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一曲《琵琶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12:14:50


蒋彦演奏《琵琶语》视频

老徐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视频

 

婉约一曲《琵琶语》

 

文/毛牧青

 

这是一首很凄清委婉很缠绵动听的琵琶曲子,它叫《琵琶语》,是我这几年经常独自一人夜深人静时聆听的最爱曲子之一,就像当年第一次听到“英格玛”“神秘园”“班得瑞”等清纯天籁神秘优美的乐曲一样,使我不知不觉陷入它的魔力陷阱不能自拔。

是的!当夜深万籁俱寂独自一人看书或写作或网游时,当陪伴一曲优美动人的天籁之音,似一与你呢喃的恋人,将温柔汨汨注入你心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啊。此时此刻,那流连的往事和现实的目睹,一切一切像“过电影”般浮现你眼前,思绪或冲动就会随乐曲起伏而贲发不可收,或喜乐或悲痛或怀念或追悔或迷惘。特别那一段段哀婉动人如诉如泣的曲子,更能悄然触动你灵魂一隅,浑然一体化作如梦似幻的莫名伤感。

而一曲由林海蒋彦共同合作的婉约《琵琶语》,让听惯了传统技法演奏琵琶曲子的我,尤其被打动了,或者说,从我真正用心去听的那一刻起,就爱上了它。

我最先接触《琵琶语》这首曲子,是多年前才女徐静蕾30岁时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背景音乐。这首乐曲开始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电影我也只看了一点就拜拜了。原因之一是老徐这部电影是“剽窃”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说,而我最讨厌的就是剽窃行为。当然,如今满世界兴改编之风也就算不上什么剽窃了。茨威格惊世之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几十年前就读过,至今还保留这本书。小说讲述的是一个陌生女人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向她挚爱一生的作家写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后来我麸皮料层看了这部老徐与姜文主演的“洋为中用”电影,感觉思想性艺术性与茨威格小说相差甚远。如果说能让我继续看下去的话,功劳还应归于《琵琶语》这首乐曲的悲情的支撑呐!

后来无意中我又撞上了这段曲子。那是在央视音乐频道中的一次国乐播放中发现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和忧伤委婉的独特琵琶演奏再次吸引了我,便从网络上找到了这首曲子细细品尝起来。后来我又知道,曲作者是一位年轻的钢琴天才叫林海。

说到《琵琶语》的作者林海,他可不是央视《正大综艺》那个高大的男主持林海。这个林海国内一般人了解的并不多,但他犹如那个《阿姐鼓》的曲作者何训田和主唱朱哲琴、《卧虎藏龙》的曲作者谭盾,在圈内和海外名气还真不小。这位福州走出来的青年钢琴演奏家、1992年中央音乐学院毕业、被誉为“右手东方、左手西方”,“有着萧邦的气质,以及德布西的慵懒与优雅”和“具有George Winston亲和而强烈的旋律性,及Keith Jarrett丰富而充满想像的思考性”的天才音乐制作人,20岁就从全国大赛中脱颖而出,曾代表中国参加美国范.克莱本钢琴大赛,成为有史以来首位入围准决赛的中国人。他最大特点是不拘泥于单一艺术风格,对古典、New Age、现代、爵士多风格音乐都较精通;他的琴音流露着纯净、温馨、恬静和空灵的韵味,让人听后经久难忘。他曾为许多影视作曲配器。最为有名的就是电视剧《大明宫词》和电影《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曲子。据说当年徐静蕾正是听了《琵琶语》极为喜欢,决定把它移植到《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影片做片头片尾和背景衬曲,去渲染影片人物的悲剧色彩。没想电影一炮没有走红,《琵琶语》却不胫而走,可谓歪打正着。

《琵琶语》是2003年林海出版的《琵琶相》专辑中的一首琵琶曲。创作过程是这样的:有一次林海与朋友相约江南周庄,于水乡间流连忘返在茶馆里听评弹。他当即被琵琶的单色打动,就有了首次做琵琶音乐的冲动。他决心打破传统琵琶曲以“武”为主的常规,立志要创作几首打动人的“文曲”,于是《琵琶相》问世,而《琵琶语》就是其中12首代表作。

