秽信息所侵蚀。在网上聊天、与网友的交往过程中,他萌生了建立网站的念头。对建立什么样的网站,王某绞尽了脑汁,只有建一个能够极具吸引力的淫秽网站,才能吸引网民浏览,成倍扩大网站的访问量,迅速提高网站的知名度,达到尽快成名的梦想。但在国内建立淫秽网站是违法犯罪行为,一旦事情败露将会身败名裂,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王某冥思苦想,决定运用动态地址建立网站,逃避网络警察的网控浏览与线索排查。

  今年2月下旬,王某利用所学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使用自家电脑做服务器,并在某网站上申请了一个动态域名,建立了“俏女俱乐部“网站,开始大肆传播色情、淫秽信息。此时的王某,每天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幻想着几个月后,“俏女俱乐部”就会风靡全国,成为“门户“网站,自己的名字也许会像国内许多IT业巨头一样,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网友的“传诵“。到那时,财源就会滚滚而来。然而,幻想毕竟不能成为现实,当一副冰冷的手铐戴在他手上时,王某才从富翁梦中惊醒,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上海网警

  这是一个极为安静的世界,数十台计算机屏幕闪烁着的微蓝光芒,从被分割成方块状的工作区间里透露出来。偶然还能从某个区间里听到电脑键盘“啪啪”的敲击声,间或还能听到有人在轻轻地咳嗽。采访上海网警赵先生时,只见他熟练地浏览着各种网页,时不时敲入几个字母,像猎犬般搜寻着什么。

  趁切换网页的机会,赵先生向记者聊起了自己在网上“搜捕猎物”的经历。去年12月19日,在浦东新区一家贸易公司供职的马小姐向网警求助,说最近她每天都会接到许多陌生电话,问她长得是否真的很漂亮,接一次客收费多少?后来马小姐才愤怒地从朋友口中得知,自己竟莫名其妙地成了在网上公开卖春的“应召女郎”。一位网虫朋友告诉她,这都是“午夜悄悄话”、“网事心语”等论坛和一家色情网站上发布的消息!

  这位白领丽人打开朋友所说的网页时,肺都快气炸了:她的手机号和msn被公布在网上,并称年轻貌美的她长相胜过某位名模,只要出得起价,欢迎男士随时联络……。一时间,马小姐在工作之余“捞外块”的桃色新闻,在公司里传得沸沸扬扬。有好几次,她都发现同事在背后对自己指指点点,小声议论,甚至几位平时关系十分要好的女孩,见面后也都像避瘟神一样躲着她。

  遭此“天降之祸”,马小姐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伤害。一次因精神恍惚发错了订单,还差点被老总炒掉。若放在从前,这种网上恶意诽谤,往往让当事人无从反击,但遇上“道高一丈”的网警,放暗箭的“隐身人”就该现原形了。接到报案后,赵警官开始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网上侦查,并让马小姐回忆近段时间得罪过什么人。结果仅用两天,他就确定此事是马小姐所在公司的一名男同事所为。因前不久此人在和马小姐竞争部门主管时意外落马,遂产生了恶意报复的念头。很快,这名男子被“请”进了公安局。警方根据《计算机信息网络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以“利用国际互联网制作信息公然侮辱他人”对其作出了严厉的行政处罚。

  “有些人总以为在浩瀚大海般的虚拟王国里,可以为所欲为,并且能够轻易地躲藏起来,殊不知,网络虽无国界,但它也是一片天空,随时都在监测者的注视之中。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那些利用网络触犯法律的人都将受到法律的惩罚。”赵先生说,前不久他还侦破了一起“网络美女”诈骗多名大学生的案子。

  今年4月初,上海某高校研究生小张意外接到一位陌生女孩的电话,该女子称拔错了号但却没有马上挂断,而是在电话里与小张聊了起来。这位自称“刘晓露”的女孩,说自己20岁,是一家模特公司的签约新人,至今还没找男朋友,这让小张喜出望外。接着,双方又用QQ继续联系。“刘晓露”从网上给他发来很多张美女照片,并称这些都是自己的近照,这位研究生越看越喜欢,并在网上提出与对方谈恋爱交朋友。从此,他们开始了“网恋”。正当小张庆幸自己找了位漂亮女模特做“老婆”时,对方却以“看上一部新款手提电脑”及“购车还差2万元”等借口,频频向他伸手。为满足女友的愿望,小张东拼西凑先后往她指定的银行卡里打入3.9万元。只到他发现“刘晓露”以同样的方式诈骗周围同学的钱财时,才猛然醒悟自己上当受骗了!

