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龙梅、玉荣事迹2010-03-09 10:49:00 来源: 北方新报(呼和浩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13:36

我区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大显身手(组图)

2010-03-09 10:49:00 来源: 北方新报(呼和浩特)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自治区成立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妇女思想的解放,广大妇女要求参加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自治区政府和妇联积极组织引导妇女,努力为她们创造参加社会生产的条件,很快妇女就成为自治区经济生产的生力军。

  城市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生产

  据《内蒙古自治区志·妇联志》中记载,1955年5月16~28日,自治区妇联在呼和浩特召开全区首次城市妇女工作会议,共有58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城市妇女工作会议精神,并根据自治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牧区妇女工作的方针政策。自治区妇联充分调动全区城市妇女的积极性,号召全区城市妇女走出家门,投身到大社会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努力完成自治区各项生产任务。同时发动广大妇女踊跃参加城市人民公社,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参加以粮、钢为中心的全民增产节约运动。号召全区妇女树立主人翁的思想,鼓足干劲、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勤俭持家,为夺取农业大丰收和参加各项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牧区妇女成为农牧业生产半边天

  据史料记载,1954年10月6~18日,自治区妇联在呼和浩特召开全区第一次农村妇女工作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共127人,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农村妇女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妇女工作的根本任务,在经验交流的基础上,研究了今后一段时期妇女工作的具体任务。在互助合作化运动中,据16个旗县统计,农业社和互助组的妇女劳动力占64.3%。全区有农业社女主任14名,女副主任128名,女生产队长804名。1955年3月8日,《内蒙古日报》发表社论,题为《动员妇女为参加和完成我区各项生产任务而努力》,社论介绍了内蒙古妇女参加工农业生产的情况以及妇女参政和保护妇女权益的成果。

  1956年9月7日,为完成当年农业增产任务,争取90%以上的社员增加收入,自治区妇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农业社妇女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各地妇联结合妇女的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使农牧区妇女的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牧区、半农半牧区的妇女不断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积极参加牧业科学知识的学习培训,长期进行接羔保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牧区各地妇女中出现了兽医、防疫员、配种员。另外,生活在半农半牧区的妇女也学会了种植饲料和蔬菜,进行副业生产增加收入,改变了生活习惯。农业区妇女除了在农田劳动外,还参加积肥和兴修水利,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开荒植树造林等劳动,出现了大批的生产能手和施肥模范,还成立了妇女组织的妇女技术小组,成为广大妇女学习生产技术指导站。仅1957年,全区农业技术能手就有2628名。

  牧区大寨乌审召

  据《内蒙古自治区志·妇联志》的编纂人员介绍,自治区成立初期的乌审召,地广人稀,风沙肆虐,气候干旱。在恶劣的自然面前,以乌审召人民公社女党委书记宝日勒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农牧民群众,在毛乌素沙海里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经过治沙造林,兴建草库伦,为牧区的建设和养畜开辟了一条新路。通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当时有10万亩流动沙丘被封固,有近6万亩寸草不生的荒漠变成了林草葱郁的草牧场。她们的英雄事迹,成为时代的典型。1965年,乌审召被党中央命名为牧区大寨,同年11月25日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乌兰夫为乌审召公社题词:“学习乌审召人愚公移山,改造沙漠建设草原,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当年12月3日,《内蒙古日报》转载《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牧区大寨——记乌审召公社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革命道路》和社论《发扬乌审召人民的革命精神》。乌审召成为当时全国农牧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1977年9月,自治区妇联对乌审召公社妇女进行了表彰,表彰她们在女党委书记宝日勒岱的带领下同男社员共同努力,在治沙建设草原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宝日勒岱等一批治沙英雄创造的乌审召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鄂尔多斯人,谱写着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壮美诗篇。乌审召由解放初期的人类无法生存状态,发展到现在人均林木面积达141亩,人均草牧场面积209亩的喜人局面。

  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

  龙梅和玉荣是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人。1964年2月9日,龙梅和玉荣姐妹俩把集体的300多只羊赶进草场放牧。中午,突然刮起大风,下起大雪,羊群像潮水一样顺风跑去。为了集体的财产,姐妹俩拼命地跟着羊群跑,天黑了,风雪越来越大,气温降到零下37摄氏度。龙梅和玉荣在风雪夜中跟着羊群奔跑了100多里,终于保住了羊群。当人们发现她俩的时候,玉荣已经晕倒在雪地里。龙梅与玉荣都受了伤,玉荣因双脚冻坏而截肢。当时龙梅年仅11岁,玉荣才9岁。她们为保卫集体财产而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传遍了内蒙古大草原和全国各地。

  1964年3月13日,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亲笔题词:“龙梅、玉荣小姊妹是牧区人民在毛泽东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革命接班人。我区各族青少年努力学习她们的模范行为和高贵品质!”同年3月14日,《内蒙古日报》发表长篇通讯《草原英雄小姐妹》,详细介绍了龙梅、玉荣在风雪中保护集体羊群的感人事迹。16日,自治区团委发出《关于全区各族青少年中开展学习龙梅玉荣模范行为和高尚品质活动的决定》,自治区党委授予她们“草原英雄小姐妹”光荣称号。