琵琶是东方文化中的传统弦乐,因清亮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被称之为“金石之声”。先多为宫廷乐器后流传于民间,坊间演奏逐从伴奏演化成独奏。当年我国琵琶大师刘德海一曲演奏,让世界音乐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大为赞叹。而林海与女琵琶演奏家蒋彦联袂合作的《琵琶相》,却几乎颠覆了传统琵琶乐坛的表现手法和沿袭的循规蹈矩,12首现代琵琶曲子精致创作很具划时代意义,是土洋结合的范本。在创作时,林海专门让蒋彦弹奏琵琶发出的各类音色,并运用了各种可能的方式来表现琵琶,他以世界音乐、古典音乐、jazz、fusion等作曲编配手法,将piano、guitar、bass、drums、harmonica、strings等西洋乐器,混合竹笛、洞箫、二胡、三弦等中国传统丝竹乐器,加上纯民族人声唱腔,“把最早的周庄水乡到后来的青藏高原、蒙古草原、非洲部落江南花月夜……,甚至维也纳教堂的童声合唱都放到一张专辑里”,更好的展现了琵琶那“风情万种”的千古特色,使我们听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琵琶。林海事后这样回忆自己的创作:“把这么多的东西融合在一起,又不能听上去不伦不类,这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在一步步、一首首尝试着创作过程中,着实遇到了不少问题与麻烦,有时困惑、彷徨,一连几天没有什么想法;有时多种尝试都不够理想,反而不经意间跟朋友喝喝酒、聊聊天突然来了灵感,几分钟就搞定一切……”。或许,他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反传统”冲动,真真成就了他的民族音乐的地位吧。

静听林海、蒋彦合作的《琵琶语》,如同聆听马丁、陈悦合作的钢琴与洞箫的《绿野仙踪》,那种东西结合的艺术魅力完美结合、新颖独特风格令人为之耳目一新。《琵琶语》的“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让林海心目中的周庄水上琵琶声搭配上钢琴声,的确撩拨人们无尽心上事,起到极大的煽情作用。

琵琶演奏家蒋彦是位年轻美丽的大眼姑娘,是咱们山东济南人。她5岁起随方锦龙、葛羽环先生学琵琶,199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事李光华教授,在校期间担任了两年中国青年民族管弦乐团琵琶首席,2001年获学校选拔赴日代表中国参加日本国际室内乐比赛,并荣获特别优秀奖。这位已步入“三十而立”、如陈悦等其他几乎同龄年轻女民族演奏家一样,被誉为“音乐美女”受人注目。

单就《琵琶语》演奏,我发现她弹奏很有特点。因林海对他创作的琵琶曲子要求很严,决不允许出现琵琶固有标志的“轮指”技法破坏他的创新,所以摈弃了这个琵琶的特色(争议暂且不论),但无损琵琶其它方面的表现力。据林海“自我检讨”说,“可怜蒋彦被我折磨的够呛。你们知道对于专业的演奏家要让他们改变十几甚至几十年形成的演奏习惯难度有多大。作孽啊”。所以《琵琶语》不像《十面埋伏》、《月儿高》、《春江花月夜》某些乐章那样“大弦嘈嘈如急雨”,但“小弦切切如私语”却能与钢琴清脆旋律烘托令人陶醉。这种较缓的节奏拖拍空挡,蒋彦优雅仕女般曳动着很有韵味的手臂,让整个氛围显得那样美奂美轮,犹如一幅动人的东方琵琶仕女肖像画。

乐曲开始的反复前奏,先把人带入一种缠绵悱恻、欲说却罢的迷境,琴键彷佛溢出淡淡的忧伤,在琵琶丝丝入扣的细语里,像一对情人“泣泣私语诉衷肠”。乐曲几乎没有当年白司马笔下得那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急切拨动,更多了一份柔情和悲情。

随之人们的情感就这样一步一步随曲子魔力下意识被牵动,最终让人沉溺在音乐意境里欲罢不能难以自己。其间中西弦乐和钢琴、洞箫时隐时现,很好地完成了和声的烘托氛围。既突出了琵琶如歌如泣特点,又丰富了曲目的思想感情表现力。

而《琵琶语》最精彩、最令人感到新奇的,莫过于曲子中间那段沧茫女声幽幽吟唱的天籁声“啊……”,亲昵婀娜的美态音乐像倾心夜话令人遐想无限,让我不禁想起国外许多乐曲如莎拉、恩雅和“神秘园”等大师和乐队的惯用表现手法,及国内风靡的卡洛儿那虚无缥缈一尘不染的无歌词吟唱。这种表现手法让林海运用的恰到好处。此刻曲子钢琴突然变为主奏而琵琶成了配角,相互烘衬高潮迭起互显水乳之交,在琵琶泣泣嘤嘤之声下,将欲现之情发挥的淋漓尽致。

