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20:54

                                    蒋介石和杜聿明在北平
杜聿明被俘

杜聿明:字光亭。陕西米脂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国民党中将军衔。1923年,毕业于陕西榆林中学。1924年3月,经北京南下广州。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在学生第三队。10月,参加平定商团叛乱。11月毕业后,任教导第一团第一营第三连见习官兼军需,三连二排副排长等职,曾参加第一次东征。1928年夏,张治中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后,杜聿明被任为该校杭州预科大队第二中队中校队长。同年冬,任新编第一师第二旅参谋主任。1929年初,任南京中央军校第七期第四队队长。1930年5月,教导第二师成立,杜聿明初任该师第二旅第五团第一营中校营长,后任第二旅第六团上校团长。5月至10月,率部参加蒋冯阎中原大战。同年冬,教导第二师改称陆军第四师,杜聿明任第十二旅第二十四团团长,受到该师师长徐庭瑶的赏识。1932年7月,率第二十四团参加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因攻占霍邱城立下战功,被晋级为少将团长。同年冬,升任陆军第十七军(军长徐庭瑶)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旅少将旅长,旋又升任该师副师长。
1933年3月,杜聿明和关麟征奉命率第二十五师北上,参加长城抗战。在左北口战役中,关麟征负伤后,杜聿明代理师长,全师与日军血战三昼夜,以伤亡4000余人的代价,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同年秋,入中央军校高级班第一期受训。1934年毕业后,仍任第二十五师副师长。1936年8月,国民党陆军交辎学校在南京成立,杜聿明调任该校学员队队长。1937年5月,以交辎学校战车营为基础,成立陆军装甲兵团,杜聿明任少将团长。这是当时中国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后,杜聿明率装甲兵团第一营开赴上海,对日军作战。同年12月,装甲兵团的战车第一营留在南京,参加了南京保卫战。1938年1月,装甲兵团扩编为装甲师,番号为陆军第二○○师,杜聿明任中将师长,辖两个战车团、两个摩托化步兵团、一个战车防御炮团及一些辅助部队,全师兵力约2万人。同年12月,第二○○师扩编为新编第十一军,杜聿明任副军长。1939年1月,新编第十一军又扩编出陆军第五军,杜聿明升任第五军军长。该军是当时国民党军队中唯一的机械化军,下辖第二○○师(师长戴安澜)、荣誉第一师(师长郑洞国)和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邱清泉)。
1939年11月,日军进攻广西,企图切断广西至越南的国际交通线,封锁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军北进,杜聿明于1939年11月至1940年1月奉命率第五军参加桂南会战。在昆仑关战役中,他指挥所部三个师,与日军浴血奋战,曾三次从日军手中夺回昆仑关,取得昆仑关战役的重大胜利。是役共歼灭日军6000余人,击毙日军前线指挥官、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昆仑关战役后,第五军由广西全州移驻云南杨林、曲靖,杜聿明又兼任昆明防守司令。1941年2月,杜聿明作为"中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考察团"团员,前往缅、印、马三国考察,历时三个月,为出兵缅甸,打通滇缅公路作准备。1942年3月,根据中英两国政府签订的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以杜聿明的第五军、甘丽初的第六军和张轸的第六十六军组成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开入缅甸对日军作战。杜聿明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代行司令长官职权。从3月中旬到4月初,杜聿明指挥第五军和第六军在东瓜、毛奇、斯瓦河南北两岸抗击日军进攻,在东瓜保卫战中,第五军第二○○师在师长戴安澜的指挥下,与日军浴血奋战11昼夜,共歼敌5000余人,在中国远征军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4月初,罗卓英就任远征军司令长官后,杜聿明又参加指挥了仁安羌等战役。在该战役中,孙立人率第六十六军新编第三十八师驰援仁安羌,击退日军,解救出被日军包围的英缅联军7000多人。5月,中国远征军作战失败后,杜聿明和罗卓英指挥远征军各部队分别退到印度的刘多和中国的滇西。远征军出国时约10万人,撤退印度和国内时仅剩下约4万人。
