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能量教育是中国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0:12:38

为什么能量教育是中国原创?

(2010-03-04 13:34:00)  

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育人思想。


    能量教育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本土早教理论的创新。
大复兴的时代,全球都兴起了“中国热”,其实,关于早教,我们先人早就对此有了相当科学的总结。
乐学园
    名称出处:语出《三国志》“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名称释义:乐学,是一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孔子的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充分说明了乐学的重要性。只有从兴趣出发,让乐趣充溢学习之中,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爱上学习,乐于求知。
    周朝倡行胎教:
    太子正而天下定,正理胎教。
   《烈女传》“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人生而肖万物者,皆其母感于物,故形音肖之。”

    中国第一个婴儿教养机构---孺子室
   《礼记。内则》“出生三日后送入此室,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他人无事不往。师,教以善道者;慈母,审其欲恶者;保母,安其寝处者。他人无事不往,恐儿惊动也。 ”
    早教从何时开始为宜?
    颜之推“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声音滋味,以礼节之。”   《家训 教子》
    抓紧“婴稚”时期,及早施教。
    颜氏认为,婴幼时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必须及早施教,方能健康成长。
    第一,婴幼儿处于“血气未充”、“神情未定”阶段,可塑性大。“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第二,幼童精神专一,教习效果好。“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家训 劝学》
    第三,早教的重要性:“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颜之推“固须早教”的光辉思想,比17世纪早教之父捷克斯洛伐克的“夸美纽斯”早了一千多年。
如何处理好爱与教、宽与猛、慈与严的关系?
    善于教育的父母,必须把慈爱与严教结合起来,收到良好的效果;不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往往偏执一端,或爱或教,只居其一,往往造成严重恶果。
    注重环境,慎择学友。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家训 慕贤》

[NextPage]

    在传统国学中,将人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儿养性---优美人格的奠定
    零岁至三岁前,心无分别,尘垢未染,真如湛然,性德纯正,心如明镜,朗摄无碍,先入为主,深深入心,终身不移,幼儿怡养本性,正宜此时。
    由此可见,这与“3岁看大”同出一辙,现代脑科学的结论也证实,3岁前是神经元快速发展期,幼儿对外界信息如同“照相机”会照单全收,瞬间定格,所以称之为“朗摄无碍”,1940年美国格林多曼博士发明的“闪点卡”教学也依此原理,但与中国古人相比,这一发明“晚许多年”,能量教育的“时间速成”也是与上述结论相吻合,“速成”中的“早”也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阶段:童蒙养正—圣贤智慧的陶冶
    至十三岁前,物欲微醺,烦恼潜伏,知识略萌,性德仍净,记性犹强,悟性微弱。童蒙蕴养正见,正宜此时。
    3岁之后,幼儿进入“符号敏感期”,对环境有了感知,是吸收能量的“天窗期”,这与能量教育的“能量圈”是完全吻合的,给他什么样的能量圈就会吸收什么样的能量。同时,这个时期对于“国学经典”只求背诵,不求理解,因为“记性犹强,悟性微弱”。
    第三阶段:少年养志—理想抱负的鼓舞
    十三岁后,知识渐开,物欲既染,烦恼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渐隐,记性渐泯,然性向显发,崇效楷范,悟性转强。少年启养心志,正宜此时。
    能量教育的信念课堂早已将心志、心力、心性、心象作为核心课程启蒙孩子们。而且,能量教育中优势智能的定位不恰恰是“性向显发”的前置吗,由于现代科技进步,作为家长已经可以提前了解孩子的“特长”。
    第四阶段:成年养德---真实生命的开展
    凡所当读书,如能自幼扎根熟读,庶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学以致用,而为将来成学立业之深基,修身明德之永磐。唯德业无穷,学无止境故,成年学养行德,随时皆宜,无有终时。
    古人早讲过:人生立功、立德、立言为“三不朽”,立百事功、千秋业都是很难的,立言也是不容易的,但立德却随时可行。
    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何时启蒙,在哪方面启蒙,启蒙的角度早已有了科学的论述,能量教育正是在总结了前人基础上提出了“新视角”,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同时,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更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