曲终前,再度重复开始那熟悉的旋律,悠悠的琵琶语过后,喃喃喁语的夜幕随着水乡的日落诗意般隐去,情感宣泄后终于得到了伤感却完美的归宿。

有人认为蒋彦的《琵琶语》演奏生硬不入流,而我恰恰相反,认为她的独特演奏很好表达了林海那种“反传统”乐曲的内涵精神,所以这首优美深沉的《琵琶语》,是我喜爱的诸多琵琶曲子中的情有独钟。

就像在茨威格脍炙人口的心理分析小说那样,林海的《琵琶语》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就了平平的老徐改版的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声望。“正是这样的尝试,达到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林海语)。《琵琶语》初听到时我就被它的旋律和所营造的氛围吸引;再后来重用心去听去理解时,感受大不一样,那种莫名的心理悲伤和孤独不断碰撞内心深处。看来一首好曲子既可让人咋味道又能很沧桑憾人心。电影如此音乐亦然,这——大约是许多人对《琵琶语》百听不厌喜爱有加的缘故吧!
                                                     2010年2月26日晚

  

附录:一些人给《琵琶语》填写的歌词

  

《琵琶语》 作词:江南秀士

  琵琶声,到如今还在这响起。穿越千年的寻觅,旧梦依稀。这一声叹息,是人间多少的哀怨。天涯飘泊落浔阳,伤心泪滴。

  琵琶声,到如今还在这响起。素手弄琵琶,琵琶清脆响叮咚叮咚。信手低眉续弹,续续弹,弹尽心中无限事。低眉续弹,续续弹,弹尽心中无限事。

  欢笑声,已成了昨日的回忆,素手弄琵琶,琵琶清脆响叮咚叮咚。分明眼里有泪,有泪滴,人间何事长离别。分明有泪,有泪滴,人间无处寄相思。

  欢笑声,已成了昨日的记忆。红颜已老不如昔,空自悲戚。这一声叹息,是人间多少的哀怨。弹尽千年的孤寂,独自叹息。

  弹尽千年的孤寂,独自叹息。

  填词

  ①明月影,听风声伴着琵琶语。穿越千年的相思,梦驻秋千。依稀的叹息,多少哀怨指间滑落。人海孤鸿与谁同,泪挂脸庞。

  犹记起,曾未语欢笑花丛间。梦里相见欢,素手琵琶千遍,千遍弹。低眉信手弦起,情难堪,一曲便弹千千遍,低眉弦起,风悄悄,琵琶解语意阑珊。

  长相思,红尘如梦幻春已晚,梦里相见欢,素手琵琶千遍,千遍弹。暗自双眸含泪,眸含泪,帘卷西风月半弯。双眸含泪,眸含泪,凭栏谁共天涯月。

  长相思,红尘如梦幻春已晚。朱颜渐老香如故,此情难堪,叹一声哀怨,一曲便弹千千遍。弹尽千年的孤寂,空独嗟叹。

  千遍千遍续续弹,弹尽心中无限事。

  ②晨曦初染,几缕绸丝落窗前,

  柔情细雨,却添几笔昏黄,在心间。

  梦不见,思悠悠。

  青丝白发,红颜已枯朽。

  遥遥相隔,春秋东逝,而今尚能识君否?

  回念那时,

  蝶儿嬉,鸟儿戏,

  鱼儿双双水中游。

  柳絮翩飞,纤云起舞,

  草间相逐,彩露湿素袖。

  待到残阳归去,

  携起手儿,

  听潺潺清波,数繁星点点,

  岸芷汀兰,更有芬芳长相伴。

  随入梦,两心相偎,

  明月娇羞,惹得晚风醉。

  曾记否,秋风拂眉,

  依依回首,凄凄满伤悲。

  难分难舍难别离,

  更是阳关一曲,声声断肠泪。 到如今, 荒城古道,败草丛生, 寻旧日佳景,难覆良辰。 伊之情分,遥寄予孤雁,久伫天涯处,凝眸向黄昏, 终难料, 此微风细语,却已是梦中相闻。