1943年初,杜聿明从印度回到昆明,升任第五集团军中将总司令,统辖云南境内的第二、第五、第六、第八、第五十三等五个军,并兼任昆明防守司令。1945年10月,蒋介石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负责率领第十三军和第五十二军接收东北,并"清剿"在东北的中共军队。11月16日,占领山海关,25日又占领锦州。12月以后,美国海军又把国民党新一军、新六军、第六十军、第七十一军、第九十三军等五个军10万余人运送到东北。此后,杜聿明便积极追随蒋介石参加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大举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先后占领沈阳、长春、本溪、四平、安东、鞍山、营口、吉林、阜新等重要城镇,同中国共产党争夺对东北的控制权。1947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夏季攻势,经过50天战斗,歼灭杜聿明指挥下的8万多国民党军队,收复城镇42座,使国民党遭到沉重打击。7月,杜聿明因战败被蒋介石撤销了东北保安司令长官职务。此后,便在上海养病。
1948年6月,蒋介石为了对付华东野战军,成立了徐州"剿匪"总司令部,以刘峙为总司令,并重新起用杜聿明,委任为徐州"剿匪"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9月,东北野战军发动辽沈战役。10月20日,蒋介石为加强对东北国民党军队的指挥,又调杜聿明任东北"剿匪"副总司令兼冀辽热边区司令官,驻葫芦岛,负责指挥廖耀湘兵团和侯镜如兵团,东西对进,夺回锦州。lO月28日,廖耀湘兵团被歼。至此,东北地区的47万国民党军队全部被歼。11月2日至8日,杜聿明指挥从营口逃出的第五十二军1万余人及属华北"剿总"指挥的第五十四军等部队,从海上撤退到上海、南京。11月10日,杜聿明被蒋介石重新派到徐州,继续担任徐州"剿匪"总司令部中将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同徐州"剿匪"总司令刘峙一起,指挥淮海地区的80万国民党军队同人民解放军进行大决战。11月6日,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的23个纵队,加上中原、华东两军区的地方武装,共60万人,发起了淮海战役。当华东野战军于11月10日将黄伯韬的第七兵团包围在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以后,刘峙、杜聿明调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和李弥的第十三兵团东进,企图解黄伯韬之围,但遭到解放军的坚决阻击。到11月22日,黄伯韬兵团12万人全部被歼。11月25日,黄维的第十二兵团被中原野战军包围在双堆集地区。11月30日,杜聿明率徐州"剿匪"总司令部直属机关和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共30万人,撤离徐州,企图经永城直奔涡阳、蒙城,攻击中原野战军侧背,以解黄维兵团之围。12月4日,华东野战军在徐州西南130里处的青龙集、陈官庄地区追上了杜聿明的三个兵团,并将其包围。12月5日,孙元良兵团被歼。12月15日,黄维兵团被歼。12月17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为中原和华东两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写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要杜聿明、邱清泉、李弥放下武器,停止抵抗;1949年元旦,陈毅等又给杜聿明写了劝降信,由被俘的国民党军官送给了杜聿明。但他拒绝了这些劝降书和劝降信。
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至1月10日,邱清泉、李弥兵团被歼,李弥只身化装潜逃,邱清泉被击毙,杜聿明被俘。至此,国民党在淮海地区的精锐部队22个军、56个师,共55.5万余人全部被歼。此后,杜聿明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历时1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帮助下,杜聿明经过长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转而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1959年12月,杜聿明和王耀武、曾扩情、宋希濂等10人被最高人民法院首批特赦。1960年,杜聿明和宋希濂等6人在北京中朝友好红星公社劳动锻炼体验生活一年。1961年2月,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1964年12月,被特邀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8年2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后又担任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对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81年5月,在北京病逝。
庶民语:曾经的英雄,让倭寇胆战心惊,曾经的战俘,和对手囚于同一牢中,人家都已自由,你还在牢笼,历史就是这样的无奈,也是这样的无情,但我永远敬佩你,你是我心目中永远的英雄,我怀念九泉下的将军:
杜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