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国家战略实施 上海主攻核心技术和标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8:57:59

物联网,被称作全球下一个万亿元级规模的新兴产业之一。 资料图片
新华网上海3月3日电 题:“物联网”国家战略实施 上海主攻核心技术和标准
新华社记者李荣
“既与国际同步,又是独立起步;既处国际前沿,又有相对独立的路径,研究应用前景十分好。”2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组长刘海涛在谈到中国物联网研究的国际地位时,自信地对记者说。
当日,上海宣布在“无线城区”——沪郊嘉定区建立“上海物联网中心”,目标是在物联网核心技术和产业标准研究、开发上形成“高地”,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和竞争力的研发示范基地。
信息产业“浪潮激荡”的必然
物联网,被称作全球下一个万亿元级规模的新兴产业之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令人好奇的新名词。去年,物联网技术发展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与新能源、绿色制造等并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国内一下子出现了一股“物联网热”。但在专家的眼里,物联网的研究,在中国其实起步较早。
据国内物联网领域权威专家刘海涛介绍,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科院微系统所实施了一项当前称作“微系统信息网”的研究课题,并拿到了一笔40万元的创新基金,这是中国物联网研究的起点。后来,随着研究内涵的不断充实,相关研究就向“传感网”课题延伸,如今扩展为“物联网”的研究。
“物联网的核心是感知,不是网络。”在采访过程中,刘海涛反复强调这一观点。他说,在物联网研究的全球领域里,中国是“与国际同步”,但又是独立起步,所以在发展路径上有自己的特点。物联网的发展,是信息产业一个浪潮接一个浪潮发展的必然。
据专家的解释,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是信息产业领域的三大支柱。信息产业的第一个浪潮是个人电脑产业的发展,其关键支柱是数据处理技术;到了互联网技术走向商业化后,信息产业进入第二个浪潮,信息传输是其中的关键支柱。“现在信息高速公路有了,但路上的车辆还相对较少”,信息获取技术势必成为下一步的主要推动力,物联网的发展就水到渠成了。所以物联网的核心是感知,是信息的获取,是多种传感器信息融合后处理成“智能”的知识和判断。

“上海物联网中心”揭牌 打造物联网技术研发基地
上海物联网中心2日在上海嘉定揭牌。上海将以此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具有国际影响的物联网技术研发基地,形成规模应用示范,推动物联网及其相关产品、服务的产业化。
物联网如何工作
几乎看不到营业员,仅靠一张ID卡和掌上电脑即实现所有货品的自助介绍和购买,后台仓库接收到指令直接出货,结账时也不用一一扫条形码,所有货品在经过收银台的瞬间便全部扫价完毕。
这是不久前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世博会特许商品旗舰店内首家未来商店发生的一幕。
“物联网”时代到了?
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汽车会提醒司机的操作失误,这些以往只能在美国超级大片里看到的场景,马上就要成为现实——国际电信联盟的报告里曾这样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
“物联网”时代到了?记者在近日召开的相关研讨会上一探究竟。>>>详细
物联网是什么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了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由此,“物联网”这个名词在中国不胫而走。
上车后,摁下一个按钮,你的车子可以按照预设的目的地在繁华的都市道路上智能行驶;不住在医院,医生就能24小时监控病人的体温、血压、脉搏;坐在家里,就能实时获得某块农田的土壤指标和庄稼长势,全面了解饲养牲畜的发育和健康状况……>>>详细
物联网成中关村创新亮点
上海出台物联网产业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