   《琵琶语》词:慕容若颜

  夜难寐

  微雨初停落英纷飞

  夏虫在鸣风在吹

  窗外在唤谁

  只听琉璃碎

  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鸿雁在云鱼在水

  萧萧落木悲

  胭脂泪

  罗幕轻寒新燕双飞

  物是人已非

  华年匆匆如水该怨谁

  心已归 梦已碎 意难违

  满地黄花人憔悴

  望穿秋水 等一回

  容颜已逝谁可追

  风声微

  独倚高楼无言以对

  莫问朱颜戴碧翠

  夕阳落余辉

  不见征人归

  望尽天涯空自悲

  犹见灯花坠

  天渐黑 繁华落去锦绣千堆

  红绳穿玉佩

  寂寞独画鸳鸯无人陪

  酒一杯 人已醉 泪双垂

  穷途末路无处退

  花落成灰 亦无悔

  问君一去何时归

  夜难寐

  微雨初停落英纷飞

  夏虫在鸣风在吹

  窗外在唤谁

  只听琉璃碎

  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鸿雁在云鱼在水

  萧萧落木悲

  《琵琶语·掉线的珠儿》 词:天姥遗珠

  夜无眠 是谁将琵琶轻轻弹 

  声声拨乱我心弦 你可也听见 

  你曾说我是 你前世离散的红颜

  相约这一世相见 再续前缘

  前生我 曾踏上你的船舷 

  沦落尘世间 同病相怜泪湿了青衫

  可是那根红线 另一端 攥在别人手里边 

  我恨生前未积缘 古佛青灯度流年

  今生我 又走过你的跟前

  你却记不起昨天 逝水的容颜 

  其实我 不求你太多的爱怜 

  只要多留意一眼 我也就无憾

  来生我 还会是你的红颜 

  不管缘深浅 一定会来与你再相见 

  佛说这份情感 转姻缘 需要几千年修练 

  我等不到那一天 依然会与你擦肩 

  夜阑珊 谁在将琵琶轻轻弹? 

  万千心语在指尖 你已听不见 

  惟愿这清弦 似月色泠泠水涓涓 

  穿越人海的荒烟 流入你心田 

  穿过浮华的尘幻 流过你心间 

  附:

  《夜聆琵琶语感言》

  夜聆琵琶语,五更不得眠。

  声声弦似诉,曲者与谁言?

  我已谢婉转,汝偏入梦缠。

  填词我胜擅,对此我为难。

  非为愁难填,难将此愁填。 

  《琵琶语 浔阳渡》 词:星沉月落

  浔阳渡 月影半阕望水东付 

  朦胧江心渚 谁诉 清辉漫小筑

  待到风波住 夜半梦醒却失归途 

  摇曳珠帘幕 满腹 欲语一踌躇  

  低绮户 红烛剪影谓情何物  

  客宿 浔阳浦 嫁与东风奈何春不顾  

  风尘逐 空踟躇 更恍惚  

  纷纷泪红溅弦柱  

  繁华 尽落 伤心处  

  绣口唱断天涯路  

  横江雾 何年期重走红尘路 

  声声还如故 醉舞 残照影更孤  

  凭旦暮 疏指轻拨恨惊鸥鹭  

  知音觅何处 却睹 妆红尽模糊  

  春水妒 年年东去年年见复  

  将赋 花间露 须臾一生能历几寒暑 

  流年误 花期促 任沉浮 

  空留却寒香半亩  

  香残 谁护 化作土  

  弦弦掩映心痛楚  

  梦望舒 广寒宫阙人倚桂树  

  千古愁一出 难抒 满目无情物  

  凭栏繁华路 铅华落尽红颜垂暮  

  风流葬何处 回顾 相忘于江湖  

  风流葬何处 回顾 相忘于江湖

  《琵琶语》 词:小天子(连木)

  红颜笑 

  怎奈风流寂年少 

  轻歌曼舞尽轻挑 

  琵琶余音绕 

  一曲相思早 

  谁知琵琶为谁造 

  积尘落满心死早 

  锦瑟博一笑 

  傲年少 

  还君一笑红颜骄 

  残笑添衷遥 

  却被华音流尽红尘道 

  弹一曲别离 

  落泪滴 

  红烛短见两相遥 

  一曲别离落泪滴 

  琵琶弦断相思尽 

  红颜笑 

  辗转反侧魂牵绕 

  潇湘河水雾漂渺 

  怎奈心死早 

  傲年少 

  大浪淘尽英雄笑 

  问尔多愁何时消 

  琵琶余音绕 

  红颜笑 

  青丝换掉红颜老 

  君若归来笑 

  年华已去眠里夕梦照 

  听一曲别离 

  己清晰 

  尔如残阳己归去 

  一曲别离 

  梦做尽 

  尔如残阳己归去 

  两相遥 

  一曲舞尽多寂寥 

  溪水流前念词调 

  华影单只飘 

  君若归来笑 

  一曲琵琶念今道 

  相思换替别离调 

  华音共逍遥。 

  相思换替别离调 

  华音共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