  接到报案,赵警官颇感意外。他真弄不明白,一个高智商的堂堂研究生,竟会如此天真:连一次面都没见过就给对方汇去近4万元现金,并坚信“刘晓露”是她的真名,美女照片也是她本人的!根据小张提供的线索,赵先生通过跟踪搜索,很快就在网上找到了这个所谓的“女模特”。不过这次她摇身一变,又成了一位刚失恋的“空姐”,名字也成了“于诗雨”。此时,她正与另一网友“热恋”并请求“援助”。

  尽管对方具有一定的反侦查经验,每天都不停改变上网地点,但她哪里是网警的对手,很快该女子就在一家宾馆里被赵先生擒获。经审讯得知,女骗子真名叫徐艳,福建龙岩人。她3年前大学毕业后来沪打工,先是在一家广告公司当业务员,后又到一家私企搞文案,但都没挣到什么钱。为了实现自己的购房梦,经多方“研究”,她发现利用网络美女和网恋的形式骗钱,是一条发财捷径。于是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就先后使十几名思想单纯的大学生,落入自己精心设计的“玫瑰陷阱”,诈骗到现金15万多元。面对网警出示的确凿证据,犯罪嫌疑人不得不低头认罪。

  赵先生说,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世界,但却时时发生着真实的违法犯罪。比如让人颇感新鲜的网上偷盗案,一些精通计算机技术的黑客,不仅能偷到游戏发烧友花上万元钱买到的全套“装备”,然后转手倒卖,有时甚至能窃取网友的银行账号和密码,拿着人家的钱大肆挥霍。这就要求网警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快速准确地通过电脑网络中留下的种种线索,将罪犯捉拿归案。 

  在结束采访与网警们告别时,记者突然觉得,在这个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的小小的房间里,每一台电脑都像是一双犀利的鹰眼,在夜空中注视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时时刻刻横过地表上空的各种信息、信号,而每一台电脑前面的那双人的眼睛,恰如一名法力无边的守护神,在喧嚣的白昼,在沉寂的黑夜,在这条看不见的战线里,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全。

  青海网警

  被黑客们称作“冷面捕快”的许先生,是一名年轻的青海网警。一些“江湖高手”之所以对他敬畏异常,还得从“踏雪无痕”的翻船说起。前年春天,西宁市一家电子公司发生一件怪事:有人竟用极其高超的专业本领突破层层密码防护,闯入公司电脑上的总资料库。对方在这里“溜哒”一圈后,并没有窃取十分宝贵的生产资料,而是留下“踏雪无痕”的大名后扬长而去,气焰十分嚣张。这家公司的老板也是位网络高手,面对如此挑衅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他和手下员工开始在公司网络中寻找入侵者遗留的蛛丝蚂迹,试图查出对方上网的IP地址和电话等信息然后报警,然而最终却一无所获。

  事过半年,许先生在网上值班时接到报案,一家销售公司的网页多次被黑客非法攻击,造成大量数据信息丢失,部分文件和很多宝贵的客户资料被破坏得千疮百孔,无法恢复,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达上百万元。许先生检查他们的电脑网络时,发现这家公司的网络系统存在着许多技术漏洞,正是这些内部缺陷给了对方可乘之机。随后,他为网站设置了多层“防火墙”,这些防黑软件的装入,就如同给一个人穿上了铜盔铁甲,顷刻间就把防御能力提升到了“刀枪难入”的地步。做完这一切,许先生又将一套黑客监测软件装入了公司网络系统中。没想到这套名为“网上警察”的软件刚运行了几个小时,就监测到那名黑客又在试图入侵这家公司的网页!许先生快速出手,很快就在网上将目标“锁定”。

  意想不到的是,这名黑客就是大名鼎鼎的“踏雪无痕”!尽管对方作案后曾多次将自己的计算机进行格式化,删除一切相关的痕迹,但还是被许先生一一识破。面对从其电脑里检查出来的大量用于扫描端口、猜口令的黑客程序,李某输得心服口服:“想不到网警里也有这样的高手!”后经审讯得知,李某是受另一家销售公司重金所雇,试图替雇主用网上攻击的手段搞垮竞争对手。

  许先生说,其实网警们都有过和黑客过招的经历,制服他们并不算难事。但最令人头疼的是,有人吃饱了没事干在网上造谣。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和无国界性,有的事情一经传播,造成的危害要比黑客捣乱严重得多。比如去年11月16日发生在深圳的“K133公汽”事件,就是一个例子。那天,深圳网警在巡查中发现某网站出现一篇题为《今天早上,K113全车被洗劫一空》的文章。该文转贴引起了全国网民的高度关注,网上迅速形成一股批评深圳治安的声音,从而对深圳“全国文明城市”的形象和社会治安形势产生负面影响。但后经查证,该文章纯属造谣,文章的发布者和转贴者迅速被网警捕获。随后深圳警方马上在传统媒体和网上发布澄清信息,以正视听。

  据中国互联网中心2006年6月初公布的数据,如今国内网民已高达1.11亿人,是十年前的近300倍!同时,网络犯罪案件也逐年猛增。而目前打击网络犯罪还有一个较难克服的障碍——即取证问题。因为网上犯罪留下的证据是非常容易被更改的,而有些受害者还会利用这个机会故意扩大自己的损失。有关专家认为,在网络中建立“黑匣子”,可以将网络运行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当然,这个“黑匣子”必须做得很保险。目前,“黑匣子”的研制工作正在进行中。

  网警许先生认为,面对网络犯罪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挑战,单靠“网络捕快”的打击和防范是不够的。要想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立法才是根本之道。目前我国针对网络违法犯罪的处罚条款,散见于《刑法》、《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中,还不够系统和集中,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他呼吁有关部门,能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尽快制定出一部《网络法》!也许到那时,网络这个虚拟王国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