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准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9:22:00
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准则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设的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IAPC)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的研究较早,先后发布了一系列的相关准则。到目前为止颁布了六个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内容的国际审计准则。它们分别就单机、联机和数据库系统下的电子数据处理环境对会计制度和有关内部控制的研究和评价产生的影响作出补充规定。现将这几个准则规范的内容作一汇总介绍。
第一,《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该准则明确了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的目的与范围,技术与能力的要求,审计计划的考虑,内部控制研究、评价及风险评估的影响,制定与实施审计程序应关注的方面等。该准则只是为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制定一般原则和指导,其他五个准则或实务公告均为该准则的补充或扩展。
当在一个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应当对约定计划中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处理系统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要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以及对审计程序有怎样的影响,包括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审计人员还应当对执行审计程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有足够的知识,这将视所采用的具体的审计方法而定。
第二,《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特征和考虑因素》。该实务公告为第一项准则的补充,该公告明确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的特征,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内容及评价方法。
审计人员应当收集与审计计划有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的资料,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情况以及计算机处理的集中或分布程度、使用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数据重置情况等。
审计人员在编制全面计划时,应当考虑下列事项:在对内部控制的全面评价中确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的可信赖程度;制定关于怎样、何处与何时检查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的计划;制定关于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进行的审计程序计划。
第三,《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独立微型计算机》。该实务公告为第一项准则的补充,该公告明确了微型计算机系统及其特征、在微型计算机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微型计算机环境对审计程序的影响等。
准则指出微机对会计制度的影响和有关的风险一般将由下列情况而定:微机使用于会计应用处理的范围;被处理的财务业务的类型和重要性;应用中运用的文件和程序性质。微机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管理部门对操作微型计算机的规定和控制;程序和数据安全;软件和数据的完整性控制;硬件、软件和数据备份控制。
第四,《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联机计算机系统》。该实务公告为第一项准则的补充,该公告明确了联机计算机系统及其特征、在联机计算机环境下的内部控制、联机计算机环境对审计程序的影响等。
准则强调某些一般控制程序对联机处理特别重要,包括存取控制、控制方面的口令、系统开发和维护控制、程序编制以及业务记录控制。同时,对联机处理特别重要的应用控制包括:处理前的适当授权,终端设备编辑。合理性和其他确认测试、截止测试、文件控制、余额控制。
联机环境对会计制度的影响及其相关联的风险,一般将依下述而定:联机系统用干会计应用处理的范围;处理的财务业务的类型和重要性;使用的应用文件和程序性质。
第五,《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数据库系统》。该实务公告为第一项准则的补充,该公告明确了数据库系统及其特征,在数据库系统下的内部控制,数据库环境对审计程序的影响等。
第六,《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该准则为第一项准则的扩展,该准则明确了审计软件和测试数据两种辅助审计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范围及需要考虑的因素、注册会计师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应用中的主要工作和控制手段等。
准则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可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运用制度遵守性和数据真实性程序中缺少输入文件和缺乏可见的审计踪迹时;通过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可以改进审计程序的效果和效率时。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有多种,国际审计准则说明其中的两种:用于审计目的的审计软件和数据测试技术。审计软件可以作为审计程序的一部分,以处理来源于单位会计制度的重要审计数据。数据测试技术是用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将数据进入单位的计算机系统,并将获得的结果同预定的结果相比较。
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审计人员应当考虑手工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适当结合,在确定是否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专门技术和经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可用性和合适的计算机设备;无法实行手工测试;效果与效率;时间因素。