  掀起争当“千红旗、万能手”热潮

  1960年7月5~14日,自治区妇联在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召开全区第二次牧区妇女工作会议,会上通过了在牧区开展“千红旗、万能手”竞赛运动的决定。8月27日,自治区妇联向各牧业旗妇联下发了《关于在牧区开展千红旗万能手评比竞赛运动的通知》,要求达到“队队有能手,社社有红旗,级级(各级妇联)有先进(集体或个人),形成千红旗,万能手,先进集体遍地有,妇女工作再跃进,牧业生产满堂红”的局面。

  据《内蒙古自治区志·妇联志》中记载,在当时还有一场活动也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那就是“百母百仔”活动:在一个畜牧业年度内大小牲畜合计100头适龄母畜,繁殖成活100头仔畜。1960年1月8日,自治区人委会发出《关于迅速掀起以“百母百仔”为中心的冬春畜牧业大生产运动的指示》,要求牧区社员做好防灾、保畜、保膘、保胎和接羔保育工作,积极开展仔畜疫病防治工作。1960年1月20日,自治区妇联下发了《自治区妇联关于发动妇女投入“百母百仔”运动的意见》;25日,自治区妇联办公室向各盟市妇联转发了《妇工简报》(蒙文版)刊登的《“百母百仔”运动中各族妇女应大显其能》的汉译文,号召牧区各族妇女积极投身于“百母百仔”运动,掀起畜牧业生产的高潮。

  草原母亲养育三千孤儿

  据史料记载,1959年,江浙一带发生了水、旱、虫、雹等自然灾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几十个孤儿院人满为患,食品严重不足,孤儿患病、夭亡的事情时有发生。孤儿院的领导纷纷向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告急。康克清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后说,是不是可以从少数民族地区调一些奶粉。周总理说:“康大姐,请你直接与乌兰夫商量,看看他能否有办法从内蒙古调一些奶粉过去。乌兰夫可是解决困难的能手啊!”乌兰夫和自治区党委常委一班人认为,向灾区调去一些奶粉,只能解决一时困难,应该把这些孤儿都接到内蒙古来,交给牧民去抚养。这样既可以减去上海等地区的负担,让孤儿健康成长,而且对将来牧区发展建设也大有好处。乌兰夫十分关心孤儿的接运和抚育工作,亲自深入牧区检查,看望孤儿,明确要求“收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1960~1963年自然灾害时期,自治区政府和人民为了拯救这些幼小的生命,缓解国家压力,先后接纳了3000多名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孤儿。草原上的妇女们把孤儿接回自家蒙古包,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精心照料,教他们说蒙古语、骑马、打猎、唱歌、跳舞,供他们上学读书。这些“草原母亲”有的已结婚生子,有的结婚了还没有孩子,有的甚至是还没有结婚的姑娘。1961年9月,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年仅19岁的姑娘都贵玛,用柔弱的双肩和草原女性博大的母爱当起了25个孤儿的妈妈。这些孤儿在草原母亲的培育下逐渐长大成人,和草原人民融合到了一起,成为自治区和国家的建设者。2006年7月,草原母亲都贵玛被评为首届内蒙古“感动草原——十杰母亲”;同年12月,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母亲”荣誉称号。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轰轰烈烈

  据《内蒙古自治区志·妇联志》中记载,1959年12月3日,自治区妇联发出号召,要求在全区各族妇女中掀起千人教万人学的学习运动。1960年12月3日,自治区妇联下发《关于在妇女工作中贯彻十二项政策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今后的任务要“加强妇女社会主义教育”。1960年,自治区妇联把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成就和以农业为基础办农业、大办粮为方针的宣传工作重点摆在首位,把宣传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与开展学习十大女标兵和牧区千红旗、万能手竞赛活动结合起来。

  据《内蒙古自治区志·妇联志》中记载,1964年9月28日,自治区妇联召开盟市妇联主任座谈会,在会上讨论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重大意义以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妇女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指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妇女工作重点有三项:充分发动妇女群众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提高阶级觉悟和社会主义觉悟,调动广大妇女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锻炼提高干部工作能力,培养妇女积极分子;整顿建立基层妇代会。1964年全区52%旗县以上的妇联干部有91%的公社妇联干部参加了第一批“四清”(清工、清账、清财、清库)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5年,自治区妇联向全区各族妇女发出号召,要求广大妇女要树立雄心大志,大鼓革命干劲,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当好促进派。同年4月9日,自治区妇联发出《自治区妇联关于促进妇女工作革命化的措施》。同年12月,自治区妇联还发出《全区各族妇女大学乌审召的革命精神,大搞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草原建设,号召全区妇女学习乌审召的通知》,要求各级妇联要以乌审召为榜样,更好地活学活用毛泽东主席著作,树立为革命种田养畜的思想;要学习乌审召人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大无畏精神;要学习乌审召人自力更生、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精神。1963~1965年,各级妇联在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农村、牧区、城镇中共成立870个学习小组。 (本文来源:北方新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